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彩虹物語】EP.1 美夢終將逝去?走進彩虹漫畫世界 重溫一代代經典回憶

記得中學時期,最後一節課的鐘聲響起,便急不及待與同學一起亂收書包,朝着那間位在屋邨商場的漫畫店直奔。那時候的幸福是,走到書架前找到想借的漫畫──那還未變成太陽神的《海賊王》路飛、詭異恐怖的伊藤潤二、擁有演戲天賦的平凡女生成為職業演員的《玻璃面具》,兩手捧着5、6本漫畫回家,窩在梳化或床上享受每一頁天馬行空的刺激與快樂。

位於彩虹邨的「漫畫世界」,全盛時期藏書10萬多本,現收有5萬多本小說及漫畫,在20年間為師奶阿叔大人細路築起一個幻想樂園。看着藏書,說要哪本漫畫,便馬上能找出來的人體GPS老闆娘張太說:「就算《男兒當入樽》出咗咁耐,都仍然仲有人嚟搵,一代一代咁都想睇。」

隨住畢業長大,我們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中二病和勇氣,和漫畫店一樣,不知不覺變少又變少。「漫畫世界」即將隨彩虹邨清拆告別大家。雖然我們未必再每天到漫畫店報到,但那些角色、故事總會在心坎處佔有無可替代的位置。如果你想找回心中的小孩,就一起再翻開這本漫畫書吧!

文字:Yanto @yanto_924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設計: Owen @wai.ho.98

|夢回往昔

張氏夫婦本來於九龍城經營文具店,直至1992年,乘着當時日本漫畫大量湧入香港的勢頭,他們便決定將店舖轉型,開立第一間「漫畫世界」。「以前啲人呢,無論咩年齡層都有㗎,小朋友又有,做嘢、讀中學、退休嘅人都有。個個人都鍾意睇書㗎。」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人手一書亦是店內的日常風光。三十載以來,「漫畫世界」已累積過萬位會員,雖不是全都活躍至今,但仍有一群忠實書迷,對店內藏書有着非一般的執著。

隨着漫畫風潮持續,他們逐漸擴張至各個屋邨,於全港開設六、七間分店,後來卻又因商場迫遷,漫畫世界逐一崩塌。就在2015年新都城分店結業時,將軍澳讀者一片哀嚎,張氏夫婦便想:「不如我開部車、擺啲書入嚟,你喺車上租啦。」直至現在,為了一群支持他們超過十年的熟客們,張生仍會每星期將驅車遠征,將一本本他們的心頭好送進將軍澳,以供租借。而最後的一片「漫畫世界」樂園,最後輾轉落腳彩虹邨金漢樓,轉眼已近二十年光陰。

|舊夢不再

經營逾30年,時至今日,漫畫店依然因應顧客的需求,持續更新着當紅書目。從70年代劃時代的科幻之作的《銀河鐵道999》,到80年代熱血滿滿的《七龍珠》,到近年爆紅的治癒系《chiikawa》,這裏通通都有。眾多集數齊全的新系列乖乖躺在書架上,但很可惜的是,大部分還是無人問津,書套甚至已蒙上薄薄的灰。

本來彩虹邨一帶學校林立,漫畫店曾經也很受學生歡迎。「佢哋放學或者食lunch,都會過嚟打躉。」可惜數年前疫情爆發,學生們不再上學,這樣的光景便不復再。「以前無疫情前有嚟開嘅,呢幾年佢都已經畢業啦;新入學嘅佢又唔識呢啲,又唔敢入嚟。」自從斷層出現,店內學生的身影便近乎絕跡。

如今,就算偶爾有年輕人來訪,多數也是來找某某動漫的原著。例如《鬼滅之刃》、《藍色監獄》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嗰啲佢識嘅,但未必會同你租嚟睇,因為喺動畫度已經睇完啦,就算你有漫畫,佢都未必會租。」茫茫書海,終究還是難敵網絡深淵。「其實漫畫係有得做嘅,不過啲人轉曬做網上睇咁解。」

除了來自網絡動漫作品的競爭,他們面臨的考驗,還有實體書的重量、存放空間、來貨價錢、舖租……等等。店內藏書要持續推陳出新,被淘汰的舊書,大多只能變作一斤斤廢紙被送去回收。處理舊貨費時又費力,添置新書則費錢又費神。「(一本單行本)由$25、$28升到 $37、$38、$45、$47、$50,咁我無可能仲用以前個租金租出去㗎嘛。」但多年以來,每本漫畫的租金也只是上調過$1,至今仍維持在$5一本。「其實係追唔到㗎……但你又唔可以太貴,太貴佢哋就索性唔租。」夫妻倆無奈嘆道。

|夢醒時分

店舖的經營越發困難,適逢彩虹邨又即將面臨重建,金漢樓屬第一期清拆範圍,「漫畫世界」最遲於2029年4月便要遷出。大局已定,夫婦倆亦打算順勢將漫畫店結業。「可能呢個時間啱啱好,反而我唔使諗(幾時唔做)。」現在,他們已開始慢慢清理存貨,一眾舊客得悉愛店即將結業,亦紛紛預留想要收藏的系列。《JoJo的奇妙冒險》第一至第九部、《男兒當入樽》等熱門系列,皆已全數有人預訂接收。

不過,對於實際離場的時機,夫婦倆則未有確切打算。「因為無租約限住,我哋清完自己決定幾時走都可以。」雖稍有不捨,但為店舖勞碌半生,二人也覺得是時候離場。「聚有時,散亦有時囉。」對於結業老店,此句似乎已是老生常談,只是擁有此規模的漫畫店,於香港已是碩果僅存。當屬於漫畫的空間不斷收窄,曾屬於一代人的美夢,會就此被時代淘汰嗎?

店門開啟,一位女士拖着小車進來,從書架上捧下十幾本小說,交至櫃檯。她邊等候租書,邊與張生張太熱切分享着其他漫畫店的情報。從天水圍到深水埗的漫畫店,住在青衣的她竟都是會員。「而家好少呢啲喇,咪慢慢搵囉。」説罷,她便拉着小車,滿載而去。

也許足夠熱愛的話,答案從來便自在人心。

——————–
In ACOO, you can see #ACOO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