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黃大仙

從黃大仙地鐵站踏出,拐一個彎,在多幢高樓住宅中間,有一個遺世獨立的小寮屋村。這個村落被一棵又一棵盤根錯節的老樹包圍,彷彿是一處時光停頓了的地帶。這裏是九龍三村的最後一站——竹園聯合村。 竹園聯合村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村代表李先生憶述,其曾祖父早於1898年前在此地定居,直到他已經是第四代居民。村內有不少建築的外牆都以花崗岩建成,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廣隆安」染布廠舊址。李先生說:「小時候鄰里關係很好,會守望相助,外面有間大木屋,以前會一齊玩。一場大火後,很多朋友都上樓了」。李先生還保存起祖父的手繪地圖複印本,描繪著這片土地舊日的模樣。 在村入口旁一間已停業的士多鐵閘,投射出的微弱光線。此刻旁邊傳來了收音機的播出的粵曲音樂,隨著音樂聲走過去,80歲勞伯伯旁邊一所小斗室內在整理著堆放得滿滿的元寶蠟燭香。伯伯年輕時因工傷斷了一隻手,後一直在黃大仙廟以販售元寶蠟燭為生。為方便出入,他在竹園聯合村租了這個小房間,存放貨物,偶爾亦會在這裏留宿。這裏的村民都會特別經常光顧他,「我做咗50年啦。賣到就繼續賣,之後如果無畀返個地方我,我都唔做啦。」 再拐一個彎,在18號小巴站旁邊,陣陣牛雜香味撲鼻而來。每日新鮮烹調的牛雜、燒賣都是這檔「廣興車仔麵小食檔」的招牌菜。50多歲的員工何女士從20多歲開始便在這裏工作,見證著附近街坊成長;牛雜價錢也亦從兩元一串,演變到今日17元一串。原來一晃眼,便已是半輩子的時光。 村內環境談不上良好,放眼前望,不少鐵皮屋都被交雜錯亂的電線圍住,加上雜草叢生,道路狹窄,居民走路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的過。有村民說,時代要進步,收地上樓是必然的進程。 這條村歷史悠久,卻也如同香港大部分老事物一樣,敵不過時間的洗禮。上星期黃大仙暴雨水災為患,但願這片土地能在最後一段倒數時刻,一直安好。 攝影師:森林 撰文:@heidi.is.strong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ACOOHKCorner   九龍三村   牛雜   ...

【祝君安好】 只要你在新年看過有關黃大仙頭炷香的新聞,你就肯定見過她的身影。外人所看,她古靈精怪,甚至可能會覺得她搶鏡頭搶風頭。已到耄耋之年的她今年決心暫別自己最鍾愛之地,在此時決定把自己與黃大仙的故事娓娓道來。

黃大仙彩虹邨是香港近年的熱門打卡點,彩色的外牆,加上色彩鮮明的籃球場。「彩虹邨」之所以有彩虹,並非因其外牆,而是因建築原址沙地園每逢下雨後,都會出現又大又圓的彩虹。1994 年起,外牆正式被髹上紅、橙、黃、綠、青、藍、紫 7 種不同深淺的顏色,形成 20 多種不同色彩,期間也因脫色而翻新過。雖然 2014 年重刷顏色後,由 7 色 減至 紫、藍、綠、黃、橙 5 色,但仍然是香港一處獨特的彩虹景色。 除了香港人,連韓國偶像組合SEVENTEEN 、LOONA ,以及綜藝節目《窮遊豪華團》也慕名而至,曾經來這裡取景。事實上,彩虹邨打卡歷史源遠流長,自1963 年,當時的港督柏立基主持彩虹邨金碧樓開幕儀式後,前美國總統尼克遜、英國瑪嘉烈公主、影業集團主席邵逸夫、英國雅麗珊郡主伉儷、任期最長的港督麥理浩等名人都到訪過彩虹邨。憑著其巴浩斯(Bauhaus)風格元素,加上打破傳統屋邨設計的 L 及 T 型大廈組合,彩虹邨更在 1965 年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設計銀獎,獎牌至今仍然置於觀塘道入口處 。 Photo/ Wing Ka Ho, 2016…

建築   香港   黃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