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余拜仁】:《100%香港》— 今時今日的港人自講

在每一個地方的文化發展歷程上,總有一些熱門命題是常常被提及的,當中包括「我們的文化是什麼?」同時這個問題還可以演變成更多不同的面貌:藝術家及創作人可能會問「我在做的事跟這個地方的人和事有關嗎?」政策當局可能會(被)問「我們應該推動何種藝術類型?」等等;最近城內有個口碑極佳,一票難求的劇場演出正正名為《100%香港》,令人好奇的是,當「香港」本身都已經極難被定義,甚至每分每秒都被重新定性時,到底背後團隊何以會有如此大的膽量這樣取名?這個創作及製作又有什麼內涵可以構成「100%香港」呢?

 

《100%香港》由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團隊呈獻,合作夥伴為本地劇團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至於原創概念、設計及導演則是來自德國的RP紀錄劇團;在節目官方網頁上,更有一段非常引人入勝的Tag line:「100位香港人擔大旗,在劇場玩社會實驗」,今時今日,「香港人」要在香港「擔大旗」已經殊不容易,還要去玩有關社會的實驗又是什麼回事?細心了解今次創作的發展方式後,發現它與過去一些傳統戲劇製作大大不同,《100%香港》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劇本去跟從、去呈現,也不是由經專業戲劇訓練的表演者擔崗演出,相反,團隊是在香港找尋100位足以反映社會人口特徵的市民,參考數據包括性別、居住房屋種類、居住地區、年齡,以及種族等等,由他們在舞台上述說一個個屬於「香港人」的故事,並最終拼湊出一幅名為「香港」的圖畫。

 

在「100%城市」系列的其他作品中,第一位參加者通常都是當地的統計局官員,或者是一名了解人口統計過程的人士,至於香港版本的第一人,一方面他非常熟知香港人口面貌,另一方面緊貼社會動向的市民也不會對他陌生,他就是香港民意研究所主席鍾庭耀博士。創作階段開始之時,團隊首先訪問了鍾庭耀,然後請他介紹多一位合適的受訪者,如此類推,利用統計學上這個稱為「滾雪球」(Snowball sampling)的取樣方法成功找出100個人為止,繼而圍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及相關感受進行訪問,例如他們對自己及香港的思考與期望,逐步歸納出大家關注的人和事,整個創作並不執著於建構特定故事或角色,重點反而在於怎樣透過一系列的問題設計,一步步建立節奏及張力,最終形塑出「香港」及「香港人」的形象。

 

100位香港人並不是來到台上飾演別人,而是代表自己,以至在數據上反映著台下其他748萬香港人;作品引人入勝之處,正正是每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集合於一個共同的時空,即興地就著未知的課題發聲表態,可能和而不同,或者同而不和,這種直接的、坦率的交流,在本地的藝術場域固然少見,放諸整個宏觀社會平台,特別是近年來經歷過大小的糾纏與角力,更加是彌足珍貴,甚而可一未必可再,難怪獲得各方大力的肯定及讚揚。

 

關於作者 / 余拜仁

由文化藝術到金融財務,涉足不同江湖| 志奮領學人(由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頒授及認證)| 倫敦國王學院數碼文化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 嫻熟的文化藝術文字人/專業的金融財務策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