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Con2025】Hip Hop無界限 享受才是王道 Hip Hop王者Metro Boomin和ZICO的傳奇音樂故事
即使你不是Hip Hop音樂的粉絲,也很可能聽過Metro Boomin @metroboomin 和ZICO @woozico0914 的音樂。很多流行榜單上的大熱歌曲,都是出自他們手筆,大牌歌手都爭相和他們合作。究竟這兩位不過30出頭的Hip Hop發燒友,如何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音樂製作人? |Metro Boomin want some more Metro Boomin被評為最受歡迎的熱門歌曲製作人之一,多首嘻哈神曲都是出自他手筆,Future、 Drake、 Gucci Mane等大牌饒舌歌手,以至當紅流行歌手John Legend、The Weekend等,都曾與他合作。 「Metro Boomin want some more」是Metro Boomin的其中一個Beat Tag。這個隨口創作的Tag,相當符合他追求音樂的態度。他自幼喜歡Hip Hop音樂,13歲時媽媽送他電腦,他就上網自學音樂軟件製作音樂。他最初想做Rapper,但因為沒有錢買伴奏,於是自己動手做Beat,漸漸喜歡上音樂製作,每天放學後就躲在房間做音樂,翌日上學前繼續做,高中時他一日能做5個beat。做好的伴奏,他就用Email、Twitter廣傳給其他音樂人,在17歲時獲OJ Da Juiceman、Gucci Mane等Rapper賞識,邀請他合作。 為了前往Hip Hop之都亞特蘭大與不同歌手合作,Metro Boomin的母親每個月會開車8小時載他往返。他上大學後,讀了一個學期,因為分身不暇,決定輟學,全心投入音樂創作。當時年紀輕輕的他,已與不少知名Rapper合作,其中與Future合作的《Karate Chop》,更令他20歲就以製作人的身份,登上Billboard單曲榜。 Metro Boomin之所以成功,在於他重視創新與突破,「只有做出自己的風格,你才能成為傳奇。想成為傳奇,就要一心向前看。」在音樂路上,Metro 永遠都不滿足:「我需要更多。仍有很多可以做,上帝眷顧我有現在的成就,我很感激,但我絕對未滿足。」 |ZICO:盡情享受音樂更幸福 韓國音樂鬼才 ZICO 可說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Hip Hop與R&B音樂人之一,他近期與Jennie合作的新曲《SPOT!》,迅速登上了Billboard世界歌曲暢銷榜的榜首。歌手爭相與他合作,目前合作過的音樂人有RAIN、SUPER JUNIOR、IU等,他亦曾以南韓文化界代表出席南北韓高峰會,足證其影響力。 ZICO本來想做動畫師,去了日本學美術三年多,但後來有感學科只集中於鑽研技術,無法幫助他創作人物及故事。本來就喜歡Hip Hop的他,有天看到有同學在創作Rap詞,於是激發他也跑去買錄音軟件開始創作,改為透過音樂說故事。 在十多歲時,ZICO就已活躍於地下饒舌圈,後來被發掘簽約,2011年以男團Block B隊長身份出道,亦參與了團體許多歌曲的製作。雖然加入了偶像團體,但他亦未有放棄地下Rapper的身份,繼續創作喜歡的饒舌。ZICO憑自己的創作實力,反擊大眾對Idol Rapper的質疑。他在2014年展開SOLO活動,多首歌曲橫掃音樂榜單,被視為神曲製造機。他為其中一首大熱歌曲《Any
【彩虹物語】EP.2 彩虹下一起變老 以柴米油鹽譜寫一生耕耘——發興茂昌雜貨店
柴米油鹽醬醋茶——俗語中的開門七件事,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撐起了一代代人的日常起居。在那個連鎖超市尚未進場、外賣平台尚未興起的年代,家庭主婦們常做的,便是從雜貨店買一小袋米、搭兩條臘腸,加點冬菇回去燜雞,簡簡單單便是一餐。有時買的東西多了,老闆還會酌量給個折扣,送走因而喜上眉梢的顧客,也換來他們的下一次回頭。 從天花垂吊的燈泡,照亮分門別類裝在小膠箱中的貨品,上面一個個手寫牌子標示着貨品售價。燈光倒映在痕跡斑斑的瓷磚牆面上,連同門口掛着的十數條鹹魚、貨架上的本地品牌醬料、以膠桶充當的收銀機
【90後童年回憶】《小魔女DoReMi》教會我們 真誠和勇氣才是人間的魔法 「相信自己,魔法就會發生」
「比利卡比利那那,撲撲利那比比路多」,這句咒語有否勾起你的童年回憶?90後童年經典動畫《小魔女DoReMi》當年風靡一時,還記得小時候在家中一邊背誦咒語,一邊揮舞著魔法棒和變身轉換器,幻想自己是魔女。20多年過去,已經長大的你,在沒有魔法的現實世界,過得還好嗎? 《小魔女DoReMi》2000年代在香港播出,旋即成為小學生之間的風潮。這部作品的魅力,不僅來自夢幻繽紛的魔女裝和魔法道具,更在於小魔女們有笑有淚的成長故事。 每個人大概都曾對魔法有憧憬,因為人人內心都藏著願望,尤其對生活感到無力時,都希望魔法是確實存在。動畫講述主角DoReMi因為渴望擁有告白的勇氣,誤打誤撞闖入魔法堂,成為魔女見習生,與好友們一起在修練的過程中成長。在過程中,她們經歷了重重挑戰,包括要照顧剛出生的新任女王小花、解開魔法世界前任女王的心結等,同時亦要面對自己的成長難題。四季動畫的主題圍繞友情、親情、夢想、生死、離別等,雖然是兒童向動畫,但卻觸及了許多真實的社會議題,包括單親家庭、校園恐懼症等,都是現實中的兒童可能面對的處境。 在見習魔女的這段時間,小魔女們都成長了很多:冒失笨拙的DoReMi學會負起責任、懦弱膽小的初貴勇敢地表達了自己意願、自我中心的音符學會付出、愛子走出了家庭失和的陰影、桃子學懂接受別離。DoReMi雖然性格大頭蝦,卻有著善良的心,常常為身邊人無私的付出。最感人的一集,是在畢業典禮上,同學紛紛向DoReMi道謝,並不是因為DoReMi用魔法幫助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感受到DoReMi的善良。 在動畫的結尾,DoReMi等人歷盡艱辛,終於得到魔女資格時,卻決定放棄成為魔女。儘管成為魔女可以延長壽命,但她們卻希望繼續以人類身份生活,品嚐人間甘苦,與所愛的人一同老去。雖然魔法擁有神奇力量,但DoReMi她們在經歷這段成長旅程後,發現幫助她們克服人生難關的,其實並不是魔法,而是她們的真誠和勇氣。正如DoReMi所說:「就算不使用魔法,只要抱有夢想,總有一天都能實現的。」 那些年追《小魔女DoReMi》的我們都已經長大,知道世上無魔法。但動畫帶給我們的溫暖,依然如同魔法般,給我們力量。20周年紀念電影《尋找小魔女 Doremi》中,其中一句對白是「相信自己,魔法就會發生」。真誠和勇氣,才是世間的魔法。迷惘無力時,試試重新相信魔法吧。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小魔女DoReMi #90後 #童年回憶 #魔法 #DoReMi #初貴 #愛子 #音符 #桃子
【杜sir提你今日做得未夠好】杜琪峯火爆只因追求專業 從未滿足不停學習 「你好努力去做,有信念,就算終歸達成唔到,至少你對自己有交代。」
杜琪峯數年未有新作,近日有日媒報道,杜Sir將開拍一部圍繞香港黑幫的作品,影迷都翹首以待。杜琪峯出名敢言火爆,數年前他在節目《鏗鏘說》中展示自己辦公室中的一張橫幅,橫幅上的字被網民惡搞改為「做錯就屌」,在網上廣為流傳。(翻查才記起,原有的字其實是「止於至善」。)大家對杜Sir之所以有此印象,大概來自2013年一套有關他的紀錄片。片中他因為現場工作人員不專業的表現而爆粗怒罵,有些罵人語錄被網民cap圖引用,以至他的火爆形象深入民心。 杜Sir火爆,因為他認為每個崗位的人,都必須要專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對於自己,他亦同樣要求嚴厲。他是紅褲仔出身,由電視台PA做起,後來有機會執導電影,但初嘗導演滋味後,發現自己不懂電影,於是決心回到電視台,花了6年時間磨練,才重新踏入電影圈。他製作過過多部賣座電影,如《八星報喜》、《天若有情》和《十萬火急》等,商業上大獲成功。但他並不滿足於拍這些商業電影,認為自己只是作為技術人員,而並非電影的作者。他渴望拍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於是在1996年,與韋家輝等人組成銀河映像,製作了一系列極具個人風格電影,包括《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等,不少作品至今仍為影迷津津樂道。 銀河映像成立時,正值97金融風暴,香港電影市場陷入低潮,沒人願意投資。銀河映像也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期,幾乎連租也交不起。《鎗火》當年的製作資金只有250萬,遠低於當時一部電影的平均製作成本。但貧窮並沒有限制想像,為求慳錢,《鎗火》僅用了19天拍攝,成功用蔗渣價錢拍出燒鵝味道,還令杜Sir贏得金像獎最佳導演。 杜Sir不甘於複製成功方程式,每套電影他都作出新嘗試。例如《PTU》中,他花了很多心思營造強烈對比的燈光效果,將街道變成舞台,用燈光說故事;《大事件》開首6分多鐘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槍戰難度極高,無論是爆破效果、演員走位還是攝影舖軌,都必須精確無誤,但他成功做到,「如果我怕困難,可能有啲嘢就唔會出現。」 幾年前出現了一個名為「杜sir提你今日做得未夠好」的Facebook專頁,專門收集杜Sir的訪問金句或罵人語錄,追蹤人數也有不少。追求進步,是杜Sir的人生態度。他拍過無數賣座電影,三度贏得金像獎,更是首位在國際三大影展獲邀擔任主競賽評審的香港導演,早已上了神枱。但他在不少訪問中,仍經常把「Learn」字掛在口邊。在2013年的紀錄片中,當時已拿過金像獎的他,仍說自己「學緊拍電影」,說每套電影對他而言都是習作。每當有人問他最滿意自己哪部作品時,他都說:「冇部好!希望下一部。」 因為喜歡,永遠覺得做得未夠好,想追求更多,學習更多。電影是他的畢生所愛,「若然我可以繼續拍戲,拍到我拍不動為止,這個是我最好的收場。」杜Sir用他的電影人生,鼓吹大家浪漫地追求所愛,「你好努力去做,有信念,就算終歸達成唔到,至少你對自己有交代。」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努力的天才】「寫輪眼」森川葵 抱不服輸的心態 當天賦找對地方就可發光 「不要替自己設限,更不要決定自己的極限」
日本女星森川葵在綜藝節目上,憑藉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將各路大師苦練多年的技能,在短時間內極速解鎖,令她獲得「寫輪眼」、「宇智波葵」等稱號,亦因此在中港台等地聲名大噪。節目去年完結,網民笑稱達人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我們喜歡看森川葵挑戰大師,除了驚歎於她的學習能力外,某程度上也因為她證明了,很多看似難以達成的事,其實並非絕無可能。 今年29歲的森川葵,15歲以模特兒身份出道,之後進入演藝圈,曾在真人版電影《狂賭之淵》中飾演早乙女芽亞里。她最初加入綜藝節目《真假驗證中》主持班底時,本來是負責製造氣氛,讓達人展示技藝,凸顯他們的厲害。剛開始做主持時,森川葵常常為想不到好的講評而困擾,尤其當身旁的搞笑藝人都反應迅速、口才了得,她對於如何做好主持非常苦惱,渴望自己的講評能更有趣。 然而,當森川葵開始挑戰達人的技能時,她找到了屬於她的那條路。在達人展示自己苦練數個月甚至數年的招式後,森川葵只花了短短數小時,甚至一次就成功,令達人們驚訝不已。她在節目中挑戰過多種技能,包括劍玉、疊骰、花式搖搖、橡筋槍等。在某集挑戰片石時,她甚至超越了達人的最高紀錄;疊骰達人的其中一位,在看到她輕鬆挑戰成功後,決定引退。節目以外,她亦有好好利用自己的能力。在節目上接觸競技疊杯後,她曾代表日本國家隊參加「競技疊杯亞洲錦標賽」,取得團體女子組金牌、雙人女子組銀牌、個人女子組銅牌三項佳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有人慨嘆,森川葵證明了努力在天分面前不值一提。她驚人的學習能力,源於卓越的觀察力及專注力,確實並非人人做到。但森川葵的成功,不僅依賴天賦,亦需要不服輸的心態。節目的最後一集,森川葵再次挑戰兩個曾經失敗的技能,其中一個是將飛鏢投入直徑僅有2毫米的籃球氣孔,她投了足足895次才成功,即使手痛亦沒有放棄。她的確是天才,但也是個努力的天才,才能獲得這些成就。 森川葵雖有天賦,但也要遇到適合的地方,才能充份發揮。她在加入這檔綜藝節目之前,雖然有參與影視演出,但不算特別當紅。剛好遇上這檔節目,讓她驚人的學習天賦得以展現,亦讓她被更多人看見。我們也許沒有森川葵那樣的天賦,但只擁要有她那不服輸的心態,不斷嘗試和挑戰,總能在對的地方發光。正如森川葵所說:「不要替自己設限,更不要決定自己的極限,這是我最重視的事情。」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歡聲淚影的人生】楚原歷盡高山低谷笑看人生 「管它天下千萬事,閒來輕笑兩三聲」
殿堂級電影人楚原逝世三周年。猶記得他2018年在金像獎獲頒終身成就獎時的感言,字字珠璣,發人深省。他在台上的數分鐘,輕描淡寫地概括了自己高山低谷的一生,並分享感悟:「當你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能而悔恨,不為虛度年華而羞恥,咁你就可以好驕傲同自己講:你無負此生!」短短的睿智之言,充滿人生智慧。 年輕一輩對楚原的印象,可能來自舊港產片或TVB劇集。他晚年多做演員,是《真情》中的大馬拿督,也是張衛健版《西遊記》的如來佛祖。但演員只是他的其中一面,他還是個出產無數電影的導演,執導30多年,作品跨越粵語片、國語片到港產片三個時代,而且是香港武俠電影的開山鼻祖,無疑是香港電影史上的代表人物。 楚原父親是著名粵語片演員張活游,因為父親的影響,楚原對電影產生興趣,50年代中期投身粵語片製作,並迅速成名,執導過70多部粵語片。時代變遷,六十年代後期粵語片式微,他順應潮流轉拍國語片;後來加盟邵氏,其間爭取以粵語拍攝喜劇片《七十二家房客》,打破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亦促成粵語片的復甦,風光一時。 「人生大概都是失意倍多如意少。」楚原有此感悟,只因他經歷過轉瞬即逝的高峰。事業巔峰過後,他後來的幾部電影均票房慘淡,甚至曾經9個月沒戲拍。有次他想拍《天龍八部》,怎料開鏡前一日,被人撕去通告,禁止開拍,他還被奚落不懂電影藝術。曾經人人口中最幸福的導演,轉眼變成最難堪嘅導演。楚原深知,人生的順逆,從來無法掌控。 但也正如楚原所說,人生原來跟打麻雀一樣,有東南西北風,打到北風時又是另一個人生。後來楚原將古龍小說改編成《流星.蝴蝶.劍》及《天涯.明月.刀》等一系列武俠電影,大獲成功,掀起古龍武俠片熱潮,並令他成為香港武俠電影始祖。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楚原轉為自由身,拍了幾套電影,成績平平,決定不再執導,改為幕前演出。雖然他大多飾演甘草角色,但很有觀眾緣,角色深入民心。 楚原三年前病逝,享年87歲。楚原曾說,人生是歡聲和淚影交織而成:「任何人無論昨日幾風光、幾失意,聽日天光一樣要起身做返一個人,繼續生活下去,明天總比昨天好,呢個就係人生!」白首老人回顧人生,只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在盡頭回望,過往的得失成敗只如輕煙,不如笑看天下。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彩虹物語】EP.1 美夢終將逝去?走進彩虹漫畫世界 重溫一代代經典回憶
記得中學時期,最後一節課的鐘聲響起,便急不及待與同學一起亂收書包,朝着那間位在屋邨商場的漫畫店直奔。那時候的幸福是,走到書架前找到想借的漫畫──那還未變成太陽神的《海賊王》路飛、詭異恐怖的伊藤潤二、擁有演戲天賦的平凡女生成為職業演員的《玻璃面具》,兩手捧着5、6本漫畫回家,窩在梳化或床上享受每一頁天馬行空的刺激與快樂。 位於彩虹邨的「漫畫世界」,全盛時期藏書10萬多本,現收有5萬多本小說及漫畫,在20年間為師奶阿叔大人細路築起一個幻想樂園。看着藏書,說要哪本漫畫,便馬上能找出來的人體GPS老闆娘張太說:「就算《男兒當入樽》出咗咁耐,都仍然仲有人嚟搵,一代一代咁都想睇。」 隨住畢業長大,我們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中二病和勇氣,和漫畫店一樣,不知不覺變少又變少。「漫畫世界」即將隨彩虹邨清拆告別大家。雖然我們未必再每天到漫畫店報到,但那些角色、故事總會在心坎處佔有無可替代的位置。如果你想找回心中的小孩,就一起再翻開這本漫畫書吧! 文字:Yanto @yanto_924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設計: Owen @wai.ho.98 |夢回往昔 張氏夫婦本來於九龍城經營文具店,直至1992年,乘着當時日本漫畫大量湧入香港的勢頭,他們便決定將店舖轉型,開立第一間「漫畫世界」。「以前啲人呢,無論咩年齡層都有㗎,小朋友又有,做嘢、讀中學、退休嘅人都有。個個人都鍾意睇書㗎。」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人手一書亦是店內的日常風光。三十載以來,「漫畫世界」已累積過萬位會員,雖不是全都活躍至今,但仍有一群忠實書迷,對店內藏書有着非一般的執著。 隨着漫畫風潮持續,他們逐漸擴張至各個屋邨,於全港開設六、七間分店,後來卻又因商場迫遷,漫畫世界逐一崩塌。就在2015年新都城分店結業時,將軍澳讀者一片哀嚎,張氏夫婦便想:「不如我開部車、擺啲書入嚟,你喺車上租啦。」直至現在,為了一群支持他們超過十年的熟客們,張生仍會每星期將驅車遠征,將一本本他們的心頭好送進將軍澳,以供租借。而最後的一片「漫畫世界」樂園,最後輾轉落腳彩虹邨金漢樓,轉眼已近二十年光陰。 |舊夢不再 經營逾30年,時至今日,漫畫店依然因應顧客的需求,持續更新着當紅書目。從70年代劃時代的科幻之作的《銀河鐵道999》,到80年代熱血滿滿的《七龍珠》,到近年爆紅的治癒系《chiikawa》,這裏通通都有。眾多集數齊全的新系列乖乖躺在書架上,但很可惜的是,大部分還是無人問津,書套甚至已蒙上薄薄的灰。 本來彩虹邨一帶學校林立,漫畫店曾經也很受學生歡迎。「佢哋放學或者食lunch,都會過嚟打躉。」可惜數年前疫情爆發,學生們不再上學,這樣的光景便不復再。「以前無疫情前有嚟開嘅,呢幾年佢都已經畢業啦;新入學嘅佢又唔識呢啲,又唔敢入嚟。」自從斷層出現,店內學生的身影便近乎絕跡。 如今,就算偶爾有年輕人來訪,多數也是來找某某動漫的原著。例如《鬼滅之刃》、《藍色監獄》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嗰啲佢識嘅,但未必會同你租嚟睇,因為喺動畫度已經睇完啦,就算你有漫畫,佢都未必會租。」茫茫書海,終究還是難敵網絡深淵。「其實漫畫係有得做嘅,不過啲人轉曬做網上睇咁解。」 除了來自網絡動漫作品的競爭,他們面臨的考驗,還有實體書的重量、存放空間、來貨價錢、舖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