【有得睇好去睇了】戲院重開 食飯睇戲直落是常識吧! 蝙蝠俠來了 仲有鄧不利多的秘密!
今天就是各種限制下的放寬日了!可四人同行、餐廳恢復晚市堂食、主題樂團重開、戲院重開首9天已打一針即可入場睇戲!小編最喜歡閒時到戲院看戲,現在就等小編為大家簡單說說今日有甚麼戲上映,並私心推薦一下吧!
先來為大家誠意推薦小編最愛,《哈利波特》同系列《怪物與牠們的產地》的第三集《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哈利迷記得一同到戲院回到魔法世界哦!另外還有已在外國落畫的災難片《月球隕落》,想要感受末日的人類可以留意一下哦。當然不只大人要看電影,《星夢動物園2》 就很適合一家大細去看了!
除了美國電影,當然還有日本電影!幪面超人粉絲不容錯過的《幪面超人 Beyond Generations》。而充滿夏日青春的《Free! 男子游泳部》,《劇場版 Free! -the Final Stroke- 前篇》都會在今日上映!還有一套日港合拍,故事改篇自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二人小町》也值得留意!而大家期待已久,從3月一直防劇透到現在的《蝙蝠俠》就會在4月27日上映。
就這樣看上映的電影,戲院開放的第一波會先以日美電影為主,港產片不多,而兩套原定在農曆新年上映的賀歲片《闔家辣》和《飯戲攻心》就未有確實日期,Edan fans要再等等了!不知道大家又準備看那套戲呢?但別忘了4月30日起就要打二針才可進戲院哦!想要吃爆谷的戲就要打齊三針,或是打二針後的復康人士。
Photo: BBC/ GETTY IMAGES
相關文章
OASIS | 余拜仁:開始令⼈擔⼼的Marvel Universe
近嚟戲院持續都係⼤排⻑⿓,除咗有永恆男神湯告魯斯載譽續拍嘅《壯志凌雲:獨⾏俠》,近⽇⼜有Marvel重磅製作《雷神奇俠4:愛與雷霆》上映,作為「漫威宇宙」 新階段嘅另⼀巨作,並且屬於⾸部突破「個⼈三部曲」模式嘅英雄電影,喺經過《奇異博⼠2:失控多元宇宙》雷聲超⼤、⾬勢飄忽嘅半滑鐵盧後,到底製作團隊今次交出啲咩成績?能唔能夠先為電影公司扳回⼀城,繼⽽再為「漫威宇宙」開闢更多疆⼟呢?雷神份屬元祖級英雄,早早已經同美國隊⻑、鐵甲奇俠等⼈維護住地球,以⾄係宇宙嘅和平,身為神嘅佢擁有呼喚雷電嘅神⼒,亦配有個⼈專屬嘅雷神之鎚;喺過去嘅 「個⼈三部曲」,以⾄其他群雄並起嘅⼤戰電影,雷神經歷過⾄親離世、兄弟鬩牆、情場得/失意,既拯救過半個地球嘅⼈⼝,⼜喪失過⾃⼰出⽣及成⻑嘅神域,喺起起伏伏中,佢試過迷失、消沉,然後⼀如其他英雄重新振作、抖擻,嚟到今集,仲有啲咩可以發展同突破呢? 答案係:相當乏善⾜陳。今集劇情(放⼼都係無咩劇透成份)⼤致係講神原來都唔係絕對無敵嘅,宇宙間係有⼀把「殺神劍」,有⼀位曾經受到衰(嘅)神虧待嘅⼈執起咗把劍,受到劍中遠古邪惡⼒量嘅加持(同⽀配),晉身成為屠神者展開咗宇宙殺神之旅,⼀嚟對⽅殺到埋身,踩⼊⾃⼰族裔嘅根據地,⼆嚟為咗全體神嘅福祉,以防神嘅全⾯覆滅,雷神決定挺身⽽出;聽故唔好駁故,先唔好講隨隨便便有把傳說中嘅魔劍,就可以輕⽽易舉創造⼜⼀個神級奸⻆,就算係神和神和神之間嘅廝殺衝突,本身就唔係啲咩新嘢,《雷神奇俠3》正正就係雷神同佢個⾛⽕⼊魔家姐嘅⽣死對決,打到原居神域都天崩地裂。不論係情節鋪陳⽅⾯,抑或係場⾯營造⽅⾯,今次嘅神級⼤戰都無⽐上次突破太多,並無為觀眾帶嚟太多印象深刻嘅地⽅;作為Marvel作品,呢個可以話係硬傷,畢竟連 《尚氣》同《奇異博⼠2:失控多元宇宙》兩部⼝碑稍遜嘅作品,前者有如《⽣死時速》般嘅單層巴⼠⾁搏追逐戰,後者有⼥魔頭硬闖法師神壇攻防戰。打嚟打去嘅⼤戰固然係Marvel電影不能或缺嘅基礎,同時個⼈掙扎及成⻑都係作品必不可少嘅元素,奇異博⼠也好、⿊寡婦也好,任何英雄英雌都好,基本上呢個都係作品公式嘅主要部分,好似之前所講,雷神⼀路⾛來都已經經歷唔少,今次最⼤嘅命題就係重遇當年嘅地球⼥友,千帆過盡,到底⼆⼈點樣⾯對⾃⼰同對⽅呢?⼀⽅⾯呢條線伏咗咁多集,係會令粉絲有所期待,另⼀⽅⾯佢嘅實際處理只可話係情理之中、無咩意外,加加埋埋,《雷神4》就僅僅成為⼀部「可以睇下」嘅電影,事實上不久前先登場嘅奇異博⼠都有類似問題,令⼈擔⼼嘅係,如果⻑此下去都係繼續維持呢種拍法、呢個⽔平,Marvel電影或會不幸淪為「變型⾦剛」系列,公司繼續要拍,影迷唔想再睇。
【紅眼】:《蝙蝠俠》:他失眠,他孤獨,而且魯莽衝動
戲院解封,好幾部被迫延期的大片隨即填滿了接下來的檔期。單是華納旗下出品,便有《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與《蝙蝠俠》兩部系列大作幾乎打對台。延期事少,兩片同樣從開拍至今都多災多難,一部易角換人,如今還被其外傳《尊尼特普與前妻的離婚官司》搶去風頭,另一部則無以為繼,舊班底四散,乾脆推倒重來,將整個系列重拍一遍。 但值得欣賞的是,最終由 Matt Reeves 執導、Robert Pattinson 主演的 2022 年新版《蝙蝠俠》,算是新人事新作風,擺脫了前一代泥足深陷的 DC 明星大亂鬥格局。至少它明顯不再是一部標榜熱血沸騰、亮麗悅目的超級英雄電影,而是一個回歸傳統的懸疑偵探佈局,更似 David Fincher 的《七宗罪》和《殺謎藏》。格局相對小一點,予人的想像空間則更大,因為這一次的主角並不是蝙蝠俠,而是 Gotham 這個罪惡之城。 在一片樸素和陰沉的灰調之中,電影不像過去十多年的前代《蝙蝠俠》那麼構圖精緻、場景豐富,卻襯托出一個骯髒多雨、腐敗蕭條,而且各懷鬼胎的犯罪都市,而且偶然被刺眼的異色光芒渲染整幅畫面,更見空洞荒涼。與此一脈相承的是,今次亦再沒有造型誇張、玩味十足的盔甲和戰車(相對減少了以商品化為目標的感覺),除了蝙蝠俠與貓女造型比較寫實,最意外的是著名反派謎語人看起來一點都不像謎語人。他完全捨棄 90 年代 Jim Curry 那個嘩眾取寵的紅頭綠衣漫畫造型,取而代之只是一名不起眼的路人甲、模仿犯,但其實就是這樣才恐怖。外表平平無奇的謎語人,甚至連反派頭目的氣焰都沒有,卻呼應了新版《蝙蝠俠》的主題,英雄與反派從來不是對立,而是因果,是一體兩面。過去為觀眾所熟悉的蝙蝠俠,總有著一顆嫉惡如仇的俠義之心,被視為正義榜樣,但其實以暴易暴、有仇必報的執念,同樣都會感染旁人,將惡意擴散。無獨有偶,跟 DC 最近另一部電視劇《正義使者》(Peacemaker)的反英雄主義不謀而合。 《蝙蝠俠》歷代版本眾多,撇除 60 年代的最早期電影改編,往後不同年代都堪稱經典。基於童年情懷,個人較為喜歡特攝味道濃厚的 Michael Keaton 版,後來「黑暗騎士三部曲」的 Christian Bale 版以至近年 DC 宇宙的 Ben Affleck 版,則感覺一般,只覺得他花招愈多,卻愈來愈扁平,單純是個有錢就是任性,擁有無限高科技玩具的中二病中年。當然,因為「黑暗騎士三部曲」的蝙蝠俠只是為了襯托 Joker 的機智和瘋狂而生的蠢貨,而 DC 宇宙的蝙蝠俠亦不過是個英雄聯盟召集人。今集也不例外,是為突顯 Gotham
【方俊傑】:看了《蝙蝠俠》,也不敢或不想跟人說
我不算社交網絡擁躉。在香港的時候,面書戶口,一年不知會否更新一次;IG,空白一片;專頁,開了五、六年,支持者僅過萬,簡直失敗。是來到英國,懷念某種老朋友的時候,多了分享生活照。至少,希望相識的,看一看我初生的女兒。 一開始的時候,即是去年年中至年尾,還自然;來到近期,即農曆新年附近打後,開始有份不安感。所謂生活照,對我來說,不外乎去戲院看看電影,去餐廳吃個飯,去跑跑步,很尋常,不是甚麼多姿多采的璀璨人生。對活在香港的朋友來說,已經是奢侈品,是難能可貴,是值得妒忌。 我在這裡看《奪命狂呼》(Scream)的時候,正值香港戲院被下令關門,賀歲片告吹。我在面書登了一張《奪命狂呼》的海報,幾位行家朋友不約而同發出羨慕眼神:「你就好啦,可以入戲院睇戲。」我不是不滿,我完全明白,換了我在香港,也肯定產生類似反應。如果,我還是活在中學時代,可能會沾沾自喜,有點似自己擁有一張楊采妮唱片而其他同學沒有。人老了,很難再為類似小事感到虛榮感,只覺得如果還繼續公佈自己又看了甚麼電影,是在別人的傷口灑鹽。香港戲院,一停,至少停到四月中,甚麼奧斯卡提名猛片,甚麼《蝙蝠俠》(The Batman),全部上畫無期,還怎好意思向香港人分享觀影感受? 同樣,去餐廳吃飯,去公園賞花,對於日日面對超市無菜、藥房無藥、網購無人、巴士無車、子女無法上學、醫院淪陷,生活亂到九彩的朋友來說,也是毫不尋常的平行時空。最容易出現的反應,是「你就好啦,可以唔使戴口罩周圍去。」有些,工作情況被停頓,收入被清零,要開始擔心生計問題,日夜埋怨,心理狀況更加不理想。據說,社交網絡已經是一個傾向報喜不報憂的平台,可以想像真實情況只是更加嚴重。 老實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來到英國後,也不可能樣樣事也一帆風順。未來,更加充滿變數,說不定,輪到我會羨慕留低的朋友們。我只希望,朋友們不會覺得我在說風涼話,或曬命。雖然,我也同意,如果我說自己感同身受,未免有點造作。不過,看著熟悉的地方,看著熟悉的親人,正在受苦受難,說沒有情緒,只會慶幸自己走得快,也是騙人的。 我向來孤僻,有些道理,以前似懂非懂,是直到現在,才了解透徹。例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香港市面盡快回復正常,大家能夠如期同步欣賞《奇異博士》的同時,還能夠補回《蝙蝠俠》。原來,得我一個看了,你們未看,根本沒有意思。我買不到飛入場看《時代革命》,可能也是好事,或者,總有一日,所有香港人也能齊齊欣賞。
【余拜仁】:《皇家特工》:有緣的話14日後戲院再見
文章刊出一刻,防疫措施(又)再度收緊,雖然過去少有傳疫事件發生,但是一眾娛樂消閒場所仍然一如以往首當其衝,戲院、劇場、博物館、健身室、美容院等等無一倖免,昨晚市面所見,不少市民都決心衝死線:餐廳人頭湧湧,食客都想在禁晚市堂食前食餐好;健身室及美容院門庭若市,顧客都想在場所關閉14日前做個Last day Yoga, Gym或者Facial;其他娛樂事業方面,表演藝術界全都叫苦連天,事關演藝活動特重現場感,場地一閂,所有製作及節目都通通歸零;戲院則稍好一點,就算昨晚趕不及入場,(希望)兩周後重返現場都仲有機會追回各地大小電影。 講起電影市道,今年成績實在相當不俗,港產代表方面,以「香港的女兒」為主題的《梅艷芳》人物傳記式作品一支獨秀,票房超過6千萬港元;環球代表方面,單是一套三代同堂的《蜘蛛俠:不戰無歸》,截至聖誕檔期已經錄得接近一億港元票房,比較去年同時段的三甲電影票房總和都要多。如果蜘蛛俠是開路先鋒,緊接而來的還有同樣是萬千戲迷期待已久的「22世紀殺人網絡」系列最新作品《復活次元》,儘管口碑兩極,但亦絕對是影壇一大熱話,最後(不幸地)守尾門的則是《皇家特工:第一任務》;不約而同地,三套大片都是經典大作的延伸,各有各的趣味、各有各的特色。 《第一任務》屬於「皇家特工」系列電影的第三集,第一集《間諜密令》早於2015年上映,不但口碑極佳,而且更為特工電影作出不少突破,包括放棄同類作品過去偏向嚴肅的電影風格,充滿妙趣並意想不到的情節,畫面採取全面漫畫化的處理,除了拳拳到肉的官能刺激,更有玩味十足的配樂等等;一如電影史極多上的經典作品,「皇家特工」系列都逃不開首集優秀、續集遜色的宿命,直至第三集面世之前,看好的聲音依然不多,主因之一是系列中的兩位靈魂人物—特工頭目Colin Firth及特工新人王Taron Egerton皆無參演,外間嚴重擔心其水準會較續集更差。 果然沒有特別期望,就不會特別失望,由於《第一任務》屬於整個「皇家特工」系列的前傳,基本上創作團隊可以在沒有太多框限下自由創作,說明這群皇家特工到底是如何組成,今集故事主軸放置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野心家遊走各國策反,煽動各種叛亂,肆意分裂世界,由於傳統官方情報機構已被滲透,因此全新特工組織順勢成立,於是不少大型戰爭場面都有出現在《第一任務》,其格局亦由本身的特工電影進一步開闊,當然當中歷史史實就有大幅度的商榷餘地,但就無損當中的場面調度及官能刺激;同時不得不提的是,第一集Colin Firth及Taron Egerton之間亦師亦友的「父子情」,曾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印像,甚至可說是作品特點之一,今集竟然也能很大程度地重現,並且描寫深度不遜當年,令人相當驚喜,因此,倘若兩周之後防疫措施真的能夠鬆綁,觀眾實在值得考慮直奔戲院一看究竟。
【紅眼】:自己電影自己上
近十年來,香港並不是沒有新戲院開幕,但確實從來沒有像「高先電影院」的開幕那麼轟動。 受到疫情影響,全港戲院自去年底熄燈停業,兩個多月之後,農曆新年前夕,社交距離終於放寬。年初七映期重開,無論新戲舊戲,拳王、女俠還是拆彈專家,都一律爭先趕場,但電影界的盛事,電影其次,而是堅尼地城的「高先電影院」亦趁著復業之日,開張大吉。 高先電影,俗稱「高登先」,過去廿多年主力負責電影發行及宣傳工作,直到近年開始真正涉足電影出品,是否票房大賣?跟宇宙最強的《葉問》相比當然有距離,亦遠遠及不上進帳以億為單位的鉅資合拍片,但從早年的《狂舞派》、《十年》、《一念無明》,到去年逆市小陽春的「高先三寶」《金都》、《叔叔》和《幻愛》,「高登先」獨樹一幟的本地薑路線,已相當明確。但距離目標尚差關鍵一步,就是打正旗號,擁有自己的戲院。 「高登先」想開自家戲院,不是一朝一夕的念頭,早已聽過高先創辦人曾麗芬一直有此心願,如果是在八、九十年代經濟蓬勃的香港,開戲院就跟開戲一樣容易,但「高登先」生不逢時,這十多年來本地電影市道萎縮,同行北上另謀出路已成趨勢,留在香港的本地薑,開戲都不易,開一間戲院,更是押下重注的決定。據聞「高先電影院」在選址和集資過程遇到不少挫折,籌備經年,終於找到堅尼地城一個好舖位,怎料到埋門一腳又遇到疫情,戲院幾度停業,無限期燒錢,有投資者看淡前景,唯有退出。 世界原來不像你預期,當許多香港人都暗自盤算著幾時離開,心裡早有移民計劃之際,「高登先」卻在最壞的日子,做最好的事情。偏偏在市道最差、經營環境最不明朗的時勢開戲院,除了圓夢之外,都是陰鬱黯淡下一件振奮人心的大城小事。說是小事,是因為「高先電影院」只屬於小型戲院規格,四廳 280 座,實在不大,而且也不是最先進。要追求華麗視聽感官的話,有其他選擇。但「高先電影院」對今日的香港來說,還是有它的特別之處,首先是因為西環一帶多年來都沒有戲院,於社區格局上有其實際價值。而且,這一間落戶堅尼地城的新戲院,一點也不離地。「高先電影院」是地舖,而不是跟大型商場連體經營的戲院,開宗明義自成一格,在今日香港絕無僅有。曾幾何時,香港的舊戲院大多是地舖,但隨著時代改變,已幾乎被淘汰絕跡(碩果僅存的舊時代產物,又因為這一年的疫情影響再少了幾間)。「高先電影院」雖然是新的,但對我來說,它的真正意義,是一份舊香港的情懷。 當然,情懷只是情懷,香港電影業已經今非昔比,單憑一間發行商、一間戲院,未必能夠拯救世界,但起碼可以自救自強,從製作、發行到排片,從頭到尾一手包辦,獨立營運。自己電影自己上,無論要上什麼電影,映期要多久,都是自己話事。不受旁人支配箝制,不需要妥協,自主自決,這一間戲院,對今日香港來說意義深遠。會明白的人,就會明白。 從上游到下游、生產到推廣,全部業務自己攬上身,不假外求,這種營運概念是很香港精神。過去香港影業競爭激烈的年代裡,都確實有過這種「一條龍」的本地電影巨頭,但最終,是因為對本地觀眾失去信心,或是覺得外面的世界商機更多,他們自行放棄了本身擁有的優勢,轉投合拍片,開拓更大的觀眾市場,隨之而來是愈來愈多的限制、規例,愈來愈少的自主空間。同行放棄了的優勢,高先電影用了許多年才爭取得到,但可能正是因為一切得來不易,才顯得更為珍貴。 「高先電影院」開張之日,選擇了同日首映的《狂舞派 3》作為開幕電影,除了是自家出品,其象徵意義亦不言而喻。畢竟「高登先」與《狂舞派》的故事世界一脈相承,電影某程度上就是電影公司的寫照。當年「高登先」初涉電影出品,開拍《狂舞派》,談夢想、談奮鬥,同時藉此鼓勵「自己的電影自己撐」,有意重振本土電影風潮。 相距八年,今日的《狂舞派 3》,仍然跟「高登先」同聲同氣。新的故事,轉生到另一個平行時空,當青春不再,追夢與激情以外,《狂舞派 3》道出了面對殘酷現實、迎擊商業世界的步步為營。創業難,守業艱難,守住當初的夢想更艱難。一舉成名,但再而衰,三而竭,有人妥協,開始墮落,有人灰心失落,有人選擇離開發展。但亦有人留下來繼續掙扎,重拾初心,艱險我奮進,用自己的方式對抗霸權。 順境璀璨的年代,急功近利人人都會,正如青春勵志的故事,無人不喜歡。但只有逆境波,才是毅力和熱誠的考驗。世道艱難,黃金時代不復返,願意放手一搏,奮進又多情「高登先」,或者本身就很「狂舞派」。 香港電影已死,其實說了好多年,但都一直未死。但願香港人也是。「高先電影院」第一日開張,便去了看《狂舞派 3》。過去我極少會去堅尼地城,往後可能頻密一些。還有,我亦極少收藏電影票尾,但「高先電影院」這一張,既是新開張,又是第一張,實在不捨得亂丟。算是一個時代的見證。撥開迷霧見青天,我看電影,又好像看到一個希望的剪影。
【一人一個UA回憶】 UA創香港戲院先河 伴港人成長 沙田、黃埔、太古城 邊間最唔捨得?
好不容易等到戲院重開,卻又收到香港主要戲院院線之一 UA Cinemas(娛藝院線)不敵經濟壓力而全線結業的消息。回想起你的成長階段,UA 有沒有佔一席位?要數最經典的 UA 戲院,不得不提於 2018 年結業的 #沙田 新城市廣場 UA,除了是全港第一間 UA 戲院,更是全沙田唯一一間戲院,雖然其面積細、座位少、螢幕迷你、空氣不流通等問題一直為人垢病,但回想起「UA 沙田有一條永不消散的人龍」、「排一個鐘買戲飛都會很快樂」那動人時光, UA執笠時,不少網民仍感嘆集體回憶消失。比沙田更早,於 2009 年就告別觀眾的 UA #黃埔 ,或因鄰近大學、接近民居,每逢聖誕、賀歲檔等大時大節,必定坐無虛席,也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而 2017 年不獲商場續約的UA #太古城 , Family Day 時看電影、溜冰、行街一站式,也是小時候必到 Check point 之一。 擁有過感嘆,無擁有過就長嘆。20 年區內無戲院的大埔,原本年底會迎來第一間 UA,如今又繼續其「戲院荒島」的命運,再次無了解等待。當區區議員表示,即使有其他院線接手,啟用時間也會延後至少 1 年。 立基集團創辦人紀愛華,1985年成立 UA ,把美式多廳迷你戲院引入香港、於 90 年代設電話及網上售票服務、2007 年選用 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