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影評
【余拜仁】:《誣罪審判》對我們的啟示
疫情稍為緩和之下,各種大眾娛樂都開始慢慢復甦,其中電影圈就非常熱鬧,中外多齣優秀作品輪流上映,其中包括香港本土色彩極濃、聚焦於香港社會問題的《濁水漂流》(Drifting)、上集成功以刀仔鋸大樹模式賺個滿堂紅、今集繼續大玩外星生物獵逃遊戲的《無聲絕境2 》(A QUIET PLACE II);眾多作品中,有一套是嚴重受到忽視的,它就是改編自全球暢銷回憶錄《我在關塔那摩的日子》(Guantánamo Diary)的《誣罪審判》(The Mauritanian)。 《誣罪審判》(The Mauritanian)是一部既簡單又複雜的電影:簡單在於大約130分鐘的劇情,完全聚焦於一宗冤獄,無罪的人被無理拘押,既不提控,又無審訊,就是長時間不放人,主人翁則是在德國工作的毛里塔尼亞人(電影英文名字Mauritanian正是這個意思)穆罕默杜史拉希(Mohamedou Slahi),當年因為家屬與拉登有連繫,就被美國政府認定為911事件的兇手之一,從家鄉被帶走,並直接囚禁於監獄長達14年,期間飽受嚴刑迫供。 複雜則在於冤獄發生在關塔那摩灣(Guantánamo Bay)監獄,這座由美國政府特意在古巴興建的監獄專門關押恐怖分子,特殊地理位置為它帶來超然法律地位,囚犯基本上受不到美國憲法權利保障,多年來屢屢因層出不窮的虐囚手段而惡名昭彰,遭國際特赦組織批評為無法無天;從「審判」二字,觀眾不難推想到,電影會有控辯雙方,一方代表美國政府,不惜一切釘死心目中的國家敵人,為民請命,一方代表穆罕默杜史拉希,爭取合乎美國憲法權利的保障。 電影聚焦的是美國國殤,反覆辯證的是美國司法制度 — 冤獄、無理拘押、嚴刑峻法、超然法律地位,以至不惜一切釘死心目中的國家敵人⋯⋯一切彷彿似曾相識。凡此種種,都有一種這麼遠那麼近的觸動及感傷。《誣罪審判》之所以能夠成為佳作,不僅僅在於其移情作用(Transference),讓觀眾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某人某事的情感,投射到主人翁的身上,更突出的是電影中有關自由、法治、寬恕等等的探討,當辯方律師被指行徑形同恐怖份子時,她強調要維護的不只是一個個人,而是整個司法制度,全國上下人人有份;當控方律師逐步洞悉事件背後的重大陰謀,甚至發現連自己都淪為了國家體制中的一部機器,他決定堅持公義,就算為此賠上事業也都在所不計,每項細節都很值得當下的我們再三思考。 直到電影尾聲,主角有段極盡意味深長的獨白,他回想自己曾經都深信美國是個奉信自由民主的法治社會,可是在反恐主旋律下,原來一切都是幻象;然而,即使身陷囹圄,他卻依舊自由,全因在阿拉伯語中,「自由」與「寬恕」原來屬於同一個字,全靠這種非比尋常的力量,他才可以歷盡滄桑。在今天的香港,你又能夠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力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