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訊】:快餐店
佬編想講的快餐店,並不是那些薯條漢堡的快餐店。想講的,是那種主力賣碟頭飯,或者早餐下午茶食物的陀地港式快餐店。
這些陀地快餐店數量並不多,但都有一種很consistent的味道。店裡門面不大,超過三份二的空間都是廚房,而其他空間通常都是拿來擺貨和落單,想堂食的話,就只有一兩張桌子虛應一下。唔知點解,這些快餐店都喜歡用大張的紙餐單貼滿店內,走進去的時候總有種琳羅滿目的感覺。
佬編對這種快餐店是有特別感情的。一來是因為王家衛的重慶森林,裡面梁朝偉經常去幫襯的,就是一間這樣的快餐店。
但另一個喜歡快餐店的原因,是因為以前中學附近的一間快餐店。在灣仔那條短小的街上,那間快餐店是做得最久的一間餐廳,養起了附近一代又一代的窮學生。以前很喜歡去買外賣,因為可以看到裡面的師傅工作。這也是快餐店令人喜愛的原因,他們很透明,由伙計落單執碼,到大廚起鑊炒嘢都一覽無遺,是去連鎖快餐店絕不會有的額外享受。而最後成品,當然也是鑊氣滿滿。
那間快餐店裡面的店員的打扮也很有性格,收銀那位戴住一副圓圓的溥儀眼鏡,永遠著住一件廚師jacket,講嘢永遠急速有趣。炒鑊師傅樣貌長得有點像魔人布歐,但大鐵鑊一拋起來卻會像個超級撒亞人。最令人難忘記的,卻是送外賣的那位師傅,緊身白T是他的返工制服,經常都會留著一顆啡黃的爆炸頭,在電車路上踩著一架就單車送外賣。經開軒尼詩道灣仔段,總有機會看到他。
這些人物情景,在最近去了一次那間快餐店時竟然還沒有變過,令到佬編感到莫大的安慰。經過這些年,有些東西有些人,還是有辦法保住自己原有的樣子。在這個變動的時代,特別讓人珍而重之。
相關文章
OASIS|余拜仁:草間彌生的傳奇一生
除咗「說好香港故事」之外,「重返國際舞台」最近都榮登特區政府「大外宣」策略嘅關鍵旋律首位,同時有啲有識之士就一嘢道破「沒有離開,哪有重返?」想講嘅係就算喺近乎嚴於全球嘅鎖國式防疫政策之下,香港喺部分領域仍然活於國際舞台,從未間斷,就以文化藝術界為例,西九文化區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花咗超過3年時間籌備嘅「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就係呢位藝術大師喺出生地日本以外亞洲地區規模最大嘅回顧展,展出超過200件涵蓋繪畫、素描、雕塑、裝置,以及檔案資料嘅展品,除咗草間唔同人生階段嘅作品,佢本尊仲特別為今次香港展覽帶嚟三組全新創作,令到城內城外唔少人都雀躍期待。 現年93歲嘅草間係當代藝術史上影響甚為深遠嘅亞洲創作人,就算唔係文化藝術愛好者,佢有兩項簽名式嘅創作元素,大家都好可能喺唔同地方見過—南瓜同波點;喺全球普及嘅搶眼視覺背後,草間嘅人生同創作歷程都極為豐富:早喺1960年代,當時佢以亞洲女性創作人身分走到去被譽為前衛藝術殿堂嘅紐約,落得惡名然後重返日本,但都同樣不獲重視,同時仲要一直同自身嘅精神疾患搏鬥,一步一腳印咁發展出別樹一幟嘅藝術語言,最終成為藝壇巨人。 草間係一位非常多產嘅創作人,基於佢嘅地位同知名度,世界各地好多藝術機構都先後做過佢嘅展覽,例如喺2019年,上海都「搶先」一步做咗,因此單以展品嚟講,觀眾可能已經見過其中唔少,但係值得一提嘅係,觀眾去睇展覽,「有咩睇」係一回事,策展人點樣呈現啲作品,「點樣睇」又係另一回事。 M+今次嘅「草間彌生:一九四五至今」回顧展,相比起其他純粹以線性敘事為主嘅展覽,策展團隊喺草間人生長河之上再抽取咗幾個圍繞住佢一生人嘅重大命題定為展區,包括「死亡」同「生命的力量」等等,提供多咗一種時間順序以外嘅切入方法;同時,唔同主題之間嘅關係亦唔係單一地一路「進化」,引用M+總策展人鄭道鍊嘅話語,草間喺創作路途經歷住種種嘅轉變,階段前後會有唔同程度嘅沉澱、再檢視,然後更新,係喺來來回回中繼續前行。 展覽聽日正式開幕,不論係純粹想著晒成身波點入場打卡、抑或係好好奇呢位藝壇巨人嘅傳奇一生,以至係銳意了解更多策展人點樣用作品去「說好藝術家故事」,觀眾都請早啲買飛入場,預番足夠時間品嘗細味。
【佬訊】:盡做
編輯傳來照片,是張寫著「盡做香港」四隻書法字的海報,問有沒有看過。佬編當然有看過,這四個字用了香港北魏真書,北魏體在舊時招牌字中很常見,在街頭上是最醒目的。「咁有無興趣幫我哋寫下呀?」,佬編的回應,當然也是盡做。 盡做,很多時都有「做晒佢」的意思,但對於某些人來說,盡做代表的,不是盡做很多件事,而是把一件事做到盡、做到底的意思。簡單點來說,就是所謂的匠人精神。 一直覺得匠人精神這個term,在香港是尷尬的。匠人我們當然有,但我們的匠人,並沒有得到匠人應有的待遇。香港的匠人在我們眼中,很多時只是些沒有辦法適應時代的固執小生意人,畀到盡,叫聲師傅已經算是尊重。 但香港人也不是不懂得尊重技藝的。佬編見過餐廳特地從日本請來刺身師傅,拿著一大塊藍鰭吞拿庖丁解牛,每一刀下去都是鎂光燈。佬編也見過,商場費心從外國請來各種的工藝匠人,把遠在他方的美好事物帶來香港,而大家也願意為這種匠人的手藝,付上更多的premium。但佬編卻很少見到,有人會去讚美雲吞麵檔的師傅、或者為搭棚師傅拍照打卡。 或許匠人如美一樣,都要講究距離感的。講外語的,才有資格叫匠人,講廣東話的,叫老人。香港的匠人已經盡做了,但我們為這些有份傳承香港文化的匠人所做的,還不夠盡。
【羅素的紅】:蘇聯動畫是個好東西
最近,莫斯科的蘇聯動畫園在全俄展覽中心開幕,是個關於蘇聯動畫片的展覽。因為,今年正正是蘇聯電影製片廠(現在的俄羅斯電影製片廠「聯盟動畫電影」)的85週年。 提到蘇聯動畫,大耳查布(Чебурашка)一定是經典的代表作,大耳查布擁有一雙大耳朵,外表像猴子又像熊,名字意思是常常站不穩然後跌倒。查布本來住在森林,後來一次意外在裝滿橘子的木箱中睡著了,之後被運到俄羅斯某個小鎮。卡通繪本中還有鱷魚先生蓋拿,蓋拿最擅長演奏俄式手風琴和唱歌,日間會到動物園上班,角色就是動物園裡的鱷魚。這個膾炙人口的卡通主角,由蘇聯兒童文學家艾杜瓦德·烏斯賓斯基在60年代創作。 跟大耳查布有關的印象,還有他片中的一首歌。以前第一次聽時,覺得旋律很不快樂,卻偏偏原來是首「生日歌」,鱷魚先生其實是在感嘆沒有人跟自己慶祝生日。不過後來,卡通片在東歐流行起來,卻又成了人們生日唱的歌。每當我遇到上年紀的俄羅斯人,閒談中提到大耳查布,大家都會不自覺哼起這首帶點悲傷的生日歌。 大耳查布可愛的形象,成為不少蘇聯人心中的國民卡通,不過有人認為,查布身處的社會反映當時蘇聯社會的一些現象。過去很多珍貴的照片都能看到,商店空空如也的貨架,也能吸引大量的人去排隊,這個動畫也有諷刺人們不知道商店賣什麼就去排隊,顯示出當時社會物資不足的情況。 後來,日本購買了查布的版權,2009年將重製拍成動畫,若然去日本精品店,也會看見查布的精品。不過,喜歡懷舊的我,還是覺得蘇聯版本最有味道。 蘇聯時期,美蘇什麼都要鬥一番,從太空競賽到軍事實力,連動畫都要比拚。史大林曾經說過,蘇聯也要有迪士尼水準的動畫。其實蘇聯的動畫,也頗為出色,50年代的作品《漁夫與金魚的故事》(《Сказкаорыбакеирыбке》)﹑《青蛙公主》(《Царевна-Лягушка》)及《雪姑娘》(《Снегурочка》)等全都是能上大場面的作品,甚至有人形容這些作品透過著迪士尼的味道。到60年代,蘇聯動畫終於擺脫了迪士尼的味道,創造出很多有蘇聯特色的動畫,例如大耳查布,還有蘇聯版小熊維尼的小黑熊(Винни-Пух),形象十分可愛,同樣是以英國作家米爾恩的小說作為藍本,但創作者說自己創作時從未看過迪士尼版的小熊維尼。 70年代,查布的「爸爸」作家烏斯賓斯基又創作出一套蘇聯卡通片《Трое из 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故事的主角藍貓現在更「代言」牛奶品牌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故事主角「費奧多爾叔叔」(Дядя Фёдор)是個很想獨立的紅頭髮男孩,他只有六歲,因為思想成熟,所以被人叫「叔叔」。費奧多爾叔叔想養貓咪Матроскин,但父母反對,於是他就帶著貓私奔了,出走到了下諾夫哥羅德的一個小鎮村莊простоквашино,還跟村裡的狗成為好朋友。2014年有個民調,人們票選了這部費奧多爾叔叔與貓的卡通為「最喜愛動畫」第三名,可見年代雖久遠,但是經典總是歷久常新。蘇聯動畫沒有美國動畫般走到全世界,但他們也有過黃金時期,現在看來,這些作品也相當出色。
【羅素的紅 】:將政治搬上歌唱舞台
一年一度的歐洲歌唱大賽今年將於荷蘭鹿特丹舉行,這個由歐洲廣播聯盟主辦的比賽,由1956年已經開始,成為歐洲人每年一度的盛事。俄羅斯今年由女歌手Manizha以作品《俄羅斯女人》出戰,她生於塔吉克斯坦,亦是首位代表俄國出賽的塔吉克裔的歌手。她的參賽作品主要以俄羅斯女性意識轉變的過程作為主題。Manizha本身關注同性戀及種族歧視等等的社會議題。 歐洲歌唱大賽,較勁的除了是歌藝,有時少不免會涉及政治。近年最矚目的要數2016年,烏克蘭歌手賈馬拉演唱歌曲《1944》奪得冠軍。這首歌早於放上舞台前就引起爭議,因為歌詞提到史大林在克里米亞半島實行的種族清洗 —— 當陌生人來臨。他們進到你屋裡,他們殺光你全家,還說:『我們無罪,無罪。』 1944年,史大林在克里米亞強制遷徙及清洗韃靼人,至後來二戰尾聲,紅軍指控克里米亞韃靼人與納粹勾結。在不少人心中,克里米亞韃靼人的命運是悲慘的。 烏俄兩國在歐洲歌唱大賽的政治交鋒又豈止這次。2017年,大賽的主辦城市是基輔,烏克蘭當局指,俄國代表尤利婭·薩莫耶洛娃(Yuliya Samoylova)2015年非法俄羅斯入境克里米亞舉行演唱會,因此被禁入境烏克蘭三年。由於參賽者被禁入國非常罕見,連歐洲廣播聯盟主席都去信烏克蘭總理,直指大賽變成了政治工具。不過烏克蘭政府堅持做法,最後俄羅斯亦拒絕歐洲廣播聯盟提出以視像方式參賽等方案,直接退賽,最後也沒有轉播賽事。事情還未完結,俄羅斯後來宣布,薩莫耶洛娃會於5月9日勝利日到克里米亞的城市演出。 不少人說,歐洲歌唱大賽本來就不應該牽涉政治,可是作為一個國與國之間的比賽,不染政治真的那麼容易嗎?即使不捲入政治旋渦中,近年似乎也無可避免的牽扯到社會議題,芬蘭曾經有兩個女生接吻的表演片段;代表奧地利出賽的變裝皇后登上頭條。在現代化及全球化的氣候,政治早已不再是刀劍相向,更多的是利用媒體及軟實力去操控棋盤。
【紅眼 】:《唐人街探案 3》— 還記得那一年的《東京攻略》嗎?
朋友笑我太得閒,明知兩個多小時盡是胡鬧堆砌,重開戲院之後又其實有更多出色的選擇,為何偏偏要看大而無當的《唐人街探案 3》?坦白說,對王寶強那種故作親民的土包傻氣、扮豬食老虎的痞子蠢蛋,十年如一日都覺得反感,何況《唐人街探案》實際上無案可探,只是一個噪音分貝極高的中國低端知識分子異國遊記系列,對見慣大陸遊客的香港觀眾而言,簡直是忍耐力的考驗。但是錢的叫聲很雄壯,所以《唐人街探案 3》居然邀請了長澤正美、妻夫木聰、淺野忠信和鈴木保奈美等一線日本演員客串亮相,妹仔大過主人婆,都勉強叫做幾啖砂糖一啖王寶強。喔,如果仍然迷戀劉德華的話,再多一啖砂糖。 再者,我跟《唐人街探案》這個系列不幸有緣,許多年前在飛往倫敦的長途機上看無可看,看了第一集,幾年後原班人馬再拍第二集,當時人在西藏,如朋友所說,晚上因為太得閒,而又真的沒其他選擇⋯⋯結果,《唐人街探案》講述傻瓜神探王寶強周遊列國屢破奇案(算是奇案嗎?)而現實中,我亦總是在旅途上。可惜第三集擺明搧你一巴,看著中國傻寶跑到東京吃喝拉撒,你去得了嗎?疫情之下東京是不能抵達的遙遠,你就只有待在戲院,看《唐人街探案 3》吧。 不完全是發晦氣,這確實是《唐人街探案 3》的賣點,它亦齊集了當下中國十億票房商業大片的共同特色。第一點,是抵睇。中國雖已全面脫貧,但脫貧標凖是年收入 4000 元人民幣,就算沒有疫情封關,要出國旅行一趟都幾乎傾家蕩產,但脫不脫貧豐儉由人,幾十元看一部外景拍攝的電影,既看盡東京,還要大鬧東京、拯救東京,雖未親歷其景,然而王寶強戲中的窮酸鄉下仔形象,正是某種親切投射,到異國冒險人生路不熟但又歪打正著威風不失禮,電影之所以在中國大收三十億,有它的原因,但香港觀眾不會懂。 《唐人街探案》之前,早年看湯唯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後來還有續集倫敦篇)其實已見端倪,原來外景多、外景遠,已經等於電影好,無視整個故事又臭又長,悶過婆媽連續劇。但為何要又臭又長?因為第二點,都是抵睇。中國商業大片近年最大特徵,片長起碼兩個多小時,明明沒那麼多內容,硬要橫生枝節多拍幾場戲,無用的鏡頭不嫌多,多餘的對白更不嫌多。同一原因,幾十元看一部電影,自然是 130 分鐘比 80 分鐘吸引。悶不悶就見仁見智,為抵睇而入場的觀眾未必不覺得悶,悶就將手機拿出來左掃右掃、覆個微信,中國觀影文化,如今已跟香港同步一體化。 第三點,同樣都是抵睇,就是多明星。巨星演員列陣充撐商業大片格局,這不難理解,但中國式大片可以去得好盡,角色多餘為拍而拍不在話下,有時更是遷就演員檔期,夾硬亂拍一兩場,志在將演員大名寫在海報上,看得完《唐人街探案》隨便一集的話,就會明白,它根本很難稱得上是電影。它只是一個明星輪流上場的綜藝節目。 踩了那麼多,但其實這種商業製作的電影套路,從來不是中國原創。中國電影受香港影響最深,許多層面上都是將香港這個東方荷里活的成功模式複製過來。作為今日成功典範(票房亮眼,但評價極差)的《唐人街探案》,密密拍了三集,從曼谷、紐約殺到東京,拯救世界,但這種華人/中國人展現軟實力(相對《戰狼》和《流浪地球》的硬實力)及國際視野的想像,港產片都曾經有過。因為香港都曾經有過一部《東京攻略》。 回歸初期,從 90 年代末到千禧年間,香港正扮演著銜接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國際化平台,不少香港演員硬橋硬馬走出去,進軍荷里活,同時港產片亦擁有許多跨國製作機會,譬如 2000 年由馬楚成執導、梁朝偉和鄭伊健主演的《東京攻略》,還有同年唐季禮執導、郭富城主演的《雷霆戰警》。電影質素實屬一般,滿滿商業元素,噱頭先行,但今日看來,它們正好見證了香港電影 90 年代末的短暫國際化進路。《東京攻略》本質上就是早期香港版本的《唐人街探案》,講述梁朝偉飾演的香港私家偵探大鬧東京,搗破 CIA 和日本黑道的幕後交易。電影格局極大,華麗鋪張,而最大重點就是明星多,香港有梁朝偉、鄭伊健、陳慧琳、張柏芝,日本那邊則有仲村亨、阿部寬、柴崎幸,靚人靚景靚車靚衫,外景拍攝,跟旅遊特輯沒分別。電影的實際內容,好壞未必太重要,反正散場之後觀眾就會忘記。梁朝偉偶然都會演一些不需要用腦、不用演技,純粹「賣樣」的角色。而當年郭富城都未識演戲,我們都知道他是借拍戲為名,要追日本女神藤原紀香。總之重金打造,演員各取所需,片商覺得走出國際很有面子,而又讓觀眾賞心悅目。 後來中港合拍片興起,香港電影從走出去變成走上去,找到中國資金,而中國電影則學了香港的生意經,《唐人街探案》同樣是一部日本旅遊特輯,雲集最頂尖的日本明星,出外景、玩得大,燒錢至上,劇情只是配襯,王寶強都沒動腦查過案,因為許多觀眾就是想不用腦看一部爽片,爽在什麼?爽在妻夫木聰和長澤正美明明身在自己國家,都會放下身段,陪著笑跟中國傻寶講國語。 但作為香港代表的梁朝偉,除了外型好過王寶強,談吐亦得體一些,至少在《東京攻略》和後來的《韓城攻略》,他會主動跟日韓演員說英文。今日中國跟昨日香港在國際化進路上的落差,可能就在鄉下仔出城的中國傻寶與精通多國語言的世界仔身上。然而,相隔十多年,馬楚成於 2018 年再拍續集《歐洲攻略》,今非昔比,卻又正好呼應了香港電影風轉向,因為其國際視野已不在屬於香港,而是中國。名義上《歐洲攻略》是續集,但投資者已易主,香港品牌,變成了中國大片,不再面對香港觀眾。而梁朝偉的拍擋,同樣變成非常國際化,回流中國風生水起的吳亦凡。 香港電影被中國電影取代的例子太多,除了入圍奧斯卡的《少年的你》,複製香港國際進路的《唐人街探案》也是。如今世代不同,香港再沒有這種燒錢電影,它們卻正在中國大行其道。電影有時是藝術,然而,在承襲 90 年代香港遺風的當代中國,電影更多時候是一門生意,或是國際能見度的展示台。 但同一時間,千金散盡的香港電影,回歸本土,踏實說故事,回想那個為滿足國際化軟實力想像而不斷燒錢的 90 年代,反而甚少有電影人肯花上這些功夫。電影是一個城市想像的延伸,戲院則可能是縮影。《唐人街探案 3》隔壁的另一院廳,便是小本製作、沒有明星和國際視野,而且片長只有 80 多分鐘(唔抵睇)的《夜香・鴛鴦・深水埗》,兩部電影好像毫不相干,卻又像平行時空下兩個世界的交錯。
【紅眼】:UA 結業,所有風光過的都要易手
一覺醒來,UA 清盤,全線戲院突然結業。雖然有點猝不及防,但其實又不是太過意外,近年 UA 經營不善,頻頻轉售旗下戲院,已經不算是新聞。串流影視平台興起,減低觀眾買票入場意欲,固然是原因之一,而疫情之下戲院屢度停業,生意慘淡,更是致命之傷,連 UA 旗下位於 K11 Musea 開業不夠兩年的新戲院,都在今年初賣了給富商林建岳,或多或少猜到氣數將盡。 迄立三十多年的戲院品牌,見證香港電影業的黃金時代,卻在一夜之間成為歷史(而我那些 UA 現金券全部變成過期軍票),對我而言,是感慨多於傷心。記憶中,UA 先後「執笠」和「復活」過好幾次,譬如說銅鑼灣時代廣場的 UA 戲院,就曾經在 2012 年結業,然後翌年再搬到樓上變成迷你戲院,話說上周剛好就在那裡看過傳媒試映場,怎想到已是最後一次。 不過,數到最不捨得都是當年 UA 沙田。雖然不是沙田友,但畢竟是中大人,位處偏遠一隅的中大,方圓百里可以看到電影的地方,不是校內圖書館,唯一就是沙田新城市廣場的 UA 戲院,即 UA 沙田。絕對認同它的硬件配套確實遜色,始終是 80 年代落成的舊戲院,如何翻新都有院廳局格和音響器材上的先天缺憾,然而,小小的院廳,是真的盛載了許多青春少年回憶。中大時期,窮學生拍拖約會,就是看戲,而且沒其他選擇,只有 UA 沙田。期末考試排山倒海,很想自我放棄一兩晚,又是 UA 沙田(還有那間 KFC)。到後來失戀落寞,聖誕節情人節前夕,只想一個人靜靜看一場戲,仍然離不開 UA 沙田。它沒有油麻地電影中心那種文青氣質,同時沒有尖沙咀、銅鑼灣那些市區戲院的那種高檔,但曾經有段時間,在你最需要電影的時候,這間戲院曾經為你打開門。後來,UA 沙田突然就被封印起來,其實無從考究它算是重新裝修、光榮結業、被發展商棄置、還是待業,總之它一直都處於未完成狀態,介乎「執笠」和「即將開幕」之間居然三年又三年,而我的工作和生活圈子早已離開沙田。 直到 UA 沙田重開之後,我特意去過一次半次,但已經不再是那種感覺。當然,沙田新城市廣場本身都翻新到令人面目模糊,不再是以前的模樣。反反覆覆等了那麼多年,一度以為 UA 沙田獨霸一方,或許可以再戰十年,結果,幾年之後它居然賣了給其他連鎖院線⋯⋯最可悲的是,這種情況在 UA 旗下戲院不只發生過一次,除了沙田新城市廣場,還有金鐘太古廣場、旺角朗豪坊、尖沙咀 iSquare、K11 Musea⋯⋯十多年來,每一間都曾經風光過,卻逃不過頂手轉讓,將積累多年的集體回憶,改頭換面就被後來居上的同行接手。 入行傳媒多年,電影從興趣變成工作的一部分,同時亦見證著越來越多的新戲院品牌冒起,但新品牌不需要興建新戲院(上月開幕的高先電影院實為異數),透過收購、翻新,有錢就是任性,於極短時間內就能發展起來,有時明明是同一間戲院,其院廳佈局、放映設備或連座椅都沒變過,但不知何時開始易手經營,就已經換了個新名字,變成新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