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搜尋結果: #當代舞

「反而因為我不懂,大多時候也是抱住來看看是甚麼的心態。」看畢西九文化區「自由舞」2023的首場表演《女俠傳奇》,本地藝術家及策展人黃嘉瀛笑言,雖然自己是當代舞初哥,但因為三年疫情已令她錯過很多,所以總會「貪心地」搜羅每一場表演和展覽,她說:「以前覺得香港人常說『馬照跑、舞照跳』很犬儒,但現在則覺得今日不知明天事,所以有得看便看。」 今晚看的是當代舞,有着豐富藝術閱歷的黃嘉瀛即使是「初哥」,相信仍會較一般觀眾懂得閱讀表演所傳遞的信息吧。她聞言思考了一下:「身體舞動是與生俱來,嬰兒出生就會揮動手腳,不知道為何長大後就覺得這些movement變得高深。」自由舞的表演題材也貼近日常 — 《女俠傳奇》結合超級英雄和性別議題;《囍 — 紅色的承諾》探討婚禮、婚姻和承諾;《沒有最壞》探討演說的魔力,以肢體代替唇舌;《異想客廳》受疫情隔離現象啟發,開創超現實的舞蹈想像;《群眾》窺探歡愉、幽暗、寂寞、人性。 如果想尋找一個空間刺激思維,爆發藝術小宇宙,不妨由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自由舞」2023開始,相信是認識當代舞的起步點。 文:Hoiyan|攝:Freya Ting、Eric Hong@Moon 9 Image 《女俠傳奇》觀後感 在網上搜尋「當代舞」,維基百科的相關解釋,看起來就是讓人卻步:收縮-放鬆 (contract-release)、地面作業 (floor work)、倒下與復原 (fall and recovery)等。踏進西九自由空間的大盒後,觀眾席與舞台只有約半米距離,舞蹈員的呼吸、表情和動作全部都清楚收進眼底。《女俠傳奇》的雙人組合,來自德國的編舞家Lisa Rykena及Carolin Jüngst化身超級英雄,透過聲音、燈光和肢體動作,自然的就能讓觀眾「腦補」看不見的超能力,還有那些存在於你我心中的敵人或困難。 黃嘉瀛表示,這個作品的故事性很強,劇情的起承轉合、高低起伏也很明顯:「現場表演更有力量,而且把感覺放大了很多倍。」讓黃嘉瀛最深刻的一幕,是兩位編舞及舞者互相扯出對方的心臟,聲音模仿心跳聲,配合律動,觀眾就好像真的看到一顆鮮活的心臟,被舞者握在手中:「與兩位德國藝術家聊天時,她們說彼此之間的合作就像exchange of heart,想不到會如此具像的放入舞蹈中。」即使是沒有當代舞底子的觀眾,也不難捉到舞蹈動作的意思,找到共嗚。 當代舞嘅嘢,你識條鐵咩? 「舞蹈本來就是人類慶祝喜悅的一個方法,回歸原始,它是超越語言的。」對於黃嘉瀛而言,即使當代舞有其前衛的地方,但不至於高深得讓一般人無法理解,有人在街頭跳舞、有人在夜店跳舞,為甚麼只要是在劇場跳舞便感覺難以接觸呢?當然,黃嘉瀛也同意當代舞存在觀賞門檻,不過藝術等級在某程度上,也是保護了它的自由,所以進入這件事之中,不用急於馬上理解所有內容:「有時答案需要沉澱,有些內容和人生經驗也有關係。有趣的地方是,它不知何時會come back to your…

愛情需要承諾,但承諾等於婚姻?婚姻儀式究竟是甚麼?每個人都必須完成的人生任務?「不要被婚姻制度扣住自己,要跳出框框,回想兩個人幸福的初衷。」國際知名舞蹈藝術家梅卓燕如是說。已婚的夫婦、想婚的情侶、滿是憧憬的你或我,對婚禮又有甚麼想法?梅卓燕將在西九自由空間大盒以《囍 — 紅色的承諾》 為題,邀請了本地男大妗陳建文共舞,並找來曾獲香港金像奬和台灣金馬獎的作詞人岑偉宗,為上頭儀式創作獨一無二的唸白,讓觀眾能在視覺、聽覺及舞台效果刺激下,重新思考幸福真諦和婚禮意義。  文:Hoiyan|攝:Mak  靈感的最初 梅卓燕和大妗哥陳建文相識於若干年前,偶爾在社交媒體動態上得知彼此近況。疫情期間,本職是舞台劇演員的陳建文因機緣巧合下轉職大妗,他笑言:「以前有做過大妗角色,又有幫同學做大妗經驗,感到十分有趣。」疫情將建文的日常煞停,卻造就一個難得的契機讓他報讀課程,學做大妗。愛好分享的他也會把工作日常上載至社交媒體,吸引了「網友」梅卓燕,由此讓藝術家思考婚禮、婚姻、承諾‥‥‥   二人時隔多年聚頭,以當代舞把傳統婚嫁習俗重新包裝,以三條不同主線,深入淺出帶領觀眾領悟背後意義,嘗試與觀眾一起思考、一起尋找窮盡一生所追尋的幸福究竟意指何物。  帝女花 「我覺得《帝女花》把婚禮變成一個很厲害的行為藝術。」梅卓燕分享,長平公主與周世顯在成婚當晚飲下毒酒,這場婚禮見證了彼此對愛情、亡國的忠誠,身體力行分擔伴侶的重擔,甚至願意奉上生命,她續言:「他們的故事令我對婚禮多了很多不同的想法。」  圍村哭嫁 時光飛逝,由明末清初來到盲婚啞嫁的圍村。為避免近親嫁娶,女孩都會被嫁到另一條村,愈遠愈好,女子也多數不知要嫁甚麼人,婚嫁大喜,對圍村新娘來說是個噩耗,只好化悲怨為「哭嫁歌」。梅卓燕說:「女仔可能要等父母過世,才有機會回家。」陳建文接着說:「嫁到這麼遠,不知道會否被老公打、老爺奶奶又可能對你很差。」梅卓燕直言這樣的婚嫁模式只有單純的功能性:「只為了傳宗接代,洞房就像是強暴一樣。」  廣東婚禮 最後一條主線是傳統廣東婚嫁習俗。「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眉;三梳……」。陳建文大妗經驗豐富,他說過大禮、梳頭、出門、奉茶、安床……一匹布長的習俗,未必很多人了解背後的意義:「為甚麼要『合巹交杯』?原來葫蘆開一半叫瓢,再開一半叫巹,而葫蘆沖水飲則味苦,代表同甘共苦。」陳建文又舉例,從前的人會在黃昏成親,原因是當刻是陰陽交接之時,正正是代表男女結婚,故稱作「婚」禮。雖然傳統與現代婚禮的程序也是一籮筐,但對於梅卓燕來說,實際意義大不同:「以前是溫馨。」上頭時母親會輕撫女兒的頭髮,說些吉祥祝福和嘮叨叮嚀,「現在的婚禮變質,為了消費、排場、攀比。」過去參與朋友婚宴的經驗讓她大為卻步:「百幾圍,我連新人都看不到。」  幸福|婚禮 對於陳建文,人生某部分的幸福可能是遙不可及。目前香港並沒有同性婚姻或伴侶結合法律,陳建文成為大妗的其中一個夢想,正是希望能為同志情侶主持婚禮。「幸福不是在外面,而是在自己裏面尋找。」梅卓燕說,有些人會把幸福的責任推卸在別人身上,但她認為自己也需要為幸福而努力。每一場婚禮也是一場考驗,梅卓燕和陳建文曾見證不少愛侶在籌辦婚禮時,因為雙方家人的要求、步伐不一致,最終導致分手。  「我請在場各人見證,我[自己姓名]願以您[對方姓名]為我合法妻子/丈夫……」陳建文表示,新人到婚禮當日,需要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承諾,有時緊張得連括號內的字也會讀出,「即使新人能練習誓言,但在真正說出來時,才發現一字一句都很有重量。」梅卓燕認為一段關係是兩個人的「give and take」:「婚禮是表面的,得到這些不代表有真正的祝福;誓言則是一個心願,因為能做到是很難的。」看到不少名門的豪華婚禮婚宴,不禁讓梅卓燕思考:「如果二人相愛,婚禮是祝福;如果不是,婚禮就是一個枷鎖。」而幸福初衷,也是作品探討的重點之一。 聚光燈下的舞蹈與人生 採訪當天,距離《囍 — 紅色的承諾》的公演還有2個多星期,梅卓燕、陳建文的排練,再配合燈光、音響、場景和道具,看到幾幕仍在創作中的片段,實在震撼心靈。陳建文站立在機關上,以古怪的腔調唸唱「飲過新袍茶,富貴又榮華」,其雙腳被燈光照射出放大數倍的影子,梅卓燕在黑影的褲檔下捧着茶杯,不禁讓人想像在盲婚啞嫁、女性地位低下的時代背景,那時候的女性在婚禮的過程是懷着多麼恐懼害怕的心情。  整場表演中,氣氛或詭譎或有趣,有時看到梅卓燕身在「安床」概念而生的彈床上,被紅色的燈光與布條包圍著,又或手執盲公竹好像在尋找着甚麼;有時又看到陳建文一邊唱禮,一邊展示着帶有諷刺幽默意味的道具,腦袋被刺激得運轉不過來,在轉場位時耐不住細嚼當中感受。  關於閱讀當代舞這件事 當代舞對一般人而言,不容易理解和閱讀,陳建文做大妗哥前,是戲劇演員也跳拉丁舞,初次接觸當代舞演出,他也迷茫過:「排練初期有時會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所謂的吹水其實是brainstorm,還有如何表達呢?我也摸索了很久。」不過,梅卓燕則認為同是表演藝術,不論是舞台劇或當代舞,也是無中生有,從中找到一個「語言」。  「由舞台給你的刺激,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和想法,再發酵這件事。」梅卓燕表示,她按自己的想法編創了這個作品,卻從來沒有打算硬生生把想法塞進觀眾的感官之中,她說:「舞台有趣的地方,不在表演者的想法,是你的想法能把自己帶至多遠、為你的問題掘到多深。」陳建文相當認同:「我們常說『we do A, audience…

婚嫁   梅卓燕   當代舞   ...

【靜觀速成班】 C AllStar嘅歌都有得唱:「可呼吸多數萬次 難道這樣容易」。人人都會呼吸,唔通真係人人都識呼吸咩?今次釗峰 @callstarcf 就特登走入西九文化區,跟當代舞蹈藝術家Wayson盤彥燊 @onthewayson 學!呼!吸!簡單幾十秒嘅橫膈膜伸展就可以紓壓寧神,睇片跟住一齊做啦! 釗峰髮型:@zanki_bhc_salon 釗峰穿搭:@topbasics.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盤彥燊《鳴》 日期及時間: 2023年2月17至18日(星期五至六) 晚上8時 演出長約50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2月18日場次設演後藝人訪談 地點: 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 門票: $260 現正公開發售 節目詳情: https://www.westkowloon.hk/tc/phonate

ACOO   breath   ContemporaryDance   ...

來到後疫情時期,不經不覺已戴上口罩呼吸了三年,車水馬龍的彌敦道充滿廢氣與懸浮粒子的污染、春日回南天潮濕時的霉味、下雨過後清晨的草青味,或是嚴冬中呼吸時鼻腔總會被寒冷的空氣弄得刺痛,大家還記得這些嗎?呼吸,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疫情期間,我們不僅呼吸變得困難,當代舞蹈藝術家盤彥燊(Wayson Poon)更有感生活的不確定性及人與人距離的拉遠,使人變得無力及不安。他把這些感受轉化並投放到作品《鳴》,嘗試與觀眾共同體驗重獲自在的感覺,讓當代舞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藝術,而是能夠連繫觀眾生活的橋樑,重新喚醒大家活在當下、學懂感恩。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呼吸,聆聽屬於自己的心聲了? 身體乃靈魂之家 五感之中,人類最先發育出來的是聽覺,早在母親的肚內時透過羊胎水的導聲已能聽到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而聲音又有甚麼特別之處呢?Wayson指根據道家的文獻,在練習太極導引時知道不同的呼吸聲音能對應五臟六腑,不同的呼吸頻率和節奏亦代表各種心理狀態,而這正正是大部分人容易忽略觀察自己的方法,他說:「現代人多了着重身心靈和冥想,其中聆聽呼吸是回歸自己的方法之一。」 《鳴》的四位舞者,他們嘴唇貼上八孔口琴,透過不同舞蹈動作的力度帶來呼吸變化來吹奏口琴,加上隨體溫變色的服裝,把肉眼看不到的身體變化具象地呈現,Wayson希望透過它們把內在作出一個比較明顯的外在延伸:「把呼吸變成能看見、聽見的感受。」進入昏暗的排練室,觀眾的目光集中於聚光燈之下,除了因舞蹈動作而產生的身體與地板的摩擦聲和微量的音樂聲外,剩下的就是一片寧靜,此時觀眾五感的敏感度(Sensitivity)會一同增強、放大,跟隨作品推進,進入Wayson製造的空間,感受不同的呼吸狀態,了解其呼吸哲學。 與Wayson過往的作品相較,以呼吸為主題的《鳴》以口琴和溫感衣把呼吸等內觀變化具象體現,讓觀眾更容易明白和進入他創造的劇場空間內,他說:「以前常常有觀眾和藝術評論員表示很難感受我的狀態和作品,希望這次能拉近彼此之距離。」 《鳴》之發想 Wayson的作品靈感常常來自其人生經歷的啟發,像《夜奔》是他於2010年至2014年遊走香港與北京時,尋找心安之處才是家的心理狀態;而其最新作品《鳴》則是其生命觀察和自身實踐的作品。去年9月,Wayson參與了香港靜觀中心的10天坐禪活動,除了要交出所有電子器材,期間就像電影《再單身遊記》(Eat Pray Love)中女主角參與的冥想課一樣,不得與任何人有眼神交流和聊天,Wayson回想起也笑言自己不乖:「我其實是在冥想期間想出《鳴》的框架。」他笑言,靈感稍縱即逝,趕緊在冥想時間結束時奔回房間尋找紙筆,續言:「很難得在房間找到口罩盒,我便撕下一角伏在地上寫下腦海中的影像。」 蜻蜓 | 瑜珈 | 呼吸 雖然《鳴》的創作看似與無法盡情享受呼吸的疫情密不可分,但其實即使在疫情未曾出現之際,人生成長之路也有很多壓力和未知而造成呼吸困難,或忍不住下意識的重重呼出一口氣,彷彿把所有不如意如化成二氧化碳,呼出體外:「人到某一個年紀,便要開始回應自己的責任。」Wayson表示,自己沒有來自家庭的經濟負擔,但每個人的社會關係和責任是剪不斷理還亂。2018年,他意識到自己需要回應責任而不能再經常繞着地球到處跑時,便感到壓抑和無法自處,決定走到山上尋找另一種移動性,以解困在身體裏靈魂的騷動不安。 走在山上的Wayson,吹着微風、感受灑在身上的陽光,偶然的某個頃刻,他發現到靜止在空中的蜻蜓:「好得意,牠的飛行頻率是『啪啪啪啪啪』的拍翼再乘風停留,很像引導瑜珈的Breath of Fire(火呼吸)呼吸練習。」所謂的火呼吸,即是進行急促的吸氣和吐氣,而且每個呼吸也需要平均,完成每次練習便以深呼吸作結,與蜻蜓的飛行模式異曲同工,簡單進行後便可以讓頭腦變得清醒。然而,這個呼吸練習對稱得上是半個呼吸大師的Wayson也不容易,他笑言:「每次做完練習躺下時,也有一種解脫的感覺。」但原來這麼累人的練習,卻是大自然某些生物的本能,像是小朋友的校外學習一樣,Wayson透過是次觀察便決定把創作扣連生活上的事物和共同經歷,令舞者和觀眾對作品更易產生共鳴 —— 這就是《鳴》的創作理念:「用舞蹈一起經歷和探討呼吸,即使離開劇場後也能繼續感受。」 呼吸、當代舞蹈,或許對一般人而言也是難以理解,Wayson坦言:「其實有時候舞蹈本質是beyond logic。」學懂和明白是更深層的領會,而欣賞《鳴》最重要的是用心感受自己的內在狀態,他說:「作品大多時候也是陪伴大家一同經歷和思考。」這一刻,Wayson邀請大家走進劇場一起思考: 我的呼吸是甚麼呢? 文:Hoiyan|攝:Mak 《鳴》 日期:2月17日至18日* 時間:晚上8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

Wayson Poon   冥想   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