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角落】攝影師董正綱 用雙重曝光、故意模糊 建構你未見過的香港月亮
偶爾抬起頭來,還好有顆月亮可賞。
擁有建築師背景的攝影師董正綱 (Jeff Tung) ,有次在工地拍攝工地工程時,偶然發現在黑白效果下的工地照片很特別:「工地通常沒有明亮的燈光,但陽光強烈時,室內外有明顯光線對比,用黑白效果可以強調這種明暗對比。」由這次偶然發現開始,他便開始走上攝影的旅程。Jeff深受已出家的前攝影師常霖法師一句「攝影的重點在於看不見的部分」啟蒙,希望透過嶄新視角,讓大家重新發現生活裏常被忽略的事物。
這次Jeff在中環NUOVO舉辦攝影展,作品透過探索多種雙重曝光技術、「故意模糊」和「刻意移動相機」,捕捉圓月及香港的不同光線。他作品呈現不同的建築物在空間裏互動的張力;而交叉相疊的建築物,構成一幅又一幅的剪影或幾何拼貼圖,將月亮與城市景觀和建築形態微妙結合,構成一幀幀美術攝影。
在這個千篇一律的城市,讓他以月亮向你訴說故事。
《Sinfonia Lunare》攝影展
展覽地點: NUOVO(G03, 中環皇后大道中9號)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5月17日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六:早上10時30分至下午6時30分
- 星期日(要預約):下午2時至6時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相關文章
【#香港角落】傾聽香港拾荒者的故事
在某一個日常的上午,當我們匆匆忙忙穿梭於都市中,趕去上班、見客,在街上的拾荒者們,也提着緩慢的步調,為自己的生計努力打拼。 平日,你未必仔細觀察、留意到他們,或者被刻板印象影響,覺得她們就只是和「窮」劃上等號。但其實每一位拾荒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都有一個留在街上的原因。 你願意了解和體驗拾荒者的生活嗎? (展覽星期日完結,有興趣記得親身去一趟JCCAC!) 「拾回尊嚴」- 照顧我們生活的拾荒者彎腰體驗攝影展 日期:4月6日- 4月21日 時間:早上10:00–20:00 地點:JCCAC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中庭 圖片由拾平台提供。(攝影師:何家豪)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垃圾徵費 #垃圾 #環保 #回收 #拾荒者 #重用 #發泡膠 #紙皮 #拾平台 #堆填區 #廢物
【#香港角落|2024金像獎系列】讓你撿起回憶碎片的那些電影場景
看電影就如同遊歷一次別人的人生,或者會讓你感同身受,有揪心之痛;也或許會讓你想起某段往事,陷入記憶的漩渦。 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明天舉行。本屆的入圍電影,有改編自真實事件、有啟發自導演自身經歷的人物故事、也有原創劇本。無論創作背景是甚麼,相信都能喚起觀眾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回憶片段。以下哪一套入圍電影,最能攝住你的魂魄,讓你久久未能忘懷? 是,那個盲目向着夢想奔赴的《填詞L》? 是,描繪着美麗新世界的《七月返歸》? 是,被擁在懷中的那本《年少日記》? 是,兩個偵查記者衝上天台,目睹真相的一剎的那個《白日之下》?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Mak @iunyi_、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承蒙聖士提反書院惠允拍攝)
【香港角落】維港上的天星小輪
在尖沙咀過海最快的方法,不是地鐵,不是巴士,絕對是天星小輪,沒有之一。 漆上了小輪標誌綠的尖沙咀碼頭,左邊去灣仔,右邊往中環。踏上樓梯,有點類近舊式唐樓設計的窗花,在候船間,嗅着海風鹹鹹的味道,聽着海浪拍打着岸邊的聲音,腦袋放空,不久船就到了。 |天星小輪「綠」 有想過,碼頭和小輪都塗上白色和綠色的原因嗎? 小輪歷史悠久,它早於1898年開始提供服務,曾經歷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期間,這個往返香港島和九龍的交通工具亦大受影響,停航了三年零八個月,炮彈煙硝不斷,多艘船隻被日軍擊沉或意外沉沒,包括電星號、北星號、天星號、午星號及夜星號。停戰後,剩下大量戰爭期間常用的綠色油漆,政府於是以較便宜的價錢出售,小輪和電車叮叮的標誌顏色,就是這樣來的。 |上層、下層? 你試過明明想坐下層,卻老是坐到上層,而且找不到路往向下層嗎?加上,天星小輪的上下兩層是不設供乘客使用的樓梯,所以無法上船後再逆轉位置。然而,這並不是你的錯 —— 中環-尖沙咀航線的下層路線應不難找,倒是灣仔-尖沙咀航線的下層總是看到上不到,就像是結界一樣神秘,原因是這條航線的下層是不接載乘客的,所以想體驗坐下層更接近維港,就別挑這航線了。 只隔了一層,風光已不盡相同。上層能欣賞更廣更闊的維港風光;下層則能嗅着混合了海水鹹和柴油的味道,近距離觀察水手拋纜和解纜,也是另一種體驗。 天星小輪,對於每一代香港人也有不同的意義。過往,它是草根階層的便宜交通工具;現在,則是人們慢活,停下來好好歇息的空間。 想念香港?快點上船,在維港上搖曳,欣賞稍縱即逝的風景,感受這座城市吧。 攝影、設計: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城市古蹟的保育與活化:前賈梅士學校
在佐敦的鬧市與民居之中,竟然有一座黃澄澄的殖民地式別墅,顯得異常醒目。你認識他嗎?他就是已經122歲的二級歷史建築「前賈梅士學校」,用途歷經變遷,今天就搖身一變,成為香港話劇團教育中心,以推廣戲劇藝術為工作核心。替古蹟復修時,香港話劇團與項目建築顧問葉頌文博士花了不少心思,把這個年過百歲的老公公變得時髦起來。 這項活化工程由發展局全額資助,香港話劇團將這座建築物注入新生命,教育中心主要用作推廣戲劇教育,開辦幼兒、兒童、成人戲劇課程及不同的戲劇體驗活動。今日,大家就跟着《香港角落》,率先來一趟穿梭時空之旅。 |香港話劇團教育中心三大活化之最:1. 熱情的黃色 1954年,賈梅士學校的成立為葡僑兒童和多個種族的兒童提供幼稚園至小學教育,而校名也是以葡萄牙詩人賈梅士名命,所以校舍採用葡萄牙的象徵顏色——既明亮,飽和度又高的黃色。不過使用多年後,飽受風霜洗禮才慢慢褪變至淡黃色。 現在,香港話劇團入主,建築師讓這座空置了12年的老建築,重新塗上葡萄牙黃,正式啟用後,加上戲劇師生對舞台的熱情,充滿了久違的活力。 |香港話劇團教育中心三大活化之最:2. 原汁原味的保留 若果留下的只有一層外殼,內裏卻是翻天覆地的改動,那便宛如失去了其靈魂。但百年建築,即使有心保留,很多地方並不乎合現有建築條例,想把文物留得住?就要花點心思了! 眼前的廁所門,原來是舊校舍課室的門:「呢啲門好靚,依家係搵唔到師傅做得返呢啲技術。」葉頌文博士想到,做班房門不符合現有消防條例?那就換個新用途吧!「(門)以前都係呢度一份子,你諗下如果我哋唔用佢,佢去邊?堆填區。我哋繼續用佢,佢哋都延續喺呢度嘅生命。」 根據定義特徵元素(character defining element),保育和活化非常重視建築的歷史意義元素,而校舍的樓梯便是其一。為了盡量把值得保留的元素不受破壞、原汁原味的留下,又要切合現今規例,葉頌文博士選擇加建可拆卸的黑色扶手,「將來條例可能修整嘅時候,呢啲加建都可以拎走。」 |香港話劇團教育中心三大活化之最:3. 天窗和電梯 所謂活化,除了保留具歷史價值的元素,還要加添合適的新設施,迎合時代需要。香港話劇團接手前賈梅士學校時,做過建築歷史研究,發現天台大概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損毀,導致漏水。故此,他們決定在活化中加入新巧思,將天台改建為天窗。建築師還特地選用環保物料,又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自然光更明亮整個空間,帶來朝氣。 「前賈梅士學校」得以成功活化,也多得各方努力。為達致無障礙環境,古蹟需要增建兩部電梯,但屬意安裝的位置,卻在鄰近私人屋苑嘉文花園的土地範圍。幸得屋苑業主體諒,容許電梯興建在最好的位置,葉頌文博士形容工程充滿難度:「技術上嚟講,十分之困難,(好似幫)一個120歲嘅老人家換心。」 一個城市的舊建築,承載着變遷、歷史和故事。香港的歷史建築不少,但在急速的發展步伐下,能成功保育及活化並不容易。然而,想走向更遠的未來,又怎能忘記過去?香港話劇團成功活化保育前賈梅士學校,給予了他一個新使命,進一步將藝術融入社區,讓我們攜手結伴邁向未來吧! 更多資訊:@hkrepeduhub 地址:九龍佐敦覺士道7號 網址:www.hkrep.com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舊照片由香港話劇團提供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在創新公園落成的世代 你還記得這些屋邨舊公園嗎?
近期香港不少新公園落成,人一樣高的「倉鼠跑輪」、幾米高的滑梯、繩網陣、會飄起的旋轉椅⋯⋯每逢假日這些公園定必人山人海,大人細路都不亦樂乎。在這場「公園熱潮」背後,大家還記得數十年前屋邨的公園,原是怎麼模樣嗎? 在比較歷史悠久的屋邨、例如沙田廣源邨、黃大仙竹園邨,現在仍能在樓與樓的中間看到這些隱藏的小公園。以前大家不會思考甚麼「兒童遊樂權利」,也不太考究安全。這些滑梯有時搭配木架樓梯的,有時是依附在斜坡上,但共通點是在炎炎夏日總會把孩童的屁股幾乎燙熟。玩耍完畢後,雙手也總會有一股鐵鏽味。然後,正是這種材質的滑梯,才能讓小孩滑得又快又爽。 除了鐵皮滑梯,攀爬架也是舊式公園必備的玩意。這些架形狀不一,有的長得像地球,有些長得像蝸牛。從前的孩子的格鬥,才不是比拼遊戲機誰較高分,而是看誰爬得最高,最勇敢。腳下斑駁的跳飛機痕跡,見證着你我的成長。 今日,這些公園對新一代孩子而言或許興趣缺缺,攀爬架也變成了長者拉筋的夥伴、曬被的好工具。然而,當你再經過這些快樂園地,你又會否想起某些孩提時代片段? 攝影、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discoverhongkong #explorehongkong #hongkongstreetsnap #香港公園 #香港屋邨 #舊屋邨 #廣源邨
【香港角落】西貢跳島ep2|橋咀洲:水清沙幼以外 還是「隱形遊樂場」?
在鹽田梓碼頭遠眺,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掛滿七彩繽紛旗幟的街渡緩緩駛至。一轉眼,我們便已到了歷經1億4000多萬年的沉積風化而成的橋咀洲。 登岸後,從橋咀碼頭經過郊遊徑,途中便可經過只有在潮退時才能走上去的 #連島沙洲。不說不知,橋咀洲屬於一個已有1億4300多萬年歷史的遠古超級火山遺址,所以,島上或岸邊都有因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岩石。其中,為人津津樂道的 #菠蘿包石,則是因為岸上的石二英長岩經熱漲冷縮及海水侵蝕,最後形成裂縫,外貌酷似菠蘿包。 橋咀洲因平地小,不適合耕種及居住,多年來只曾有一戶陳姓居民。不過,這個小島在80年代曾被商人發展為度假區,名為「#北海漁村」,內有賽車場、繩網陣、的士高、釣魚用的人工湖及滾軸溜冰場,惟在1989年結業。雖然這些遊樂設施不再復見,但現在這裏有手造的木韆鞦、有沙灘、興高采烈的小狗和小朋友,仍是載滿遊人的歡笑聲。 沿着郊遊徑走大約一小時,便能到達島的另一邊 #半月灣。半月灣以水清沙幼,甚至能清晰看到珊瑚而聞名,拍攝期間,我們遇到一對老夫婦。老伯陪婆婆行山,走到腳都震了,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們早已經從半月灣走到橋咀碼頭,但老婆婆只因再想多摸一次半月灣的沙子,所以決定折返,重新走一次這條路。「嗰度,啲沙好幼、啲水好靚㗎!」婆婆說。老伯只是微笑看着妻子。 在你心目中,西貢除了為人熟悉的海鮮、文青cafe,還象徵着甚麼?在老夫婦身上,或許還看到一份愛——不論是對於老伴,抑或對於這片土地亦然。 踏上「跳島」的旅途,或許你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攝影:Kayan @yipyn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