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刺繡
【找回當初的自己】 90後女生啟發自日本金繼 以刺繡結合運算藝術修補舊物:「舊物記錄了某一段時光的自己。」
這對90後的中學同學,二人性格南轅北轍,像旋風的Cman半刻也無法停下來,這邊廂的她因工作關係已到訪北韓10次,那邊廂又想發展藝術,才剛完成科技向的運算藝術(Computational Art)的碩士學位;而Shirley則不管是說話、做事也慢吞吞的,在大學時期已開始自學研究刺繡,從擺市集開始創立個人品牌「小蓮婆婆」,一針一線的摸索前路。 看起來,她們的友情在事業上應該不會有交集吧?現實就是充滿驚喜,因為一個關於藝術和科技的設計展公開召集,Cman便立即想到自己「最工藝的朋友」Shirley,二人便聚頭合作。她們從網絡及身邊好友收集來一堆舊物,有前男友送的飾物、不能再穿的吊帶裙、有故事的背囊等,結合刺繡和運算藝術進行舊物修補,讓物品能帶着老靈魂、披上新衣裳,陪伴主人再經歷更多的後來,也讓其他人在其中找到所需的勇氣、安慰,動身經歷自己的人生。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設計:Owen (@wai.ho.98) |舊物……是甚麼? 「舊物……真的像是一部分的自己,那個時期的自己。」Cman自言不是一個會斷捨離的人,雖然長時間不在香港,但她的房間還是堆滿了東西。即使每次回家也嘗試整理,卻總是無法捨下,她笑說還有保留小學畫作:「不會再回到那個時候,也不會再畫出那些東西,即使畫出來也不是同一回事。」對她而言,即使拍照留影物品,也無法等同實物,「我要能摸到、見到,是很大意義的。」 關於保留舊物,二人的想法和態度應是難得的共同之處,Shirley說:「舊物記錄了某一段時光的你,或者是你和某一個人或寵物的關係。」即使它隨年月變得破爛、無法修補也好,物品的意義早已昇華,不再只是功能上的意義,而是其承載的一切。這次,她們選擇用刺繡修補舊物,感覺就如令舊物重生,保留了舊意義外,同時提供一個機會讓它創造新的可能,Cman思考一下說:「好像是一直在延續它的故事。」 |10件舊物的故事 目前,Shirley和Cman收集到十來件舊物,挑選條件是物件主人需要分享一個故事。 「有一條民族風長裙,對於那個女孩而言,好像有一種看到愛情的感覺。」Shirley先分享一個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故事。這條裙子的第一個主人是女孩的親戚,因為身高關係,裙子穿起來並沒有很稱身,加上有些破爛,便被丟棄。此時,女孩看到這條裙,她憶述當時第一眼的感受:「這條裙是我的了,我能穿它一輩子。」之後,女孩自己又修補過長裙數次,直至一次在巴士上,其中一邊的吊帶突然斷裂,「當時還沒有穿內衣,赤裸了……5秒。」或許有點尷尬,但更多的是感到不可置信的滑稽,她馬上笑了出發,豁達笑言:「其實整件事幾搞笑的。」帶着能重新穿上長裙的願望,女孩把它交到Shirley手中,Shirley說:「原來有些人對一件物件的感情……是這麼着緊。」 對於Cman來說,最讓她感到深刻的舊物故事是一個Kanken背囊,只因為故事主人公的想法與自己很相近。「物品主人在英國畢業後準備回港,但她很不想面對現實,便決定從歐洲坐火車回來,延續遊學那種在異鄉探索的體驗,歷時一個多月。」若干年後,物品主人決定清洗一下背囊,誰知道圓型的小狐狸標誌掉色了,它看起來更臟了,Cman說:「她覺得這個背囊代表了那個很想冒險、很有好奇心,還有衝勁探索世界的自己。」修補背囊,像是找回那一部分的自己。 |在刺繡加添科技說故事 「我們天馬行空甚麼都想過,最後有點想回到刺繡最原始的那點。」Cman認為,刺繡的起源是為人修補東西,經年累月才發展到較裝飾性、藝術方向的工藝,她分享來自日本「金繼」的啟發:「很喜歡它的哲學,不是要把物品完全復原,反而突出爛了的地方,因為那正是它的故事,也是物品的一部分。」對於專注於刺繡的Shirley而言,這樣的方式又不同於過往:「以前可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這次主要是舊物主人的故事,可能是抽象一點、感受性一點,選擇線材也會按故事內容。」 而她們的修補,除了用一針一線的編織留下刺繡,還有協助說故事的新科技,Shirley笑言:「我其實從未聽過Cman說的那個技術——conductive thread(導電縫紉線)或conductive fabric(導電布),原來有這麼有趣的東西可以試玩。」原理非常簡單,她們會在繡線與物品中間層加入導電物料,只要人們觸碰該位置使其通電時,便能觸發聲音裝置,讓物品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 |精神與形態意義 傳統工藝,常常出現在「夕場工業」和「保育」的討論;舊物,也總是被說着保留或捨棄。 「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時間會一直過去,傳統的東西會跟着時代去改變。」Shirley當初透過研究刺繡時,未有學習傳統手法,也不會繡傳統花鳥圖,她說:「相較於技術性的針步,我反而更着重圖案的感覺和質感。」而加入科技,還能在保留之中加添突破,就如Cman的想法:「這種藝術方式能與不同人合作,有很多可能性,而且這種互動性的作品,或許能算是衝破了大家對某些東西的想像。」 是保留、捨棄或是突破,不同組合能配搭出千千萬萬種可能性。不管是哪一種配搭,或許更多時候,它們背後的精神意義比形態更為重要,快要遺忘的話,找出你最珍視的某一個時期的物品來感受一下;若害怕未來的自己會忘掉當初,給將來的自己留下一件物件吧!
【首個展覽】 一針一線繡出春光乍洩、幻愛經典場面 本地手工刺繡師:「想為香港電影出一分力」
當《重慶森林》、《春光乍洩》、《幻愛》等電影一幕幕經典場面,以一針一線的方式呈現,會是怎樣的感覺。香港本地手工刺繡師 Ngai @ngaileegloria,與她另一半Merry,一起成立本地手工刺繡品牌 @Merry_antbroidery,為大家繡出不一樣的回憶。 Ngai 本身是電影服裝助理指導,而Merry成長時期正是港產片輝𤾗時代,但看見港產片漸漸惜微,在比較少資金情況下,仍能製作出優秀電影,作為電影迷,尤其鍾情香港電影的他們,希望可以出一分力,為香港電影宣傳。 他們繡過的電影,包括90年代,由王家衛執導的 《重慶森林》,哥哥 #張國榮 演出的《春光乍洩》。當然少不了2020年上映的《一秒拳王》和《手捲煙》,2019年的《幻愛》和《叔叔》,其中他們將繡出《叔叔》電影海報,送給戲中男主角袁富華。慢工出細貨,雖然刺繡作品小巧,但需要細心雕琢,一件作品大概需要5天時間。 最近Ngai 舉辦首個展覽《繡.影 – MOVIETITCH》,主題為香港電影,展品上亦會繡上電影對白,將一幕幕經典場面用針線呈現在大家眼前,希望帶給香港人對電影的回憶。 《繡.影 – MOVIETITCH》 展期:即日至2022年1月16日 地點:蜂鳥書屋(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 H307室)
【眼睛去旅行】 觸得到的海島渡假 紐約藝術家:「用刺繡記錄自己簡單而舒適的生活。」
經歷漫長的抗疫之旅,有沒有令你忘記去旅行的感覺呢?有沒有想過,藍天白雲、清澈的海洋、溫泉,原來可以從刺繡藝術中找到!來自紐約的藝術家 Fenny Suter 就利用不同粗幼的針線、毛氈和布料,配合各種顏色,製作出立體刺繡。海島、星空、森林、動物等等,在她的巧手之下一一展現,用針線帶你眼睛旅行。 Fenny 從 9 歲就開始學習刺繡,2014 年起在社區和學校教班,舉辦不同工作坊。她認為,刺繡要不停重複類似動作,這個過程能讓她冷靜地思考,整理自己的思緒,在忙碌過後,一邊喝茶一邊刺繡,還有助她回復平靜,所以 Fenny 成立個人網站 Suter Design&Co. ,希望「用刺繡記錄自己簡單而舒適的生活」,也想藉作品令大家感受到平靜的感覺。 Photo/@suterdesign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