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辦館

有沒有發現,走入舊式屋村,在不起眼的角落,總會有一間辦館 —— 燈光昏暗、不少冷氣也沒有,只靠着一把大風扇在轉動;而貨物就擺放得亂中有序,在貨架上排,放滿感覺塵封多年的威士忌、拔蘭地、三蒸、五加皮、茅台等唐酒洋酒?你有嘗試過走進去嗎?而你又有疑惑過是甚麼讓人們願意走進去嗎? |辦館到底是甚麼? 辦館可以說是香港時代的印記。過百年前,為了應付住在香港的外國人的生活所需,洋行代理進口,再經辦館分銷給批發商和零售商,而酒類和雜貨就是辦館主要售賣的兩類商品。難怪,現在的辦館,由可樂糖、薯片等零食,到各式各樣的酒類都有!早期的辦館主要位於中、上環一帶,是因為當年的外國來港商人主要以船來往香港,「辦館」因而集中於鄰近碼頭的中上環一帶,域多利皇后街更一度被稱呼為「辦館街」。 如今,舊式屋村都不難找到辦館的身影,而為了做街坊生意,辦館也開始售賣乾濕雜貨。位於柴灣漁灣村的聯昌辦館已開業逾四十年,現時由兩位第二代的繼承人「渣fit」,承繼家業,也方便照顧年邁的母親。對於很多人都分不清士多和辦館,負責人蔡小姐形容,士多可能「得少少細路仔野」,但辦館是「多啲洋酒,以前仲有埋米、油、罐頭,乜嘢生活(用品)都有」。 蔡小姐憶述自己小時候會和媽媽用辦館中的米、油等「煮兩餐食」,這也是他們辦館以前會同時售賣雜貨的原因。辦館開在漁灣村,以前他們會將大地魚燒脆、碾碎,製成用於煮食的粉末,「加落河粉到就會變左有好似艇仔粉咁嘅味」。 |我拼命去生存 隨着時代的變化,它們售賣的商品也今時不同往日。蔡小姐指,當大眾習慣了去超級市場買米、油、罐頭等商品,她們唯有減少這類貨品,取而代之的是較多街坊需要的飲品和零食,但不少辦館仍然敵不過激烈的市場競爭而倒閉。 「以前藥房都唔會賣飲品啦,賣藥賣嗰啲就夠啦佢哋,而家都做到好似攞埋啲嘢飲啊,就其實真係好競爭,超級市場佢又賣幾多平啲」。面對多方面的競爭,再加上店舖位於漁灣村的內圍,被其他的商戶圍困,左邊又有一間便利店,蔡小姐感嘆賣得貴的話只怕會更少顧客,因此也不敢加價。 辦館內的貨品,為迎合顧客口味不停轉變,唯一十年如一的,就是賣酒。蔡小姐指,辦館售賣的多數是外國進口的酒類,除了因為記帳時間較長外,也因為利潤好,吸引不少部份辦館專營洋酒的生意。 大家又猜不猜到,甚麼人去屋村的辦館買酒比較多?原來是附近的街坊或者是建築工人。「佢哋覺得咁辛苦去做野,大汗疊細汗咁做,咁咪間唔中買支,飲完,個人就好舒服。」蔡小姐形容,飲一杯對他們來說就像是獎勵自己一樣;而酒不會因為存放太久而過期,因此一直是辦館中的坐上客。 |悄悄消失的舊香港  對以前的人來說,辦館絕對是一間「便利店」。隨着便利店大行其道,光顧辦館的人越來越少。蔡小姐感嘆,現時來幫襯的多是老一輩,年輕人總是習慣去便利店。「要慢慢訓練佢哋嘅,即係譬如佢攞住嗰啲嘢飲我又有,我咪同佢講,喂,平三蚊喎,買多包野食吖,咁樣㗎。  」她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尤其對年紀比較輕的學生,令他們慢慢明白辦館的價錢比一般便利店更便宜。 改變貨品的種類、賣得比便利店更便宜,經營者已經想盡辦法去適應現況,無奈地,生意還是越來越少。蔡小姐指,若然情況持續,「無理由蝕住做」,她也有將辦館結束的準備。到底在便利店隨處可見的年代,舊式的辦館仍然有它生存的空間嗎?不妨在下次經過時放慢腳步,嘗試在辦館中尋找回憶的味道。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實習記者Janet 設計:PO @p12_o2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discoverhongkong…

ACOOHKCorner   士多   屋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