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散之筵席】:大涼山彝族火盆燒烤 — 原始的風味
燒烤是食物中的國際語言,也是方言,各地有不同特色,今次介紹四川西昌火盆燒烤。
一提到四川二字,大家可能馬上聯想到又麻又辣,但四川地形多變,省內各地的氣候、少數民族都令食物風格很多樣,其中火盆燒烤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來自彝族的火盆燒烤的口味和風格跟重慶燒烤不同,是我吃過最原始的燒烤,火盆燒烤有點像港式燒雞翼,圓圓的大火盆放滿炭,手臂般長的大竹籤末端串著大塊的肉,大家圍著盆,把竹籤架在盆邊讓它的油脂嗞嗞作響。
燒烤之所以是國際語言,是因為火燒是原始的烹調方式,火盆燒烤沿自大涼山,全國三成彝族人的聚居地,族人傳統家家戶戶閒聊時,不時會生火取暖,順便放些簡單的食物,如粟米、蕎麥做的餅、饃饃和肉烘烤著邊聊邊吃。
火盆燒烤的原始風味,包括講究竹籤是用竹削成的,不似我們常見的圓柱狀竹籤,而是方形或扁闊一點的,烤食品時竹籤也會有竹的清香。
食材方面,大涼山人粗曠豪爽,吃肉時以切成較大一塊,稱為「坨坨肉」,一般指豬肉,也會有坨坨牛肉,很多時會連著皮,也會有五花腩等比較明確的部位。部分地區會在醃肉時加入藿香、麥冬等中藥材,除了降燥袪火也能提升香味。
燒烤的秘訣除了醃料就是蘸料,火盆燒烤的蘸碟是紅色和黃色的粉末,紅色是辣椒粉,白白黃黃的是黃豆粉,火盆燒烤不追求辣味要剛勁,所以一般蘸料不會太辣,而且黃豆粉有淡淡的甜味,和港式燒烤用蜜糖的甜、美式烤肉醬的甜都很不一樣,低調而豐富了食物的味道層次,並且中和了辣味,十分特別。
大涼山現時常以貧困山區的形象被提及,不到十年前依然有大涼山童工在大城市的工廠被發現,即使送他們回家,他們也會親口跟記者說:「我會再找辦法到城市打工。」當地毒品問題也令貧窮因素更為複雜,不少人因吸毒或販毒被判死刑,留下小孩成為孤兒。
但歷史上大涼山的彝族曾經是努力抵抗命運的一群。在1914年在現今窩堡鄉一帶的彝族依然實行奴隸制度,奴隸們當年向奴主反抗,可惜原本支持起義的漢族官僚受奴主賄賂後轉為支持奴主反撲,起義失敗告終,史稱「拉庫起義」。
約六年前訪大涼山,離開時當地居民把一大麻包袋放到我的車內,多番推卻不成,一打開麻包袋,撲鼻而來是花椒的香味,那次花椒的質素,是我至今多年都未能在市面上買到的,每一粒我都很珍惜,有時送給朋友並講述當地的故事,希望能支援在當地服務的非牟利組織,而近年這些組織已停止運作,扶貧工作就交由政府推行了。
——————-
不散之筵席 ——
喜歡由民間日常菜餚小吃去了解人和社會。小時候別人問我最愛吃甚麼,我都不太懂得回答,彷彿已知道自己在吃貨的生涯中,越吃得多,越覺得自己膚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