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生命力】 365款種子展開2022年新一頁 台灣《種子曆》寓意「萌發奇蹟的無限可能」
一棵小小的種子,可以種出生機嗎?台灣設計工作室種籽設計 @7duitario ,就以種子為主題推出2022年手繪日曆-「種子曆」。
「種子曆」集結了365種台灣植物種子,包括可食植物、傳承文化的民族植物、永續生態的珍稀植物等……每天把日曆撕下時,可以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欣賞插畫及了解植物的特點、品種,說不定可以令你提起勁,展開新一天。
種籽設計自2018年起每年推出手繪日曆,以往主題有米曆、蕨曆、花曆等。每款設計都極具心思,而明年選用「種子」也有原因,「面向黑暗開出的芬芳裡,小小的種子們,正秘密醞釀一場全新的旅程,隨著生命之光的呼喚,萌發奇蹟的無限可能。」即使只是種子,也可以綻放強大生命力。這款日曆十分適合愛好植物的你收藏,也提醒自己要積極面對人生喔!
相關文章
【台灣菠蘿包】異鄉炮製無可取代的正宗港味 食客一咬即流淚 細記老闆:「唔喺香港,所有嘢都無得代替」
想念一個地方的時候,你會做甚麼? 這間位於台北松山區的港式麵包店,吸引了不少居台港人光顧。雅緻的店面,放了一個玻璃麵包櫃,一個個港式菠蘿包、叉燒餐包、曲奇皮蛋撻,是來自那距離一小時機程之地的美味,也是老闆本人的堅持與鄉愁。孤身一人到台灣發展的老闆細哥說,曾有年輕香港女生咬了一口他的雞尾包後,哭得不能自已。細哥看着也語塞了,才發現自己也難以形容這個感覺。 食物刺激味蕾,勾起腦海中名為思念的魔咒。閒來無事,想起香港的時候,細哥也會呷一口自己沖的港式奶茶,或是出去喝其他香港人店家的奶茶,「諗香港,當然係掛住嘢食啦。從細食到大,但依家無得食。唔喺香港,所有嘢都無得代替」,然後閉起雙眼,讓靈魂隨着回憶的味道飄回家鄉。 文、攝: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Owen @owen.ho.98 |移民之路 「我係一個普普通通嘅香港人,一個麵包佬。」47歲的細哥談起自己的本業,「麵包係我唯一嘅工作,我只係識做麵包。」 細哥年輕的時候,讀書不多,曾做過冷氣、印刷,但總覺得悶,一直想找一份有趣而又可以「做到60歲」的工作。於是,他在23歲的時候正式踏入飲食業。他第一間工作的麵包店,是在跑馬地的「君皇」,由學徒做起的細哥,從清潔、打餡、搓麵粉開始學起。其後,他又做過藍田「金雅」、女人街街口的翠華、尖沙嘴金巴利道的佳記,「做麵包飲食,今日呢度開工,聽日已經可能去過第二間」。然而諷刺的是,除了金雅之外,大部分他曾工作的地方都倒閉了。 飲食業是辛苦工、工時長,假期少,所以市場一直缺人,加上眼見香港營商環境越來越差,細哥不禁想:「移民係咪真係可以搵食?不如畀幾年時間自己,嘗試低啲嘅門檻,睇吓可唔可以生存?」最終,在2021年4月,COVID疫情還未完結的時候,細哥毅然決定自己一個先到台灣闖一闖。 |死做爛做 每日清晨4、5時,天還未亮,細哥便已起床,返回店鋪,開始「無嗰樣整嗰樣」——搓包、焗包、沖奶茶、「打餡」一腳踢,「香港人精神?死做爛做囉」。 剛去到台灣,一切從頭開始。尤其當時正值疫情時期,不少店鋪都關門。細哥單單是尋找舖位、處理裝修業務,便已處處碰釘。最後選擇落戶松山區,原因只有一個——「舒服」,「每個地方,要留低,就係要第一個感覺舒服」。細哥其後曾聘請一個台灣麵包師傅,跟了他一年多,最後還是離職了;現在則有個兼職妹妹負責收銀,「佢讀藝術嘅,仲會幫我畫吓黑板。」 「喺香港,你要買工具,或者螺絲,你都好容易搵到,例如出旺角已經會知道位置。但係台灣可以距離好遠」。細哥認為台灣的製包道具不太「順手」,簡單如蛋撻殼、掃雞蛋液的那個小掃子、爐布等,都總覺得有點分別。原來離開了香港,有些事便不再是那回事。 |追尋靈魂 香港是心之牽掛,香港食物或許便是那個救贖,「嚟到台灣,頭一年半年,有時候真係覺得,明明menu上3個字都識,但叫完食落肚,會覺得咩嚟㗎?點解落差咁大?」 港式麵包與台式的,差異在哪?細哥解釋,台灣烘培店多用牛油、鮮奶,口感「企身」,牛油味重,而香港麵包則追求「小麥嘅香味、豬油嘅軟熟」,也沒有「回溫」的文化,大多即買即食。而細哥則對於港式麵包,有着自己的一份堅持:「其實外面成班師傅嘅做法都差唔多,不過出到嚟嘅味道都係唔同,因為手勢唔同。」 「基本上好多嘢(港式食物)台灣都有,不過就算蛋撻都好,皮都總係差啲。我盡量想做到近似,唔可以叫100%,我都唔敢話自己正宗。」做一個菠蘿包,原材料主要其實就是糖、鹽、油、麵粉和「臭粉」。只要有一樣材料有些許分別,整個麵包出來的味道變會大大不同。例如台灣烘培店使用的豬油多是西班牙的,而香港多用荷蘭的,比較硬身,出來口感已經有別。細哥單單是適應用料的改變,重新調配食譜,便已經花了大量時間與心神,「個皮、麵團,合埋,先可以做到,食到嗰個所謂嘅靈魂」。 吃一口菠蘿油,總要搭配上一杯奶茶才對味吧。原來細哥在香港茶餐廳麵包部工作時候,並未沖過奶茶。計劃要到台灣發展後,他便找來一個在觀塘推車仔賣早餐的伯伯,每日早上5時多就過去邊看邊學。來到台灣後,他再自行摸索。現在細記的奶茶,茶香奶滑,與香港的已有八九分相似。偶爾大時大節,細哥更會提供「Special Menu」,賣叉燒、沙嗲牛麵、西多,農曆新年又營業至除夕,說是「怕留守台北嘅朋友空虛寂寞又捱餓」。不過熟客則反問:「確定不是老細本人空虛寂寞?」 |生活與生存 早些日子香港颱風連連,細哥看着Facebook的「關注組」,默默留意自己以前居住的屋邨最新情況。 談起家人,細哥才說,太太是反對自己移民的,「佢當然唔想,有邊個想離開屋企?而且親戚朋友全部喺香港,都係牽掛。」他形容,自己現在只是「生存」,「太太、個女就叫『生活』啦。不過,我覺得,可以嘅話,都想比佢哋一個好啲嘅環境。」 細記麵包的公司名稱是「芷君有限公司」,一問才知道這是細哥女兒的名字。細哥心裏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妻女都接來台灣,再把公司交給女兒。筆者問道:「女女鍾意整麵包?」「可能之後芷君公司有其他業務呢」,細哥腦海中此時,大概閃過了一陣期許、一份愛與盼望。 後記: 細哥的店面放了些許港星MIRROR及ERROR的應援物。細哥說,那是一些在台港人放的,他不太認得出現在流行的明星歌手,但覺得放在店面亦無大礙,所以一直保留。 在筆者完成訪問回港後幾日,翻開IG,突然發現MIRROR的Stanley 到台灣拍攝劇集時,也吃了細記的菠蘿包,並分享在IG story上。筆者不禁WhatsApp問細哥:「你有見到他嗎?」細哥緊張地傳來一張12子的合照,問道:「是哪一個?」 最後,細哥還是發現自己錯過了。細哥說:「唔同年代啦,如果係秋生,我一定認得。」 雖然機會渺茫,但都在此幫細哥tag一下秋生哥,假如有機會,邀請你到細記麵包一嚐!
【增添生活樂趣】 今餐食乜好?擲粒骰就知道! 日本設計「六麵骰子」幫你Mix & Match
疫情之下,香港人早已忘記去旅行的感覺,亦快要忘記堂食是如何一回事,只能天天困在家吃午餐肉公仔麵。日本新推出的一粒骰仔,或者能令你重拾進餐的樂趣! 預計在6月推出的趣味扭蛋「六麵骰子」,是每天給你靈感的好幫手。骰子總共有6顆,每面都印上不同食物的圖案或字詞,讓用家輕鬆靠幾粒骰決定今天吃甚麼。就算每天宅在家也不怕選擇困難症了,可以簡單決定每天的餐單了。 用家先以第一顆骰子決定吃什麼「麵」,其餘骰子則用作決定麵的配搭。例如第一顆骰子擲出蕎麥麵後,再決定配著雞蛋還是豆皮。不少網民都大讚設計實用,「糟了我很需要這組」。也有網民留言說六麵骰子對有選擇困難症的人十分有用,「天秤座都該入手一組」。不過暫時只推出了六麵骰子,未知道以後會否推出六飯骰子,甚至是其他類型的食品骰呢?
【期待發售】 香港年青設計師改造中餐具獲德國紅點獎 湯羹不接觸桌面 確保乾淨衛生
誰說讀設計一定沒前途?22歲香港設計師廖成鍇(Alvin)以餐具「原石」擊敗超過4,000個來自全球各地的設計,獲得德國紅點獎殊榮! Alvin的設計以人為本,以改善用家進餐體驗為焦點,並非只靠外表。他用了半年時間改造日常中式餐具,設計出可承托煎Pan及鑊的碗碟,令用家不需要倒菜時令手腕負重。另外,Alvin觀察到平時家人吃飯時,無處擺放湯匙,而放在桌子上又怕不衛生,他創造出不用接觸桌面的湯羹,解決不少人的用餐煩惱。設計是出自漂流在河面的樹葉,葉身重、葉面輕,令他想到用相似方式設計湯匙。 作品「原石」已獲國際肯定,獲得全球知名的2021紅點設計概念大獎最佳設計獎。作品與其他著名設計,如Sony Walkman 隨身聽、Fiskars 剪刀和Apple iPhone等一同在HKDI展覽紅點設計展展出。獲獎後,Alvin得到把「原石」量產的機會,但他卻放棄了,全因為未做到心目中的完美餐具:「這套餐具完成度未達100%,仍有許多改進空間。」也許是Alvin的堅持和細心,才令「原石」可以在多項設計中突圍而出吧!
【只要你唔尷尬,尷尬嘅就係人地】 日本「無用發明家」新搞作 鐵路手機掛鉤 車廂搖晃無有怕
說起無用發明,你會想起甚麼呢?是鰂魚涌的「不能避雨亭」,還是周星馳電影《國產凌凌柒》當中的太陽能電筒?日本有一位「無用發明家」就推出無用設計,用處不多,卻創意超班。 被稱為「無用發明家」的藤原麻里菜,最近又有新作-鐵路手機掛鉤。相信不少人也試過在搭公共交通工具時一邊玩手機,一邊要緊握扶手,令自己非常狼狽。有了這個小發明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了,以小小支架勾住扶手,掛鉤下方有位置放手機。用家便可以放心安全投入網絡世界,不論車廂頭搖又尾擺,你都可以安心自在地保持平衡。雖然藤原麻里菜的設計一般被視為多此一舉,但不少網民反而認為十分有用,更指對「矮仔」而言是福音般的輔助工具,而掛鉤可用作防禦工具,是否可行就見人見智了。 除了鐵路手機掛鉤外,她還發明了「眼鏡防滑鼻樑增高器」,用作防止眼鏡滑下,以及「專業用醫生字體」,方便病人解讀醫生的手寫字……藤原麻里菜曾經在訪問指出,自己平常思考的都是一些沒有結論、無意義而且不現實的事情。「這樣沒有用的事情讓我的人生多采多姿。」無用設計令她的人生充滿意義,誰還可以說她做的事情多此一舉呢!
【日本便當藝術】 日本建築設計師轉行整便當盒?! 住吉的長屋、金澤21世紀美術館成靈感來源
神乎其技的便當並非一眾媽媽專利,設計師也可以做出精彩的藝術便當盒。日本有四位熱愛建築的設計師,以知名地標為主題,設計三款建築便當。 令一眾建築迷眼前一亮的便當,是模仿當地三大建築地標:住吉的長屋、金澤21世紀美術館及由建築家藤本壯介設計的Tokyo Apartment。 設計師把便當盒分成不同格子,代表不同房間,每個便當的形狀及高度也不一樣,但卻一樣可以容納多個菜式。 以Tokyo Apartment便當為例,設計師是按建築物的比例製成飯盒,而每一格則放滿了不同國家的特色菜,展現日本的多元生活。而金澤21世紀美術館便當則相當吸睛,其圓盤設計可以放到多樣菜式,更有旋轉功能,有點像酒樓的圓盤。現實中,這個現代美術館曾獲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由日本建築師SANAA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圓形的配置是其特色。 看到這些設計得十分用心、精緻的便當,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細心及創意。不過,他們會把這些便當吃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