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戲棚遊樂場】 跳出傳統儀式 用搭棚文化繼續築起香港城市風景
竹棚,是香港獨有的一道奇特風景。大廈外牆維修時,建築工人便會有如蜘蛛俠般,在高空上編織起竹網;還有節慶神誕的神功戲棚,也是由竹、杉和篾紮成,而最為人熟悉且常見的應是盂蘭勝會和天后誕,除了善信會參與,也成為近年遊客的體驗活動之一。兩者雖然感覺類近,但實際而言卻是截然不同的工藝。 但在不知不覺間,竹棚就此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說來奇怪,無論城市如何發展,走得多前,這套搭建技藝也沒有被取代,一直被應用,甚至暗自偷偷轉型,趣怪地變成帶着樸實和草根味道的遊樂裝置,玩起來就像回到跳橡根繩的年代。如果你也喜歡懷舊和平實的快樂,那麼這座「戲棚遊樂場」應該也很對味!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Owen @wai.ho.98 攝影:Mak @iunyi_ 、主辦方提供 |始於19世紀的傳統建築技術 搭棚師傅會使用木杉、篙竹、木板和鋅鐵皮來搭戲棚,而圖則?對,就在他們的腦中。「擺每一條杉、每一條竹,已經知道位置和怎樣做出戲棚。」入行54年的陳煜光師傅,是搭棚世家的第四代傳人,去年是蒲台島(島民多使用「蒲苔島」)在疫情後復辦天后誕,他在極有限的人力和時間內,即12天內與13位師傳,一起完成了一座海邊崖上的戲棚。 戲棚建造過程有六個工序——搭後擔、建旁寮、築通光、建棚朗、搭舞台和蓋鋅鐵,而使用材料大部分也會回收重用數次,不同於鋼筋水泥建築,能隨建隨拆。陳煜光師傅說,家族自太爺一代開始搭竹棚,自己則於13歲時跟父親學藝:「跟埋老豆班子一齊做,睇住又試下跟住做,技術嘢就返屋企問老豆,佢口述教我。」至今天,這些都經已傳承給他的兒子。 |繫蔑圈避「好朋友」 一般師傅都會在腰間繫上蔑圈,為了在工作時,方便隨時抽出竹篾使用;除此之外,還另有一個行內傳說,令師傅們尤其在晚上總會繫着蔑圈。—— 戲棚的搭建,主要為了人神共娛,難免偶爾會發生超自然現象。相傳,蔑圈就像師傅的護身符,只要攜帶着蔑圈,就能避免被「好朋友」騷擾。大多數戲棚搭建時間為日間,多在日落前結束工作,但偶有趕工情況出現,導致天黑後仍需作業,師傅們便會直接戴着蔑圈離開,寧可信其有,安全第一。 時移世易,因為傳統竹篾圈材質較硬和鋒利,容易刺傷或𠝹傷腰間,所以新一輩師傅已不再使用竹篾,改為使用膠蔑,來減低受傷機會。 |戲棚遊樂場 2017年,戲棚搭建成為首批被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技藝,讓這項看在外國人眼中神奇、我們眼中土炮的建築方法重新被看見。然而,它真的只能停留於那麼傳統、實幹型的應用嗎?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前身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聯同陳煜光師傅、本地設計公司Sapiens Design,抽取了竹棚搭建的精粹,去年在維園一號球場及堅尼地城海濱長廊,創造了一座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下的「戲棚遊樂場」,其中有平衡木、籃球架競技、投擲遊戲及休憩設施等裝置。 活動期間,有家長帶同小朋友一同參與,對於習慣電子奶嘴的一代而言,戲棚遊樂場顯得份外新鮮。有人說潮流是一個循環,而菲林相機、CCD相機和黑膠碟就是最佳助證,希望在這一波復古熱潮之下,亦能順利帶動一些懷舊文化,不要被遺留在後。換一種形式,繼續為城市築起一道獨特的風景。 |在非遺中尋找我們的歷史與文化 除了戲棚以外,香港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致力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透過新式設計,令公眾更能了解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中找到屬於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如果對香港的文化遺產、古蹟、自然資源和地景及社區故事感興趣,不妨留意中心在本年度舉辦的「山林花川」計劃: 《農曆新年中的植物與瑞獸》 日期:2月17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至4時半 講者:生態與民族植物研究者馬屎老師 《客家山歌》 日期:2月25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