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及時道別】 九龍城重建在即 昔日面貌或不再

除了最大型的九龍城市政大樓外,發展計劃中亦計劃清拆毗連賈炳達道、龍崗道、衙前圍道及侯王道,約123個街號的樓宇,這代表有不少在九龍城屹立已久的老店將會消失,包括市政大樓周邊的海味店、雜貨舖、泰國餐廳、食店,在這其中唯獨一棟在2014年入伙的新樓可以逃過清拆命運,時代淘汰的只有舊事舊物。

發展計劃所影響的其實不單止是被清拆的樓宇或店舖,而是整個九龍城的面貌。現時的九龍城已出現了不少地盤,走在九龍城的街頭,偶爾會感受到因附近地盤打地基而產生的地面震動,當這樣的震動出現時,不常出現於九龍城的我們被嚇了一下,但觀望四周,周圍的人竟卻一如往常,完全沒有一絲訝異,看來九龍城的居民早已習慣九龍城正漸漸變天,地盤只會越來越多,而舊樓和老店全部消失,只剩下由政府打造的「小街飲食文化區」。

炎炎夏日,走在九龍城的街頭,忍不住要鑽進後巷喝一杯泰國飲料,泰國老闆娘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各種飲料的分別,我們拿著飲料坐在後巷中不知道是誰擺放的椅子上,悠閑地渡過一杯飲料的清爽時間。九龍城一直被喚作「小泰國」,皆因九龍城有很多泰國人聚居並開設餐館,令不少人專程來這裏吃正宗的泰國菜。但在發展計劃中,有不少泰國餐廳都會被清拆,他們未來能否負擔必定會上升的租金在同區重開?九龍城的「小泰國」會否走進歷史?

我們經過一間位於九龍城市政大樓外的海味舖,在門口瞥見內裏有兩隻貓躺在地下撒嬌,老闆見到我們在門前駐步,親切地邀請我們進來跟牠們玩,「牠們很親人的,不會咬人,你看!開始嗲你了。」一黑一黃的小黑和小黃一如老闆所言,極之親人,不停向我討摸和撒嬌。

九龍城的獨特氛圍是自然而生,由不同人自由流動的生活痕跡交織而成的,任何社區文化都需要空間才可以蓬勃生長,而不是用規劃來束縛和倒模建造一個社區。舊區因應時代變遷,要重建和改造都是必然的事,我們無法阻擋改變的步伐,只能趕在完全消失前記錄和道別。雖然清拆不是當下的事,但珍惜卻要及時,我們已有太多前車之鑑了,這次請別讓離愁別緒籠罩時才趕忙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