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俄羅斯
【羅素的紅】:報導指德情報局掌握布查慘劇重要證據
烏克蘭被戰火蹂躪已經超過40天,雖然之前圍攻基輔的俄羅斯軍隊已經撤離,但戰事仍然持續。位於基輔市中心西北面的布查鎮,住了三萬多人,布查鎮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久後便被俄羅斯軍隊佔領,直接上月底烏克蘭才將此地收復。可是,布基鎮已經變成如人間煉獄一般的地方,烏克蘭官方及一些記者發布布查鎮的情況後,震撼了所有人。鎮內遍佈兒童在內的屍體,大部分都傷痕累累,甚至有些雙手被捆綁,屍體不單在街上出現,甚至也出現在住宅裡,官方指,至少有300人在布查鎮被俄軍殺害。 對此,俄羅斯矢口否認犯下殺害平民的罪行,更指是西方勢力造謠,以及這些都是演員,根本不是屍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布查鎮的屍體是俄羅斯軍隊撤離後才出現,更指是被「策劃」出來的。但《紐約時報》早前公布的衛星圖像顯示,這些屍體在俄軍離開前的兩星期已經出現,及後英國BBC都證實了這張衛星圖像的真確。 德國《明鏡週刊》近日發布了獨家報導,指德國聯邦情報局手中掌握到俄羅斯軍方的無線電通訊記錄,記錄中多次出現與布查鎮有關的對話,甚至內容牽涉到刻意屠殺平民,包括俄羅斯士兵在開槍前討論了他們如何審問烏克蘭士兵和平民,報導指目的是營造恐怖及威嚇的戰略效果。情報更加指出,這次的殘忍虐殺可能與普京關係密切的僱傭兵集團有關。 一些倖存的人,將自己經歷過的事情說出來。BBC訪問了當地的一位14歲少年,3月中時他和父親踏單車出外,希望拿一些緊急物資,之後他和父親被俄軍攔截,雖然表示自己沒有武器及危險物品,但依然被槍擊。這位少年僥倖活下來,可是他的爸爸就傷重身亡。 一些親俄羅斯的社交媒體已經開始流傳影片,例如指片中有屍體的手臂在動,俄羅斯駐加拿大大使館在官方推特帳號上也發佈了這段影片,指控烏克蘭造假。後來,BBC放大分析後發現,所謂「移動的屍體手臂」,實際上是車輛經過時,擋風玻璃右下角的一個標記。我早前寫有關布查鎮慘劇的時候,也有一些人留言,放上影片及報導指當中有屍體竟然可以吸煙,後來我上網查證,發現早有媒體就此查證,影片是俄羅斯一位歌手的MV拍攝花絮。網絡世界之大,有人誤信假新聞,有人則將之利用,散播假新聞。 烏克蘭當局指,這些屍體只是冰山一角,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平民被害及住宅被轟炸,導致生靈塗炭。馬里烏波爾市長4月6日表示,市內有九成以上基建都被俄軍摧毁了,當中有最少四成無法修復,該市被圍困一個月以來,相信已有5000名平民死亡,包括210名兒童。
【羅素的紅】:為什麼俄羅斯人大規模下載維基百科?
俄羅斯當局再度試圖壓制媒體,限制俄羅斯人民了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福布斯報導,俄羅斯媒體監管機構星期四威脅維基百科,要求維基百科刪除關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事件與克里姆林宮版本不一樣的信息,否則會罰款約49,000美元。 報導指出,俄羅斯媒體審查機構Roskomnadzor要求維基百科刪除任何「誤導」俄羅斯人的信息。根據媒體Vice的說法,俄羅斯維基百科編輯在今個月表示,Roskomnadzor威脅要阻止維基百科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的俄語條目。 維基媒體基金3月3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面對審查子恐嚇成員,他們不會退縮。 這並非Roskomnadzor首次出手,早前他們也威脅谷歌,如果不刪除他們要求的YouTube影片,就會罰款約98,000美元,或以YouTube在俄羅斯年收入 20%作為罰款。目前,YouTube是最後一個在俄羅斯維持服務的美國社交媒體平台,俄羅斯政府在入侵烏克蘭之後,已經封鎖了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 。根據早前通過的「審查法」,在俄羅斯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行動稱為「戰爭」或「入侵」都是犯罪行為,如果發放任何被視為抹黑俄羅斯軍隊的信息同樣是犯法。已有封鎖大部分社交平台的歷史,不少俄羅斯人相信,未來可能連YouTube也將無法使用。 面對俄羅斯當局對維基百科以及審查法的威脅,有數據顯示俄羅斯人開始大量下載維基百科的資料,目前他們是維基百科下載量最多的國家,在3月上半個月就被下載了105,889次,與1月時增長了4,000%以上。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俄羅斯針對維基百科的下載量很少進入前十名,但在入侵烏克蘭之後,一直穩居第一。 早在2015年,俄羅斯就審查過維基百科,因為當局認為維基上的一些文章令人反感,例如關於大麻的資料,媒體監察機構Roskomnadzor更曾致函維基百科要求刪除某些文章,但俄羅斯維基媒體拒絕。因此,網站曾被封鎖一整天。不難想像,克里姆林宮自己也是維基百科的「寫手」,由於維基百科是大家都可以編輯的,俄羅斯官方當然也不遺餘力的「糾正」大家的一些錯誤用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一個月,早於開戰初期已有分析指俄羅斯總統普京可能錯判認勢。目前,美國白宮傳訊總監貝丁格菲爾德更指出,有情報顯示,普京有感自己被俄國軍方誤導,因此與軍方關係緊張。普京的幕僚不敢說出俄軍表現欠佳的情況,也導致普京可能不太掌握軍方目前在烏克蘭的情況。
【羅素的紅】:戰火下烏克蘭人拯救動物和藝術品
戰火之下,人民無處可逃,面對失去家園和親人的可能,甚至要帶著小孩逃離,與留下戰鬥的丈夫道別。能夠逃離戰區的人,有些帶著自己的貓狗,但有些流浪動物卻遭受不幸。 烏克蘭有動物收容所遭砲火攻擊,多隻動物死亡,逃過一死的,也有些受了重傷。連日來也有新聞報道,烏克蘭不少市民因為自己家中的毛孩子撤離不了,或放心不下動物收容所及流浪貓狗會捱餓,決定留下來照顧動物。其中26歲的義工Anastasiia Yalanskaya為收容所的貓狗送上糧食,之後遭到俄羅斯軍隊的襲擊,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Anastasiia的車被發現時,車上的三人都已經離世。已被擊斃。而且,她的遺體破碎得無法辨識,只能靠駕駛執照及身上的刺青認出是她。Anastasiia的丈夫曾經提出過不如逃到其他國家,但她卻放心不下動物,最後決定留下來。 早前,《美聯社》記者曾經拍下基輔動物園的管理員,安撫園區大象的照片,令人動容。原來大象Horas是烏克蘭首都圈最後一頭大象。根據報導,Horas是一頭17歲的亞洲象,在柏林動物園出生, 2012年才交換到了基輔動物園。戰爭之下,園區人員仍然想盡辦法去保護園區動物,例如基輔動物園將一些動物緊急撤離到波蘭邊境,他們將動物放上卡車。他們的目的地是波蘭波茲南動物園,波茲南動物園也會派出接應的隊伍,誰知到動物們遲遲未出現。原來他們在路上的公路被俄軍包圍,但幸好是在眾人的協助下,找到一條「較安全」的路線。動物園更聯絡到烏克蘭軍方,由軍方保護載著動物的卡車,到達邊境,也算是危難中的一點好消息。 另一邊廂,烏克蘭歷史悠久,當中不乏具價值的博物館藏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烏克蘭伊萬科夫博物館受到攻擊,引起全球藝術家關注。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著名的20世紀畫家普里馬琴科(Maria Prymachenko)的家鄉,正是伊萬科夫。伊萬科夫博物館收藏普里馬琴科約25幅畫作,博物館受襲擊引起了國際關注。幸而,普里馬琴科80年代的畫作──和平鴿展翅並未受到破壞。美國更有城市將和平鴿展翅變成街頭藝術,希望宣扮反戰訊息。 烏克蘭的博物館人員,加緊將展品收到紙箱內。位於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市國家博物館,是烏克蘭國內最大的藝術博物館,裡面展出很多12~18世紀的藝術收藏品,包括宗教藝術品及珍貴的手稿等等。工作人員將這些具意義的展品一一收起,準備移到博物館的地下空間放好。1905年立的利沃夫市國家博物館,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如今面對俄羅斯的攻擊,他們希望博物館能安全過渡,因為日後人民還要透過一件件館藏去認識自己的國家,認識自己的根源。正因為烏克蘭歷史悠久,也擁有七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當中包括教堂及東正院修道院等等。如今烏克蘭受襲的地方變得滿目瘡痍,只望戰火早日結束,令烏克蘭的人﹑動物萬物都能平安。 Photo/ AP
【羅素的紅】:普京的心理,可推測嗎?
遠在烏克蘭,戰火仍然未停止,每日新聞播送著烏克蘭的情況,裡面的人現在怎樣?戰爭何時才會完結?這是我每天都思考的問題,但沒有人能夠解答。大家仍記得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向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之前,大部分國際關係專家均認為,普京在烏克蘭邊境集結軍力,只是想將西方推上談判桌,因為俄羅斯承擔不起,一旦發動戰爭會帶來的後果。這顯然與實際情況不一樣了。 有好些媒體報導,美國情報界最近的首要任務,是分析普京的心理狀態。世界各地的人紛紛指「普京瘋了」,一名參與聖彼得堡反戰示威的老婆婆更說,普京不止瘋了,更是法西斯。開始有人分析,認為普京可能生病了,以致過去冷靜的俄羅斯領導人變得不冷靜,甚至有人說他近日出席活動時顯得面部浮腫和動作僵硬。特朗普執政時期的情報官員Beth Sanner則認為,普京不是「瘋狂」或「精神錯亂」,他只是非常情緒化及處於孤立狀態。一些美國官員認為他只是被激怒了,以致出現如此激動,甚至牽連全世界的行動。他們認為,普京長久以來並不怕冒軍事失敗的風險,包括1996年俄軍慘敗的車臣戰爭,他於1999年再次出兵,結果俄軍得到勝利。事實上,過去情報人員花了幾十年時間去解讀這位前克格勃成員,加上普京在位多年,有人問,為何仍然會錯估他的下一步行動? 俄羅斯政治學教授、倫敦國王學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塞繆爾·格林 ( Samuel Greene )在很早之前,分析過普京不太可能真的入侵烏克蘭,可是普京並不如大部分國際專家所預測。《巴倫周刊》最近訪問了格林,格林說,普京從對抗西方中可以得到鞏固其合法性的好處,因為他清楚知道北約不大可能攻擊俄羅斯。他認為,自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以來,制裁行動似乎並沒有挑撥到精英階層和普京之間的關係,甚至制裁並未對整個精英階層產生巨大影響。本質上,普京是在拿他們的未來賭博。現在停戰,普京會失去權力,因此對他來說,停戰似乎並非一個好選擇。種種分析說明,國際專家並未能完全正確預測普京的下一步行動,以致俄羅斯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當天,大家都震驚不已。 早幾天寫過,俄羅斯國內主流媒體仍然是來自官方,因此國內老一輩的人接收資訊的渠道很少,很多都仍然依賴電視新聞,不過,俄羅斯境內仍有部分獨立媒體在運作。早前有媒體報導莫斯科有小朋友拿著「不要戰爭」的標語,結果被抓到警局,這新聞有烏克蘭媒體及其他外媒報導,但報導的俄媒則少之有少,其中一間是莫斯科迴聲電台(Эхо Москвы),它是一家90年代開始廣播的電台。之後有新聞指,莫斯科迴聲的董事會決定清盤。根據Gazprom-Media 報導稱,這是依據總檢察長辦公室的指控,政府說他們發放假消息、極端主義。根據報導指,當局封鎖Эхо Москвы和另一家媒體──дождь ,原因是對烏克蘭的戰爭的報導不符合俄羅斯當局要求。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辦公室指責兩家媒體散佈有關俄羅斯軍事入侵烏克蘭﹑砲擊烏克蘭城市的「虛假信息」 。不過,他們說會繼續在社交平台運作,之後會有什麼發展,沒有人可以估計。 擱筆前收到一位聖彼得堡朋友的短訊,他說身邊有朋友因為反戰集會被捕,可能他會是下一個。他想我們知道,如果有天他被捕了,那是因為他呼了最後一口氣去爭取和平,在這個看不見將來的國家,他感到絕望。
【羅素的紅】:俄羅斯花滑天才少女瓦列娃
15歲花式滑冰少女瓦列娃(Kamila Valieva)在北京冬奧成為第一位在奧運完成四周跳的女子選手,也為俄羅斯奧委會代表隊拿下團體賽金牌。這位天才少女實力非凡,而且長得漂亮,因此成為矚目的超新星。瓦莉娃是首位在冬奧完成四周跳的女子選手,而且成功了兩次,本來還想挑戰第三次,可惜並不成功,但她的首度登場已經技驚四座。 瓦列娃來自喀山,五歲便開始職業滑冰訓練,13歲在青少年滑冰大獎賽中得到女子單人賽金牌,她被譽為可遇不可求的天才少女,之後更在多個世界大賽中勇奪金牌。她還是世界紀錄「破壞者」,可以在三月內九次打破世界紀錄。去年10月底加拿大站的大獎賽,長曲及總成績達到 265.08 分,破世界紀錄奪冠。之後的俄羅斯站﹑俄羅斯全國錦標賽中都連番刷新紀錄,難怪有人開玩笑說,有瓦列娃在,第一似乎必然是她的。 原來她兒時曾經學過韻律體操及芭蕾,不過因為覺得體操很辛苦,而芭蕾舞對她來說則有點無聊,最後選擇了花式滑冰,說來有趣,花式滑冰有點體操和芭蕾的結合,選擇了花式滑冰也讓瓦列娃在冰上大放異彩。 各界紛紛關注今次的禁藥風波,特別是主角來自俄羅斯。俄羅斯過去連番爆出禁藥醜聞,WADA2019年對俄羅斯作出處分,就是禁止俄羅斯國家隊參與國際賽事,有限期至2022年12月16日。因此,過去的東京奧運大家也會看見俄羅斯奧委員會,即ROC的參賽隊伍出現。 早前俄羅斯媒體報導,瓦莉被驗出對禁藥呈陽性反應,而該樣本是上個月她拿下歐錦賽冠軍前取得的。不過,報導也指出她服用的藥物可能是用於心臟疾病的Trimetazidine,並非與提高競技能力有關。根據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規定,賽事不能公開18歲以下未成年運動員名字及其使用藥物,因此事件真假仍未明。CNN於星期五的報導指出,國際檢測機構 (ITA) 證實,瓦列娃在北京冬奧之前的藥物測試未通過,但仍然批准參賽。
【羅素的紅】:《纏繞之蛇》——俄羅斯導演薩金塞夫
對於「俄羅斯」出品的電影,或許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蘇聯電影,《命運的捉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等經典作品。趁新年假期,在家重溫了幾部安德烈‧薩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的作品,薩金塞夫是我最喜歡的俄羅斯導演,他的作品於我而言,都是佳作。 薩金塞夫1964年出生於新西伯利亞,畢業於俄羅斯戲劇藝術學院及莫斯科國立戲劇大學,說是「新生代」導演,未必算是,但也可以說是近年俄羅斯電影界觸目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回歸》(Возвращение)﹑《利維坦》(Левиафан)﹑《無愛可訴》(Нелюбовь)(港譯《雙親不相愛》)。其中2014年上映的《利維坦》被視為他經典之作,電影背景設定在俄羅斯西北部一個小港口城市。男主角科里亞與兒子及第二任妻子本來過著平淡幸福的生活,後來市長以公用設施建設為名,強行徵收他們的房屋及土地,從此改變這家人的一生。故事主角找來律師朋友,希望與政府對抗,但當中講到政府如何視人命如無物,以及與教會的利益等等,手法十分大膽。不少影評認為,電影中的主人公正正是反映了後蘇聯時期,政府對人民的態度,不是服務人民,反而政權腐敗處處可見。整部電影基本上是悲劇,當中給人很沉重的悲痛感。俄羅斯文化部長曾經指自己不喜歡這部電影,另外也有人批評導演刻意醜化東正教會。 《利維坦》得到康城摘下最佳劇本獎﹑亞洲太平洋電影獎最佳影片及美國國家電影評論協會五大外語片等等多個獎項。更於2015年的金球獎中獲得「最佳外語片」殊榮,對上一部俄羅斯電影奪得此獎已是60年代的電影《戰爭與和平》了。電影得到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可見其厲害。 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1651年也發表以此為名的書作,當中講到國家的形成及人性的探討,在書中利維坦象徵著擁有強權的國家。薩金塞夫的作品,大部分顏色深沉且帶有詩意,故事當中帶有深遠的意思。以《利維坦》為例,名字出自《聖經.約伯記》,當中海中的巨獸「利維坦」(Leviathan)如纏繞之蛇,性格冷酷無情,暴戾好殺。電影以此為名,似乎是隱喻腐敗的政府就如此怪物,也如強大的怪獸,平民根本難以匹敵。 《無愛可訴》(Нелюбовь)曾於2017年在香港上映,當年我受邀觀看首映,故事講述一對離婚夫婦,他們的關係存在怨恨及敵對。隨著一次吵架,他們的孩子離家出走後失蹤了,為了尋找孩子而短暫的相處起來。當中道出他們的矛盾,包括當初生下孩子是錯誤的決定,因為丈夫只有惰性等等,故事的最後,兩人又回到各自的原點,性格始終沒有改變,只餘下唏噓。由於電影色彩昏暗,節奏偏慢,當日有很多人提早離場,我從頭看到尾,電影播放後我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能言語,那種錐心的感覺甚至纏繞了好幾天。
【羅素的紅】:俄羅斯人點解每年一月都浸冰水?
又到了一年一度俄羅斯人跳下冰水中的日子,因為是「主顯節」的到來!每年 1 月 19 日,俄羅斯東正教都會紀念主顯節。因此,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不論是否信奉東正教,也會在跳進零度以下的河流及湖泊「游泳」,也有人稱為「沐浴」,以紀念耶穌在約旦河受洗。根據傳統,這一天的水是聖潔的,在水中浸三下,就可以洗淨自己的罪孽。 事實上,俄羅斯東正教對這些「冬泳」的宗教價值持懷疑態度,但自 80 年代以來,這種習俗越來越受歡迎。東正教會本身認為,這些所謂「冬泳」的活動,與宗教本身並沒太大關連。甚至一些東正教神父認為,這一傳統起源於異教,其實是褻瀆了主顯節慶祝活動的真正意義。 有俄羅斯媒體指,冰水沐浴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525年。在沙皇時代是一種宮廷儀式,沐浴前,人們會參加遊行。不過到了蘇聯時間,政府主張無神論,因此宗教得不到重視,甚至很多與宗教有關的活動都被禁。但到了80~90年代,這個習俗又重新得到宗教意義,而且深受國民愛戴,一直至今。 俄羅斯一月份的天氣寒冷,很多時只有零下十多度,不過即使溫度低至-20攝氏度,大家也會深呼吸一口氣,勇敢地將自己浸入水中。除了據稱可以赦免自己的罪孽外,不少俄羅斯人還認為,跳入冰冷的水對健康有益。概念就有點像有人說,冬天用冷水洗澡,可以訓練自己不易生病一樣?不過很多醫生提醒市民,跳入冰冷的水中會帶來健康風險,不應該亂試。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有參加主顯節沐浴,他通常會走到冰水前,脫掉大衣然後再於胸前劃十字,之後整個身體浸入水。可見這個主顯節沐浴已經幾乎成為「國民活動」,因此政府也會為國民準備幾千個特別「浴場」,當中少不了西伯利亞部分地區,值得一提是西伯利亞地區 1 月份的氣溫動輒低於 -30 攝氏度,因此也有救援人員在旁保障游泳者安全。 不過,要跳入冰水中也要有些「準備」,例如有人會在主顯節之前,洗幾次冷水浴,以助身體為寒冷的衝擊做好準備。有參加多次主顯節沐浴的人提醒,在等待入水前,不要只呆站看別人,一定會做些熱身增加血液流動。
【羅素的紅】:俄國稀有的「蛋」?
在俄羅斯歷史上,有一批價值不菲的「蛋」,每隻都是手工製作,還得到皇室人員的喜愛,可是戰爭讓這些蛋遺失在世界各地。這些被譽為俄羅斯宮廷寶物的「蛋」,當然非等閒之輩,「法貝熱彩蛋」說得上是世界藝術界中罕見的工藝品。 早前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就舉辦了關於法貝熱彩蛋(Яйца Фаберже)的展覽,連凱特王紀都有前往參觀。其實法貝熱彩蛋已非第一次在英國亮相,第一次展覽是1977年由英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第二次則為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與美國法貝熱藝術基金﹑聖彼得堡冬宮及巴黎一間博物館聯合舉辦。 法貝熱彩蛋其實是蛋雕,由俄國工匠﹑珠寶工藝師法貝熱製作,因此得名。法貝熱的爸爸在聖彼得堡開設小工作坊,主要接加工珠寶的訂單。小法貝爾則在年輕時在歐洲四處遊歷,至1870年回國繼承父親的衣缽,因為曾到歐洲遊學的緣故,他的作品風格帶點新意,也漸在珠寶界有了名聲。1885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因為想讓妻子開心,所以聘請法貝熱製作一枚蛋雕送給皇后,作為復活節禮物。皇后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看見彩蛋十分高興,也稱讚彩蛋漂亮。自此之後,每年復活節法貝熱都會為皇室製作一枚彩蛋。法貝熱彩蛋多以黃金、鑽石及珍珠等材料製作而成,大小沒有規定,由工匠設計及決定。有些彩蛋中會鑲有微型雕像﹑小馬車等這些小驚喜,有些則是以俄羅斯帝國沙皇的肖像作為裝飾,由於細節很多,基本上要1至2年完工。 後來亞歷山大三世過世,他的繼任人尼古拉二世也將這個傳統繼承下去,每送贈送彩蛋給母親及妻子,於是法貝熱每年依舊為皇室製作彩蛋,直至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不過,這些彩蛋據說有五十多枚,但因為俄國革命之下,有指沙皇家族在逃亡時遺失了不少彩蛋,也不知道輾轉流落到誰的手。 作為沙皇時期的俄國首都,聖彼得堡有一間規模不算太大的法貝熱博物館,博物館是俄羅斯石油大亨維克塞爾伯格所擁有,這位寡頭在2004年以一億美由福布斯家族手中,收購了在博物館展出的幾枚彩蛋﹑熱首飾及油畫。目前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的武器庫有10,聖彼得堡法貝熱博物館有9枚。據說目前不少彩蛋已經知道在誰人手中,但仍有大約7枚彩蛋杳無音訊。
【羅素的紅】:俄羅斯年度字
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會為過去的一年,選出「年度字」,可以讓民眾選出最能代表該年的一些字詞。俄羅斯亦不例外,由俄羅斯語言文學教授領導的小組,會選出年度字。玩法是這樣的,有3,000名左右的俄語愛好者提交建議,之後400個會列入候選名單,再由記者﹑文學家及語言學家等再此選出。 今年選的是2021的年度字(Слова года 2021),過去一年疫情肆虐,因此冠軍自然也和疫情相關。俄羅斯2021年針對вакцина(疫苗)和 вакцинация (疫苗接種)的討論非常多,於是也自然而然成為熱門。有人就將其他名單的字詞分類,與疫情繼續有關的,包括ревакцинация (重新接種)及маска (口罩)等等。在這些結果中,不難看見自有疫情以來,大家生活圍繞著疫情及疫苗而走,因此關鍵字也與這些議題相關。有些與國家內政有關的字詞則包括пытки (酷刑)﹑репрессия (鎮壓)﹑хейтер (仇恨者),這些反映了國家與公民間的緊張關係。 去年11月,國立普希金學院都做過類似研究,當時第一名的字詞都是疫苗,不過第二名則是Афганистан(阿富汗),由於當時話題基本都圍繞著美軍撤出阿富汗,加上蘇聯過去曾經入侵阿富汗,「蘇阿戰爭」持續約九年,死傷慘重,這場戰爭是上一代公民,或這世代人讀過的歷史,因此也很容易成為社會焦點。 這些語言學家組織還對2011~2021年十年間的詞彙投票,過去十年的熱門字基本上都是些借英文的詞,讀法與英語非常相似,例如блог和блогер (博客和博主)﹑和нано-(與納米有關的東西)。 每年的年度字公布,都可以從中了解到社會過去一年所關心的議題。去年12月,「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公布代表日本該年度的漢字,是由高齡80多歲的清水寺住持「森 清範」寫下的「金」字。它在22萬3,773票當中,得到1萬422票,成為年度之字。有人分析「金」字跑出是由於東京奧運的「金牌」有關。 新年伊始,如果要為你過去一年選一個年度字,你的心水又是什麼?
【羅素的紅】:俄羅斯人新年會飲紙灰水?
上星期的文章,介紹了俄羅斯人原來有兩個聖誕,其中一個是東正教的聖誕節。新一年來臨,其實俄羅斯人非常重視每年的除夕,很多人會為家人準備貼心的禮物,晚上也會待在一起慶祝。今年有調查指,約70%的俄羅斯人打算在家中跟家人一起迎接新年,有十分之一的民眾希望在朋友或親戚家中迎接2022年的到來,只有約1%的人希望外出在餐廳過新年。其中原因是,俄羅斯人重視與朋友﹑家人的相處,因此相當多人都會希望與親朋好友一起迎接新一年的來臨。 而說到俄羅斯人的新年,有幾個傳統就伴隨他們多年。首先,家裡會擺放新年樅樹,這才有新年氣氛。今年,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大教堂廣場上,就擺放了一棵樹齡94年﹑高28米的新年樅樹,樹上掛了超過1400個裝飾物,還有3000米長的彩燈。 說得慶祝,食物當然非常重要。俄羅斯人慶祝新年,餐桌上一定要有奧利維爾沙律,它的材料包是美乃滋、酸黃瓜、洋蔥、薯仔、雞蛋及火腿等等。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今年俄羅斯軍人會在新年假期的飲食中,加入更加的維他命。駐布里亞特共和國的東部軍區的軍隊將會收到超過二十的水果,當中包括:橘子、香蕉及奇異果等等。而部隊食堂的節日菜餚,菜單中將會加入俄式沙拉、甜菜沙拉、肉凍、海魚、河魚等傳統食物;甜品則有蛋糕、蜜糖餅乾、果汁、糖果、餅乾及巧克力。這些都是非常傳統的新年美食,如果有機會在俄羅斯人家過新年,你一定會看見這些食物。 另外,電視台一定會播放70年代由梁贊諾夫執導的電影《命運的捉弄》,每年12月31日打開電視便會看到。雖然曾經停播,但旋即受到俄羅斯人批評,認為沒有《命運的捉弄》的新年,根本算不上是新年。有人開玩笑說,只要問那個人看過幾多次《命運的捉弄》,就會知道他的年齡。雖說這部電影有著神奇的愛情觀,男女主角各有另一半,卻因為遇上大家而分開。不過,它已經是俄羅斯人心中的經典作品。不過今年這部電影在大家心中卻留有點遺憾,因為男主角安德烈·米亞科夫(Andrey Myagkov)今年二月去世,享年82歲。 電視上又豈止經典電影那麼簡單,每年除夕,俄羅斯總統都會發表賀詞,所以俄羅斯人一家大細都會坐在電視前,等待總統賀詞完畢倒數新一年到來,然後開香檳互相祝福。傳統上,還有奇怪的習俗,有些俄羅斯人會在除夕將新年願望寫下, 然後燒掉紙張,將灰放入酒杯喝掉,祈求願望成真。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С НОВЫМ ГОДО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