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永遠的女王】 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開明勇敢有擔當 相信自己的力量 你也能做自己的定海神針

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逝世兩年多,今天是她的99歲誔辰。她在位時間長達70年,是英國歷任君主之中最長,見證了整個世界的變遷,是一個時代的象徵。女王逝世時,各地人民傷感哀悼;政治人物不論立場黨派,均對她有正面評價。女王之所以受到人民的景仰和愛戴,並非因為她的身份,而是在於她勇敢有擔當的作風,以及開明親民的態度,這亦令她成為穩定民心的精神領袖。

伊莉莎白二世成為女王,是命運巧妙的安排。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繼位後,因為欲娶離婚兩次的美國名媛遭到反對,自願捨棄王位,於是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便意外地繼承了王位,而當時10歲的伊莉莎白二世則順理成章地,成為第一順位的王位繼承人。

女王自小就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感,亦不怕挑戰。二戰時期,國王喬治六世拒絕到加拿大避難,一家留在英國坐鎮,13歲的伊莉莎白二世還發表廣播演說,為離鄉避難的兒童打氣。18歲時,還是公主的她說服父親,讓她到英軍後勤部隊服役。她擔任過軍隊救護車司機,亦受過維修汽車訓練,為王室第一個全職加入軍隊的女性成員。

尚未成為英女王的伊莉莎白二世,在她21歲時曾發表著名演說:「我終其一生,不論長短,都會為我的國家、子民與大英國協奉獻。」她用一生兌現了這個承諾。喬治六世上任15年後逝世,年僅25歲的伊莉莎白二世隨即登基。那時正值二戰後英國國力衰退,殖民地要求獨立,大英帝國逐漸崩解,民眾亦質疑王室的存在。女王多年來造訪多個大英國協國家,以維繫關係;又改革王室,將君主制現代化,順應社會變化。

在任期間,女王面對過不少挑戰。王室曾捲入多次爭議,如戴妃的悲劇、王室成員的醜聞等,令王室形象受損。女王本人也曾被批評,例如非洲有聲音指,她從未就英國殖民歷史中的罪責道歉,包括對原住民的暴行、掠奪文物和資源、奴隸制的壓迫等,亦有人在女王逝世後,要求英國歸還女王權杖上的鑽石。身為女王,背負著沉重的責任與歷史包袱,亦是讓她的職責尤為艱鉅的原因,需要非凡的智慧應對。

雖然女王身份尊貴,但卻十分幽默玩得,曾在登基70周年影片中,與柏靈頓熊一起喝下午茶;又在倫敦奧運的開幕儀式短片中,與Daniel Craig飾演的007合作演出,令人驚喜。更重要的是她的開明,敢於改變,包括曾在2013年修正英國王位繼承法,讓男性和女性都能擁有平等的繼承權,打破男性優先繼承王位的傳統。女王在任超過70年,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她沒有固步自封,願意聆聽,更願意作出改變,令她成為受人愛戴的領袖。

女王雖無實權,但卻發揮著穩定民心的重心作用。每當時勢困難時,她總會陪伴著大眾,例如在疫情嚴峻期間,她發表特別演說鼓勵大家團結面對,對民眾來說是種精神慰藉。女王對英國民眾而言猶如強大的定海神針,雖然她已殞落,但她向我們示範了,遇到困境時,只要相信自己,勇敢挑戰,終有一日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定海神針。

*所有前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引述說話,均由英文意譯成中文。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