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種族
【Emily in Stereotypes】 《Emily in Paris》第二季焫着烏克蘭人 官員批角色「侮辱、冒犯」 「這就是外國對我們的看法?」
Netflix 劇集《Emily in Paris》播出第二季,除了觀眾為 Emily 的複雜戀情感到鬰悶之外,劇情甚至驚動烏克蘭官員,讓他生氣得寫信投訴 Netflix。當地文化部長 Oleksandr Tkachenko 認為,劇集中來自首都基輔、努力學習法文融入當地生活的女性角色 Petra(烏克蘭女星 Daria Panchenko 飾)被描繪成小偷、品味差,而且經常擔心會被驅逐出境是「侮辱、冒犯」並「不能接受」。他指,烏克蘭人在 20 年前經常被描繪成幫派分子,但多年過去,這應已有所改變,反問「這就是外國對烏克蘭人的看法?」 同時,有居於巴黎的烏克蘭人也在 IG 批評,「劇集對待烏克蘭人形象的方式是低成本的把戲,絕對是醜聞和恥辱。」不過,他們的反應同受批評,當地電影製作人 Natalka Yakymovych 就認為,「難道在電視劇中,醜角就不能是烏克蘭人嗎?」 《Emily in Paris》早在第一季已陷入種族刻板印象的風波之中,劇中法國人無禮、愛亂搞男女關係,還總戴畫家帽。第二季除了烏克蘭人外,來自英國的角色 Alfie 也是「典型的」英國人,喜愛到酒吧喝酒、看足球比賽。在劇中,每個人都因種族而定型,主角 Emily 又何嘗不是過份自信、浮誇、男女關係混亂、社交媒體成癮的美國女孩? …
【習慣改得了?】 黑人牙膏下年改名「好來牙膏」 集團:重新評估產品中的「刻板種族形象」
「黑人牙膏」這個品牌,細細個就聽過啦!不過最近他宣布改名,將在明年(2022 年)3 月正式易名為「好來牙膏」,以集團始創名字命名,象徵「美好因笑容而來」,而黑白紳士 logo 和英文名字 Darlie 則維持不變。現今隸屬的美國高露潔棕欖集團也指,是時候「重新評估產品中的『刻板種族形象』。」 「黑人牙膏」早於 1933 年由寧波商人嚴柏林和嚴中立兄弟於上海創建,初代名為「Darkie」,據說是有非洲黑人牙齒特別白的原因。後來至 1990 年,便改名「Darlie」,是女性名字Darlene 的簡寫,並沿用至今。而中文名「黑人牙膏」今次卻是首次改名,不過,官方名字改了,顧客叫了幾十年「黑人牙膏」的習慣又改得了嗎?
【種族多元】 《芝麻街》推出首名亞洲人角色 韓裔小女孩芝英 代表「聰明、勇敢」
除了 Elmo、Cookie Monster 等經典角色之外,《芝麻街》開播 52 年,迎接了 1 名全新角色 —— 7 歲的韓裔小女孩「芝英」(Ji Young),也是節目中首個亞洲人角色。角色設定芝英喜歡彈電吉他和踩滑板,名字在韓語中有「聰明、勇敢、堅強」的意思,而「芝」也代表「芝麻街」。 創造芝英的布偶師 Kathleen Kim 也是韓裔美國人,受 Black Lives Matter 平權運動啟發,認為《芝麻街》也需要迎合當下社會潮流,對眾多種族歧視議題作出反思,希望芝英可以教導小朋友成為一個正直的人,讓兒童了解多元種族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