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紅眼】:《旺角卡門》— 高清修復不了的魚蛋檔

繼《花樣年華》和《春光乍洩》之後,不到兩三個月,王家衛另一經典之作《旺角卡門》亦同樣推出 4K 高清修復版,重新上映。普通觀眾可能覺得,縱使高清是好看一些,都不過是舊片回鍋的噱頭,但對王家衛的影迷來說,記憶就是那麼潮濕,那份情懷也總是令人盲目,任何版本都不會錯過。

 

然而,盲目又不等於糊塗,過去三十年,但凡掛著王家衛名號的東西,素以慢工出細貨、姍姍來遲見稱,觀眾愈是心急,他反而愈有耐性。如今「割韭菜」一樣慫恿影迷重溫進貢,情況頗為罕見,心急起來,趁著澤東電影三十周年就連張國榮在《春光乍洩》穿過的黃色皮褸和《2046》那塊門牌都拿到蘇富比競投,還將陳年底片當作 NFT 拍賣。不禁懷疑是否王家衛回上海拍《繁花》耗資太多,移師重慶拍《重慶森林》續集的計劃又可能有點阻滯。許多人都感嘆,王家衛走下神壇變了質,但估計在品味上的揮霍,他從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直到今日,都絲毫不改。

 

從王家衛的創作年譜來看,於 1988 年首次執導之作《旺角卡門》,其身世較為尷尬。有影迷認為《旺角卡門》不算數,兩年之後幾乎令他聲名狼藉的《阿飛正傳》,才是最有王家衛鮮明電影風格的第一部作品。相對而言,《旺角卡門》似是風格成熟前的一部實驗作品。不是說電影有很多實驗色彩,實際上完全相反,當時王家衛嘗試在商業市場尋找生存空間,所以《旺角卡門》顯得特別乖巧收斂,而因為《旺角卡門》口碑不錯,贏得製片人鄧光榮的信心,對方才願意更大手筆,投資下一部作品《阿飛正傳》。兩人反目成仇,便從此而來。所以,《旺角卡門》的王家衛並非初顯鋒芒,而是藏鋒斂鍔的一次假意商業妥協,但戲中偶然有些對白,譬如張曼玉說自己拿走了劉德華家裡一隻水杯,或有些運鏡和剪接手法,都是後來王家衛電影中經常出現的,不過在《旺角卡門》都只是曇花一現,整體上仍是一部傳統而商業,為捧紅影壇新星而拍攝的黑幫電影。

 

真正令人好奇的地方,倒不在《旺角卡門》這部電影本身,而是在電影之後,王家衛為何短短兩年就有如此大的風格轉變和自信,決定完全摒棄《旺角卡門》的圓滑有序,拍出一部任性狂妄,相當挑戰商業主流的《阿飛正傳》。

 

但無論如何,《旺角卡門》就是紀錄了王家衛還未成為王家衛之前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作為忠實影迷,能夠在戲院以超高清重看他初試啼聲之作,回到 1990 年的香港,回到一個屬於舊時代的旺角,遇見白裡透紅的劉德華和張曼玉,當然還有「食屎啦你」這句已經打入香港網絡大典的精警對白,實在都很興奮。

 

電影本身我已看過許多遍,家中從 VCD DVD 都有收藏。但戲中許多事物,如今被高清修復,再放在尖沙咀新商場/戲院的大銀幕,反而使我特別有感觸。例如張學友(烏蠅)賣魚蛋的那個位置,就是曾經位於晏架街的麗華戲院。舊址距離我公司僅兩三分鐘路程,近年因為租金較彌敦道一帶划算,相繼開了好幾間文青 Cafe 和餐廳,已不可同日而語。何況廿幾年之後,於旺角街邊賣魚蛋已不是黑社會尋釁滋事那麼簡單,前幾年還可以在某些節慶日子走過旺角街頭看到魚蛋檔,今日已經完全絕跡。

 

還有一件事情,是想來想去都不明白。年輕時看《旺角卡門》的最後一幕,倒沒什麼特別,最多是覺得王家衛不甘庸俗,始終要拋出一個不討好觀眾的悲劇收結。但如今在大銀幕再看高清版,簡直覺得《旺角卡門》的結局不可思議:點解烏蠅可以單人匹馬輕輕鬆鬆陀著手槍潛伏在警署一角,還吃著花生等目標人物被押上警車,然後直接衝過去亂槍掃射?更離譜的是,烏蠅這名豬隊友送死之後,華仔居然同樣孤狼式殺入警署替兄弟「補飛」。鐵閘水馬以至閉路電視,偌大的警署什麼都沒有。如果不是王家衛太過粗疏,那就表示八十年代末的摩登香港,真是一個繁榮璀燦的太平盛世,警民關係居然融合到警署有如無掩雞籠的程度,比起旺角街道的變遷,或是城市裡人文精神的急速演化,這才是 2021 年最難以置信的事情。

 

《旺角卡門》算是王家衛最寫實的一部作品,從沒離開過那個我很熟悉的旺角,但那是一個我非常陌生的旺角,如果要為高清修復給予一個商業以外的價值,就是因為那些畫面,我們往後都再不會見到。

 

散場之後,戲院外面當然再沒有魚蛋檔。觀眾默默離開已經關了燈、人去樓空的商場,有些人急步而行,應該是要趕尾班車。我們都逐漸習慣了香港的夜晚就是如此蕭條和安靜。烏蠅曾經憧憬的繁華鬧市生活,三十年後就是那麼掃興。如今王家衛將他的《重慶森林》搬回重慶,麗華戲院早已消失,我公司附近另一間歷史悠久的豪華戲院去年亦已整幢拆卸,據聞會重建成一幢商業大廈,工地沉寂了半年又再突然熱鬧起來,但《旺角卡門》的旺角是永遠修復不了。

關於作者 / 紅眼

紅眼 —— 專欄作家,影評人。藝文青總編輯。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散見明報、立場新聞、商台903、端傳媒、虛詞、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