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太多人與車】 尖沙咀1937年唐樓 羅馬圓拱、立體浮雕設計 建築歷史學者:在香港沒見過如此精美戰前唐樓
途經尖沙咀,見到柏麗大道和美麗華商場,相隔幾百米之外,原來還有一幢早於 1937 年前建成,至少有 84 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這幢樓高 4 層的戰前直角轉角唐樓座落於 #佐敦 彌敦道 190 號,歷久風霜的外牆仍可見獨特精美的設計,建築歷史學者黎雋維指,唐樓頂部線條「以充滿幾何性的立體設計交疊而成」,比一般單純的垂直線條更具裝飾藝術風格。而圍欄通花也有別於常見唐樓,沿用了哥德式教堂窗花,騎樓部分還富有新古典主義的羅馬圓拱,加上古典棕葉飾立體浮雕,他形容「印象中在香港並沒有見過如此精美,建築語言如此豐富的戰前唐樓或街屋建築」。
目前本港僅存 6 幢戰前直角轉角唐樓,彌敦道 190 號更是 3 幢有長廊式露台的轉角唐樓之一,自 1970 年代起,由已故商人馬錦燦先生及其家族擁有,早年地鋪上居,後來改為全幢作商業用途,現今地下、 1 、2 樓為商鋪,3 樓空置。可惜的是,早前建築署已批准其整幢拆卸工程的建築圖則,並擬進行拆卸工程,油尖旺區議員就去信古蹟辦、古諮會、建築署及發展局,強調建築具地區性文物價值,期望逃過拆卸危機,得以保育。
相關文章
【重慶大廈探秘!】非洲人睇波都講廣東話粗口!?直闖居港黑人私竇睇世界盃2022直播氣氛熱爆 唔理加納、喀麥隆只要係非洲隊就撐 高呼「One Love Africa」
【最盡睇世界盃私竇】 正所謂「大隱隱於市」,喺尖沙咀鬧市中嘅重慶大廈竟然有間士多,日頭賣非洲土產,夜晚就變成睇世界盃直播嘅私竇,每晚招呼幾廿個非洲人一齊睇波狂歡🇨🇲🇬🇭🇲🇦🇸🇳! 今集 #盡行式 , Happy @happyzeus 就帶大家走入重慶大廈,📺直擊兩場非洲國家有份踢嘅分組賽,一齊感受非洲式熱情🔥!大膽嘅Happy竟然夠膽買非洲對家贏,究竟佢能否安全踏出重慶大廈!? 原來非洲人睇波會講廣東話粗口🤬!? 原來非洲人睇波會食㊙️㊙️㊙️!? 原來非洲人打氣口號係咁🏟!? 原來非洲人都有一個足球夢⚽!?
【下午六時還有時間】 尖沙咀鐘樓鐘聲你聽過未? 相隔71年今日再次響起慶祝運作百周年
鐘樓的歷史聽得多,但鳴鐘聲你又聽過嗎?機會來了飛雲!尖沙咀鐘樓將在今天再次響鐘,慶祝銅鐘運作百周年。 尖沙咀鐘樓於1915年落成,是九廣鐵路(英段)尖沙咀九龍總站的一部分,1921年開始運作,成為了城中重要地標。鐘樓高44米,以紅磚建成,四角是花崗石墩,而銅鐘則在英國鑄造而成。銅鐘在1950年前定期鳴鐘,但因為鐘樓的四面時鐘計時不同步及鐘聲不一致,而停止運作,1990年被列為古蹟。 鐘樓鐘聲相隔71年再次響起,典禮將於5時50分開始,將會在「百載鐘鳴」及「康文+++」Facebook專頁同步直播。今次之後不知道幾時再有下一次,想親耳聽見就要準時到尖沙咀鐘樓捕捉鐘聲了。
【現代金斧頭銀斧頭】 潛水員以色列海底發現900年前古劍 文物局:屬於一位十字軍騎士,是一個罕見的發現
小時候聽過《金斧頭與銀斧頭》的故事,沒想到現實也有機會發生。以色列一位業餘潛水員 Shlomi Katzin 偶然在北部卡梅爾海底潛水時,發現一把被海洋生物外殼包裹着的鐵劍。眼利又熱心的他有預感這並非一般海底廢物,又怕長劍被人撿走,於是親自送到以色列文物管理局。一查之下,竟發現這把劍柄長 30 厘米、劍刃長 100 厘米的鐵劍,可能屬於 900 年前的十字軍的騎士所擁有。 在文物管理局主理海洋考古的 Kobi Sharvit 指出,幾個世紀以來,每當有風雨來襲,沿岸船隻都會到卡梅爾避風,長年有很多船隻聚集,因此這海域藏有不少文物。而西歐十字軍在 1096 年至 1291 年間,對地中海東岸國家發動戰爭,檢測員 Nir Distelfeld 指,「這把劍是一個美麗而罕見的發現,顯然屬於一位十字軍騎士。」 《金斧頭與銀斧頭》中誠實的樵夫得到 3 把斧頭,而 Katzin 就在把古劍交給政府後,獲以色列政府頒發良好市民證書。
【鼻毛不可避】 K11 MUSEA超現實藝術裝置玩鼻毛?! 古希臘風格雕塑鼻孔送你玫塊花!
「藝術月」活動豐富,繼 Art Basel、Art Central 結束後,藝術氣息仍然隨處可尋。K11 MUSEA 最近就設置了一個幽默互動藝術裝置 ——「Rose’s Allure」,讓大家從古希臘風格雕塑的鼻孔中,抽出新鮮的
【用途多不勝數】 中環前終審法院曾為第一代港督府 178年歷史 英殖時期新古典建築
位於中環炮台里的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特色的紅磚及花崗石設計,容易讓人記起它曾作 #終審法院 之用,但在我們未必有印象的歷史中,它其實用途多多,絕不止如此。早在 1843 年,由第一任港任總督砵甸乍爵士授權興建,名為「莊士敦樓」並作為總督臨時官邸,算是「第一代港督府」。其後 50 年之間,擴建至 3 層高,增建了地庫及兩座角樓,曾出租作俄羅斯領事館、滙豐銀行公司宿舍、政府辦公室等多種用途。 屹立香港近乎兩個世紀,早被列為法定古蹟,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的威水史還未數完 —— 1915 年,最早來港傳教的法國教會外方傳道會購入莊士敦樓,並將其改建成現在所見的紅磚外觀,也在西北隅加建了一座圓頂的小教堂,為經典的愛德華時期新古典風格。經過日治時期,建築被日軍佔用作憲兵總部後,成為香港臨時政府總部。1952 年,港府正式以 285 萬元從傳道會購入,並先後用作教育司署、新聞處等部門辦公室。1968 年起,法律相關組織開始進駐,除了維多利亞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最為人熟悉的就是 1997 至 2015 年間用作終審法院。 前終審法院目前由不同機構進駐辦工,例如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亞太區域辦事處,雖然建築物並不對外開放,但外圍也極具參觀價值:紀念一、二戰死傷者的和平柱、義勇軍團士兵的墓石、法國外方傳道會會徽、標記改建工程日期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