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ecial ACOOPick】大館SPOTLIGHT 2025
由裝置藝術到環境劇場,今年第五屆「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以四個打破常規的節目,讓觀眾以嶄新角度體驗這座百年古蹟。開幕作品《人類開箱》以紙箱裝置回應建築磚石;《ARIKA》融合當代舞與RAP,呈現前衛演出;《無限延展》邀三位青年編舞家探索身體與空間;壓軸作品《異步同曲》則透過環境劇場細味香港與澳門的歷史連結。
#裝置/#流動影像/#聲音
| 人類開箱
屢獲殊榮的媒體藝術家梁基爵(GayBird)領銜創作《人類開箱》,為「大館表演藝術季:SPOTLIGHT 2025」揭開序幕。作品巧妙運用大型紙箱裝置藝術呼應大館歷史建築的磚石元素,在賽馬會立方及洗衣場石階建構成一場全感式體驗。紙箱既象徵堆疊磚塊的穩定性,也代表著人體形態的流動性。觀眾將沉浸在裝置藝術、聲畫投影、虛擬遊戲與現場表演之中,展開對脆弱與穩定的深度探索。
日期:4月4日至6日;4月8日、10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至8時40分
地點:大館賽馬會立方及洗衣場石階
票價:$280
#當代舞/#RAP
|ARIKA
《ARIKA》有「之去向」、「起源」等的意思,是一場打破傳統藝術邊界的創新演出。前科西舞團舞者島地保武與RAPPER環ROY合作,透過現場即興表演,以流暢的舞姿與Hip Hop韻律交織,探討音樂、舞蹈與文字的根源及關係。
日期:4月4日至5日
時間:晚上6時至7時
地點: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當代舞/#探索
| 無限延展
來自香港及廣州的三位青年編舞家姜凱翎、黃寶娜、符彬靖,聯手打造體驗式當代舞蹈劇場。三人將大館F倉轉換成內在而私密的空間,通過現場表演、參與式展演及舞台裝置,探索身體與空間的關係。
作品包括三個短篇:《I Saw a Ping-Pong. I Crushed It. It Was an Egg.》探討個人與系統的關係、《Come closer, go deeper!》以伸展拉筋練習,探討女性身體經驗與被凝視的張力與感受,以及《無限快樂園》則探問「美」、「標準化」與「意義」的概念。
日期:4月11日
時間:晚上7時30分至9時
演後座談會:晚上9時至9時30分
日期:4月12日至13日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
演後座談會:下午4時至4時30分
地點:大館F倉展室
票價:$280
#歷史/#環境劇場
|異步同曲
「歷歷在目」團隊歷時四年打造的歷史環境劇場三部曲迎來終章。繼《牆邊練習曲》(2021)探索香港礦石史及《未境進行曲》(2023)探討移民與離散議題後,《異步同曲》聚焦香港與澳門的深厚關係。四位行者將帶領觀眾穿梭大館時空,以燈光、聲效、投影與現場表演,追溯兩座城市從沉睡港口到繁榮都市的交織命運。
日期:4月25日至26日;4月28日;5月1日至3日;5月5日;5月8日至10日;5月15日至17日
時間:晚上8時至9時30分
日期:4月27日;5月4日、11日
時間:晚上7時至8時30分
地點:大館F倉展室及監獄操場
票價:$280
了解更多活動詳情:https://www.art-mate.net/buy_ticket/82071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相關文章
【3月ACOOPICK】Art March注意!為你精選3月藝文活動:畢加索──與亞洲對話、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西九家FUN藝術節、Art Central 2025
「香港藝術三月(Art March HK)」作為亞洲年度藝術盛事,匯聚過百項國際及本地文化活動,展現香港作為亞洲藝壇中心的地位。本月,藝術氣息瀰漫全城:西九文化區迎來畢加索與亞洲的對話、香港故宮細味千年飲食文化、中環海濱舉行Art Central等。除此以外,我們還精選了本月精彩地區藝術展覽及文化節,處處展現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景觀。 #藝術 |畢加索──與亞洲對話 | 流動的盛宴——中國飲食文化 |西九家FUN藝術節 以上活動更多詳情及票價等資訊,請到西九文化區 / M+網站及社交平台查詢。 |Art Central 2025 |Collect Hong Kong 2025 |〈爸不得畫西營盤〉 #文化節 |2025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 重點活動: 水燈晚會:3月8至12日 晚上6時30分至9時30分(需預先網上登記免費祈福水燈) 神功戲:3月8至12日 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晚上6時45分至10時30分(部分場次需購票) 醒獅體驗班:3月8至10日 分3-12歲、13-18歲及18歲或以上組別(需預先網上報名) 報名連結及詳情請到 @alc_hscf2025 。 #電影 |《粗獷派建築師》(The Brutalist)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香港角落-馬路隨筆 EP3】告別連假的第一個工作週
一連五日的農曆連假完結,回歸office一星期,終於又到happy friday(´≖◞౪◟≖) 走過街頭,看見「見攰就唞」、「好好哭一場」的塗鴉,彷彿說出了每個打工仔的心聲。這一個星期的你,是否仍然掛念假期的快樂時光?早上的鬧鐘響起,還是想再睡睡。工作時,靈魂總會不自覺的神遊,想着下一個假期和旅行,但眼看工作可能已排山倒海的湧至。 但不要緊,樓梯的轉角還有一句提示:「攰唔攰都好,記得要抖下」,的確是慢慢來比較快。累了,就停下來唞唞,新一年就是要找到舒服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行。記得,日子總要過,不要忘了留一點力氣給人生,才可以走到更遠的未來。 新年快樂。 攝影:Hoiyan @seamouse_hoiyan、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Owen @wai.ho.9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二月精選活動】M+影像創作活動「前衛正!感知時間」、故宮文化博物館清代軍事文物展、走進嘉道理深度認識蛇的世界、谷埔聲色味之旅、本地紀錄片《木送》
香港處處有故事,讓我們透過展覽、電影和藝術,細味城市的每個角落。以下為你精選8個文化活動: #藝術/#對談/#放映/#表演 |M+「前衛正!感知時間」全日活動 以「時間」為題,探索當代流動影像創作。四位重量級藝術家:日本藝術家牧野貴、跨國藝術組織Raqs Media Collective、香港創作人黃榮法及台灣藝術家吳梓安,透過菲林、數碼放映及行為展演等多元媒介,探討時間既是創作主題又是表達媒介的特質。 全日活動設五場節目,包括藝術家分享及群眾討論,為即將於五月舉行的「亞洲前衛電影節」奠定創新基調。 日期:2月15日 時間:早上11時30分至晚上7時 地點:M+戲院1院 及 流動影像中心 #軍事/#歷史/#清代 |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修明武備──故宮博物院藏清代軍事文物」展覽凸顯滿族尚武精神,展出約190件珍貴文物,包括首期(即日至4月21日)限定展出的國寶「乾隆朝仿努爾哈赤御用盔」。展品涵蓋盔甲、弓箭、刀劍、馬具、繪畫等,全方位呈現清代軍事文化的輝煌成就。 日期:即日至2026年1月21日 (分四期) 地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廳4 時間:星期一、三、四、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8時;星期二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更多:www.hkpm.org.hk #香港生態/#香港文化 |「靈蛇有靠山:人予自然和諧」展覽及導賞活動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以六大主題展區,帶你走進蛇的世界。展覽設有巨型蛇棋、爬行動物觀賞台的盲摸箱和「蛇影尋踪」等互動展品,透過遊戲消除大眾對蛇的誤解。園區設「靈蛇郵記」集章活動及「百家蛇布」藝術裝置。 此外,展覽期間推出三個深度體驗活動:「蛇語山林半天導賞團」探索園區蛇類棲息地、「深入探訪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了解蛇類保育工作,以及「靈蛇有靠山|天然染布工作坊」。 日期:即日至3月3日(園區休息日除外)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地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更多:bit.ly/41WP1Ow |鄉郊豐年節:谷埔聲色味之旅 走進90年歷史的客家古村落谷埔,探索三個別具特色的藝術展覽: 1/「谷埔藝術展覽––看見」:沿1.4公里行人路設置20組藝術裝置,日夜呈現不同風貌。 日期:即日至2月16日 2/「回––谷埔走一回」攝影展:呈現昔日及現代谷埔的面貌 日期:即日至2月16日 3/《谷埔係間學校:管偉邦團隊展覽》:透過藝術家視角詮釋客家文化。 日期:即日至3月1日(逢星期五至日) 除此之外,遊人更可探訪具90多年歷史的李氏大宅,感受客家建築之美,以及參觀已成為三級歷史建築的啟才學校,細味昔日鄉村教育的點滴。 地點:沙頭角谷埔村 更多:www.kukpofestival.hk #光雕投影表演 |綻放大館2025 年度盛事以兩大燈光藝術照亮中環夜空:《字觀.花園》由本地新媒體藝術家洪強創作,在檢閱廣場將中國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綻放大館:光雕繪本》則展示23位學生藝術家,在 The Electric Canvas 及本地多媒體藝術家吳子昆專業指導下,創作的九個作品投影在監獄操場的歷史建築上,展現新一代創作者的無限可能。 《字觀.花園》 日期:即日至2月14日 時間:晚上6時30分、7時、7時30分、8時、8時30分及9時 地點:大館檢閱廣場 《綻放大館:光雕繪本》 日期:即日至2月14日 時間:晚上6時45分至9時30分 地點:大館監獄操場 #香港電影/#香港紀錄片 |本地紀錄片《木送》 導演韓潔瑤歷時五年,深入記錄香港「最後的鎅木廠」志記的故事。從戰後復甦到環保轉型,見證香港工業發展的變遷。影片不僅記錄工廠面對清拆的掙扎,更探討城市發展中「人」與「物」的價值。 日期及時間:2月15日下午3時10分 及 2月18日晚上7時45分 (設導演映後分享,深入探討香港工業保育議題) 地點:高先電影院 #演唱會 |Billy Choi《成就解鎖演唱會2025》 「人定勝天,要有魄力就要放低壓力再放肆發癲」,本地 Hip-hop 歌手Billy Choi(蔡承恩)首個個人演唱會即將登場!從《天水圍GangGang》到《Sorry呢度係香港》,再到近作《海連茶樓》,Billy 以直率真摯的歌詞 Rap 出香港年輕人的故事。 是次演唱會將以全新舞台設計,重溫 Billy 多首人氣作品,更會首唱多首新歌,並邀請神秘嘉賓同台演出。天水之子即將解鎖人生新篇章,邀請樂迷「肩並肩」見證這場突破與成長的演出! 日期:2025年3月15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8時 地點:旺角麥花臣場館 #了解自己 |《和自己的對話》筆記本 「自思」平台推出全新反思日記《和自己的對話》,為都市人提供一個靜心空間。筆記本透過特別設計的書寫框架,引導使用者思考個人目標和時間運用,培養自我分析能力。每頁都蘊含獨特的引導問題,幫助讀者在繁忙生活中找到方向。 了解更多:@selffish.mind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ACOOPICK】一月精選藝術文化活動:看舊物地圖、霓虹燈展覽、蒂達史雲頓影展
2025來到了!讓我們走進光影歲月,細味城市變遷;穿越街道小巷,聆聽人文故事。ACOO為你精選文化活動及電影推介,邀請你一同發掘香港獨特的面貌。 #活動及展覽: |《Lost & Collected - 香港地圖。舊物》 這次展覽展出逾50張珍貴的舊地圖和街道圖,包括震撼呈現的20尺打印的1958年香港市區全圖、1958 - 1959年的石屋賣買合約等。從地圖紋理間,你能窺見香港從寧靜漁港蛻變為國際大都會的故事,一同走進這場穿越時空的視覺之旅。 日期:即日 至2025年1月19日(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2:00-19:00(需到 @artellex.hk 內的連結預約) 地點:九龍長沙灣長順街1-3號新昌工業大廈2樓204A室 |中電鐘樓文化館「光.感發現」展覽 這個匯集歷史與藝術的主題展覽活動,為你呈現三組別具意義的霓虹裝置:昔日太子區「冰廳」的招牌重現江湖,訴說著香港茶餐廳文化;參照70年代全球最大的霓虹招牌「樂」字,以新舊光管重塑輝煌;還有結合書法藝術的創新「中華電力」霓虹設計。活動更設有「漫步加山」導賞團和懷舊座枱燈工作坊,公眾亦可於2月16日前參加館內的「尋找光.感小挑戰」活動,只需完成指定任務,即有機會獲得萬字夾套裝。 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3月16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一、四休館) 地點:九龍亞皆老街中電鐘樓文化館 費用:免費(部分活動需在 https://www.clpulse.com/ 預約) |明愛風信子行動《你看見媽?》服務回顧展 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媽媽,面對社會目光,她們如何在青春與母職之間找到平衡?明愛風信子行動自2007年開始,致力服務香港的年輕媽媽及其家庭,並將於1月中舉辦成果展覽。這個展覽不只是一場回顧,更是一個傾聽、理解和支持的平台。真人對談環節更能讓你近距離認識這群勇敢的年輕媽媽,聆聽她們不為人知的故事。 日期:2025年1月18-19日(六、日) 時間:14:00-18:00(指定時間會有真人對談環節,詳細時間可參考以下的網上報名表格連結) 地點:深水埗獵人書店(深水埗基隆街110號地舖)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byzRveUxJm4MfPb58 |《彩虹邨的啟示:重新定義舊區重建的公式》 彩虹邨即將面臨清拆,在大家心目中,這些舊區有甚麼意義?是次研討會邀請了研究現代建築的學者Alex、Juliana與城市研究者劍青,將以彩虹邨為起點,探討香港目前需要的舊區重建方向與政策;在思考如何將「保育」融入舊區重建的框架的同時,亦希望為未來十年陸續老化的公共屋邨構想一個可參考的藍圖。 日期:2025年1月11日(星期六) 時間:16:30-18:00 地點:佐敦本研工作室(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7樓) 名額:100人 費用:免費 報名:到 @ kongcept852 連結 #電影 / #放映: |「蒂達史雲頓:世界流轉」 蒂達史雲頓是當代最具實驗精神的演員,以獨特的中性氣質征服影壇四十載。從實驗電影到奧斯卡大作,蒂達史雲頓不斷挑戰演技極限,為觀眾呈現一個又一個難忘角色。M+精選五部代表作,帶領觀眾重溫這位「銀幕變色龍」的演藝生涯——從性別流動的《奧蘭多》到末世寓言的《永生情人》,見證她如何打破常規,在每個角色中注入獨特靈魂。 日期:2025年1月 (詳細場次請參考官網) 地點:M+電影院 網址:www.mplus.org.hk/cinema |《曾經擁有》 港產片「影癡」吳少金(姜皓文飾),經常現身各種拍攝場合和首映,對香港電影瞭如指掌。古靈精怪的吳少金被真人騷節目監製細薑(廖子妤飾)鎖定目標,懷疑他正是令電影公司聞風喪膽的尖酸刻薄影評人。細薑假扮朋友接近吳少金和他的家人,卻慢慢發現他的秘密和辛酸……這部2017年拍攝的作品,彷彿一顆被埋藏的時光膠囊,裡面封存著對香港電影的熱愛與期待。 日期:1月11日上映 |《十方之地》 在紅磡這片土地上,高樓大廈的陰影下藏著無數市井故事。導演黃肇邦用六年時間,以純觀察手法拍攝這裡的日常百態:善信在觀音廟前祈求發達,拾荒者在街頭巷尾拾紙皮度日,小販在天光墟中變賣富人遺棄的物品。在城市發展與重建的洪流下,紅磡舊區正經歷著緩慢而確實的改變。這部作品不僅是一次社會觀察,更是對香港基層生活的深刻紀錄。 |《香港四徑大步走》 298公里,72小時,四大遠足徑。這不僅是一場體能的較量,更是意志的挑戰。《香港四徑大步走》記錄了近年其中一場「香港四徑超級挑戰」賽事,參加者來自不同國藉和背景,有山界長勝將軍、有精心計算的專才型跑手、也有負傷上陣的挑戰者,在這片城市叢林中,有人選擇走出舒適圈,在山與海之間尋找自我。透過紀錄片,見證各路跑手如何突破極限,創造不可能。人生,本就該有一次瘋狂的挑戰,你準備好了嗎?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香港角落】你不知道的赤柱:美利樓、千年古井、八間屋
在銅鑼灣出發,坐上小巴或巴士,就可以直達赤柱。說起赤柱,其實也算得上是香港其中一個世外桃源的存在。在彎曲蜿蜓的小路,樹冠下的綠蔭、某一個角度突然能遠眺廣闊的海,加上略快的車速,一切的一切加總起來,就是出發去旅行的期待感! 到站了,你以為這裏只有打卡漂亮的美利樓嗎?這次「香港角落」可是超級歷史之旅,有少量恐怖元素、一點點鄉村情壞。準備好了嗎? |砍掉重練的美利樓2.0 走進美利樓,只餘下一間尚在營業的店舖,其他商戶都已離開,導致二樓暫時關閉。正因為此,美利樓暫時退去人潮,多了一份平靜,有點像拼搏了一生的老伯,終於能停下來享受歲月靜好。而這時間逛美利樓,也多了一些空間,更有機會仔細的看清楚它的一磚一瓦,聆聽屬於它的故事 ——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原址於花園道1號(即今天中銀大廈所在地)的美利樓建於1846年。那時候,香港開埠及成為英國殖民地約5年時間,時任軍械局長George Murray(佐治.美利)負責處理這段時期的英國軍事工程。他於美利樓建成那年逝世,所以那時中環一帶有不少軍事設施,也是以他來命名,如軍營美利兵房,以及其軍官宿舍美利樓。 直至日治時期,美利樓成為日本皇軍憲兵總部,設有囚室及刑場,不少疑犯在此被嚴刑拷問,估計約有4000人命喪於此地。有人說,醫院之外,美利樓應是當時香港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重光後,美利樓成為政府部門的辦公室,但鬧鬼傳聞甚囂塵上,不少公務員稱看到「無頭鬼」、無人的辦公室卻有打字機的聲音,最後港英政府只好請來高僧處理。 經歷紛紛擾擾,美利樓最終仍避不過被拆卸的命運。幸運一點的是,分拆保留了3000件建築材料,全都記上編號,後來再於赤柱重組。不過有趣的是,美利樓2.0就像一個老香港同樂會,把不同時期、地區的香港湊在一起:因為重建時煙卥遺失,所以現時的是取用高街精神病院的煙卥,聽起來這個組合好像為恐怖程度錦上添花。之外,美利樓外近卜公碼頭的旗桿,則來自二戰時添馬艦海軍基地。最後,還有幾枝「同昌大柙」石柱,均來自各區重建時被清拆留下的組件。 |千年古井 在美利樓旁邊,有一個公園能通往一個「千年古井」,沿路還能看見「小心野豬及蛇」的注意路牌,平添了一分冒險的感覺。不過時而世易,今天香港的野豬已被大量「人道處理」,所以或許在山林中設置「小心人類」的提示,可能會更貼心(?)繼續向前走,不用10分鐘的路程,沒太多的斜路和樓梯,便找到了北帝古廟旁和千年古井。雖然不是宏偉的大廟,但建於礁石上和面向大海,而且廟內主要靠自然光照明,古樸感覺悠然而至,更有一種回到外婆家的感覺。 雖然關於這個小景點的歷史略有爭議,不過只是看看海景,感受海風,聽海浪聲,也很值得。 |八間屋 沿路折返走過大街,穿過市集,再步行些許路就能到達位於赤柱灣東岸沙灘的「八間屋」,統一的紅磚牆、灰色的瓦片屋頂,還有髹上綠色的木門和窗,存在於充滿異國風情的赤柱,這樣的客家式建築更是別具特色。而之所以得名,非常直白地因為它們是八間相連的排屋。 1930年代,在香港保衛戰前夕,政府要收地興建赤柱軍營和黃麻角炮台,所以居住在該地的黃麻角村八個村民家庭需要搬離,而八間屋就是政府為他們準備的新家。時至今日,八間屋雖然已被評級二級及三級歷史建築,而這裏仍住着居民。 八間屋的家門外,長了數棵粗壯大樹,再走前幾步,已是沙灘和大海。到訪那天,就看到居民坐在門外的膠椅上閉目歇息,感覺悠閒舒適。不過這麼近海,颱風來襲時,難道海浪不會湧到家中嗎? |一步一腳印 其實這次赤柱之行,本來是為了美利樓,卻走着走着發現了更多有趣的地方。有時候,認識一座城市的方法,可以把雙腳當作是搜尋引擎,就隨心所欲的走,就會發現到意外驚喜。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ACOOPick】「心浪潮2.0:觀塘有樂」紀錄片登場!見證一道道浪潮激起了這片幸福海
在觀塘的大街小巷,有一群年輕人在心底正靜靜醞釀著不一樣的浪潮。他們不甘於被定型,在工廈之間走走停停;不願錯過每個與街坊交心的機會,在海濱旁細聽故事。因為他們相信,文創的溫度,能軟化這片工業區的剛硬輪廓。 ck 由SVhk主辦、SONOVA策動,並獲香港公益金支持的「心浪潮2.0:觀塘有樂」,帶領十八位年輕人,九間小店,造就無數個暖心時刻。這半年,他們不只是在打工,而是在編織一張由創意連結的社區網——有人用相機定格觀塘的變遷、有人用畫筆勾勒街坊的笑靨、有人用創意編織一個個社區故事。現在,他們的故事被攝成一條20分鐘的紀錄片。讓我們看看,當青春與熱情、文創與社區相遇,會激盪出怎樣的浪潮? 立即觀看《心浪潮:觀塘有樂》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hSHSmVdRUM 了解更多青年創意計劃:@creativebeings.hk -------------------- In ACOO, you can discover a dynamic lifestyle in #ACOOPick. #心浪潮 #觀塘 #SVhk #SONOVA #文創 #香港文創 #社會創新 #策展 #攝影 #藝術活動 #地方書寫 #地方營造 #香港好去處 #觀塘海濱 @kadeyjadey @wavemusicstudiohk @mellowoutzzzz @onebookhalf_gender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