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紅眼 】:《唐人街探案 3》— 還記得那一年的《東京攻略》嗎?

朋友笑我太得閒,明知兩個多小時盡是胡鬧堆砌,重開戲院之後又其實有更多出色的選擇,為何偏偏要看大而無當的《唐人街探案 3》?坦白說,對王寶強那種故作親民的土包傻氣、扮豬食老虎的痞子蠢蛋,十年如一日都覺得反感,何況《唐人街探案》實際上無案可探,只是一個噪音分貝極高的中國低端知識分子異國遊記系列,對見慣大陸遊客的香港觀眾而言,簡直是忍耐力的考驗。但是錢的叫聲很雄壯,所以《唐人街探案 3》居然邀請了長澤正美、妻夫木聰、淺野忠信和鈴木保奈美等一線日本演員客串亮相,妹仔大過主人婆,都勉強叫做幾啖砂糖一啖王寶強。喔,如果仍然迷戀劉德華的話,再多一啖砂糖。

 

再者,我跟《唐人街探案》這個系列不幸有緣,許多年前在飛往倫敦的長途機上看無可看,看了第一集,幾年後原班人馬再拍第二集,當時人在西藏,如朋友所說,晚上因為太得閒,而又真的沒其他選擇⋯⋯結果,《唐人街探案》講述傻瓜神探王寶強周遊列國屢破奇案(算是奇案嗎?)而現實中,我亦總是在旅途上。可惜第三集擺明搧你一巴,看著中國傻寶跑到東京吃喝拉撒,你去得了嗎?疫情之下東京是不能抵達的遙遠,你就只有待在戲院,看《唐人街探案 3》吧。

 

不完全是發晦氣,這確實是《唐人街探案 3》的賣點,它亦齊集了當下中國十億票房商業大片的共同特色。第一點,是抵睇。中國雖已全面脫貧,但脫貧標凖是年收入 4000 元人民幣,就算沒有疫情封關,要出國旅行一趟都幾乎傾家蕩產,但脫不脫貧豐儉由人,幾十元看一部外景拍攝的電影,既看盡東京,還要大鬧東京、拯救東京,雖未親歷其景,然而王寶強戲中的窮酸鄉下仔形象,正是某種親切投射,到異國冒險人生路不熟但又歪打正著威風不失禮,電影之所以在中國大收三十億,有它的原因,但香港觀眾不會懂。

 

《唐人街探案》之前,早年看湯唯主演的《北京遇上西雅圖》(後來還有續集倫敦篇)其實已見端倪,原來外景多、外景遠,已經等於電影好,無視整個故事又臭又長,悶過婆媽連續劇。但為何要又臭又長?因為第二點,都是抵睇。中國商業大片近年最大特徵,片長起碼兩個多小時,明明沒那麼多內容,硬要橫生枝節多拍幾場戲,無用的鏡頭不嫌多,多餘的對白更不嫌多。同一原因,幾十元看一部電影,自然是 130 分鐘比 80 分鐘吸引。悶不悶就見仁見智,為抵睇而入場的觀眾未必不覺得悶,悶就將手機拿出來左掃右掃、覆個微信,中國觀影文化,如今已跟香港同步一體化。

 

第三點,同樣都是抵睇,就是多明星。巨星演員列陣充撐商業大片格局,這不難理解,但中國式大片可以去得好盡,角色多餘為拍而拍不在話下,有時更是遷就演員檔期,夾硬亂拍一兩場,志在將演員大名寫在海報上,看得完《唐人街探案》隨便一集的話,就會明白,它根本很難稱得上是電影。它只是一個明星輪流上場的綜藝節目。

 

踩了那麼多,但其實這種商業製作的電影套路,從來不是中國原創。中國電影受香港影響最深,許多層面上都是將香港這個東方荷里活的成功模式複製過來。作為今日成功典範(票房亮眼,但評價極差)的《唐人街探案》,密密拍了三集,從曼谷、紐約殺到東京,拯救世界,但這種華人/中國人展現軟實力(相對《戰狼》和《流浪地球》的硬實力)及國際視野的想像,港產片都曾經有過。因為香港都曾經有過一部《東京攻略》。

 

回歸初期,從 90 年代末到千禧年間,香港正扮演著銜接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國際化平台,不少香港演員硬橋硬馬走出去,進軍荷里活,同時港產片亦擁有許多跨國製作機會,譬如 2000 年由馬楚成執導、梁朝偉和鄭伊健主演的《東京攻略》,還有同年唐季禮執導、郭富城主演的《雷霆戰警》。電影質素實屬一般,滿滿商業元素,噱頭先行,但今日看來,它們正好見證了香港電影 90 年代末的短暫國際化進路。《東京攻略》本質上就是早期香港版本的《唐人街探案》,講述梁朝偉飾演的香港私家偵探大鬧東京,搗破 CIA 和日本黑道的幕後交易。電影格局極大,華麗鋪張,而最大重點就是明星多,香港有梁朝偉、鄭伊健、陳慧琳、張柏芝,日本那邊則有仲村亨、阿部寬、柴崎幸,靚人靚景靚車靚衫,外景拍攝,跟旅遊特輯沒分別。電影的實際內容,好壞未必太重要,反正散場之後觀眾就會忘記。梁朝偉偶然都會演一些不需要用腦、不用演技,純粹「賣樣」的角色。而當年郭富城都未識演戲,我們都知道他是借拍戲為名,要追日本女神藤原紀香。總之重金打造,演員各取所需,片商覺得走出國際很有面子,而又讓觀眾賞心悅目。

 

後來中港合拍片興起,香港電影從走出去變成走上去,找到中國資金,而中國電影則學了香港的生意經,《唐人街探案》同樣是一部日本旅遊特輯,雲集最頂尖的日本明星,出外景、玩得大,燒錢至上,劇情只是配襯,王寶強都沒動腦查過案,因為許多觀眾就是想不用腦看一部爽片,爽在什麼?爽在妻夫木聰和長澤正美明明身在自己國家,都會放下身段,陪著笑跟中國傻寶講國語。

 

但作為香港代表的梁朝偉,除了外型好過王寶強,談吐亦得體一些,至少在《東京攻略》和後來的《韓城攻略》,他會主動跟日韓演員說英文。今日中國跟昨日香港在國際化進路上的落差,可能就在鄉下仔出城的中國傻寶與精通多國語言的世界仔身上。然而,相隔十多年,馬楚成於 2018 年再拍續集《歐洲攻略》,今非昔比,卻又正好呼應了香港電影風轉向,因為其國際視野已不在屬於香港,而是中國。名義上《歐洲攻略》是續集,但投資者已易主,香港品牌,變成了中國大片,不再面對香港觀眾。而梁朝偉的拍擋,同樣變成非常國際化,回流中國風生水起的吳亦凡。

 

香港電影被中國電影取代的例子太多,除了入圍奧斯卡的《少年的你》,複製香港國際進路的《唐人街探案》也是。如今世代不同,香港再沒有這種燒錢電影,它們卻正在中國大行其道。電影有時是藝術,然而,在承襲 90 年代香港遺風的當代中國,電影更多時候是一門生意,或是國際能見度的展示台。

 

但同一時間,千金散盡的香港電影,回歸本土,踏實說故事,回想那個為滿足國際化軟實力想像而不斷燒錢的 90 年代,反而甚少有電影人肯花上這些功夫。電影是一個城市想像的延伸,戲院則可能是縮影。《唐人街探案 3》隔壁的另一院廳,便是小本製作、沒有明星和國際視野,而且片長只有 80 多分鐘(唔抵睇)的《夜香・鴛鴦・深水埗》,兩部電影好像毫不相干,卻又像平行時空下兩個世界的交錯。

關於作者 / 紅眼

紅眼 —— 專欄作家,影評人。藝文青總編輯。寫電影、電視劇、流行文化。寫小說。散見明報、立場新聞、商台903、端傳媒、虛詞、週刊編集、天下獨評、Madame Figaro 等。曾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