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OASIS|方俊傑:冷清清世界盃

還有一個月左右,世界盃決賽週便開鑼。是我首次全程在外國觀看直播。

人生第一次對世界盃賽事有印象,是1986年的一屆。我八歲,不太記得馬勒當拿有幾勁,反而記得我阿媽相當不滿。因為電視台直播,而當時電視機是貴價電器,住在屋邨的尋常人家,擁有超過一部電視機相當罕有。我阿爸在睇波,代表我阿媽百無聊賴,可能要看瓊瑤小說過日子。有第二部電視機也沒有,大台也沒有其他節目。

未有收費電視頻道的世界,不是個個星期也有歐洲球賽直播,物以罕為貴,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對球迷來說,就算晚晚捱通宵捱足一個月,也值得。非球迷也會忍不住湊熱鬧,是真真正正城中大事。

到2002年,日韓世界盃,第一次在有線直播,收費。不是人人也有安裝,開始流行去商場觀看大電視。當年難得在亞洲舉行賽事,黃金時間播放,世界盃熱潮不但沒有退減,甚至上升到高峰。我剛進入雜誌社,要處理事前的特刊與過程中的報導。世界盃,對我來說,不再單單娛樂,也是工作。

可以很確定說一句,近幾屆,世界盃的地位,已不復當年勇。對球迷來說,歐聯的水平和地位可能比世界盃更高;對非球迷來說,免費電視台不會場場直播,便不用營造一股非看不可的氣氛。來到英國,以為情況完全不一樣,畢竟國家隊有份參與賽事,球迷數量又多。暫時來說,是有點失望。

可能要多謝國際足協,把主辦權交給卡塔爾,基於天氣問題,硬生生把賽事由夏天改去冬天進行,英超還在如火如荼,一般球迷可能期待繼續看到夏蘭特發威,多過無厘頭走去睇卡塔爾對厄瓜多爾。我以為會在街上看到很多白色主場或紅色作客的英格蘭球衣?沒有。紅色,還是曼聯。

最大鑊是球衣店的櫥窗,也不見。在超市服裝部,我只見到一小排T裇,跟世界盃有關。希望只是時間尚早,萬聖節一過,便會全力催谷。想起以前在香港,世界盃是球衣店的超級大事,整條街不是英格蘭便是巴西或日本,氣氛反而濃烈得多。我不知今日的香港人,還有沒有這樣的心情嬉戲了。

2010年南非一屆,為撰寫特刊,自問還算相當投入世界盃;到2014年巴西一屆,雜誌社已經找不到足夠廣告商支持製作特刊;到2018年俄羅斯一屆,那份實體雜誌甚至停刊了。我也終於沒有能力場場分組賽看足,像摩洛哥對伊朗之類,不看,也不覺得是損失。今屆,一日踢四場,在英國,朝早十點開波,晚上九點完成,時間一流。不過,看看戲碼,未免有太多球隊像陪跑,強弱懸殊的局面太明顯。四年後,改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舉行,國際足協還要擴大到四十八支參賽隊伍?一手摧毀世界盃招牌的,就是世界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