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角落】失落的皇后山印度廟與英軍軍營
香港是一個麻雀雖小,但寶藏滿滿的地方。這次香港角落的目的地,是位於新界北部皇后山已廢棄的印度廟和英軍軍營,就在這片時間已被靜止的空間,嘗試尋找那些年的故事。
|穿越時空的異世界
皇后山印度廟位於山麗苑內,與屋苑內的康樂設施只以一面鐵絲網所隔,甚至高層居民就能輕鬆飽覽整個遺址。不過,可能擔心打擾到附近居民的生活,所以屋苑內疑前往印度廟的舊通道已被封,只能在附近一處不起眼的草叢處入口出發。彎腰鑽進去後,一路扶着樹幹與鐵絲網前進,走起來還算輕鬆,也意外地有種千尋走在通往異世界隧道的既視感。
大概7、8分鐘的路程,就到達印度廟。於1960年時,軍隊為了駐守的尼泊爾啹喀兵,興建了這座廟。經過年月的洗禮,外型呈六角蓮花狀的印度廟,現已褪成淡淡的柔和綠色,在樹木的包圍中很是和諧。據悉,過往啹喀兵會在此舉辦印度教節慶活動。由於印度廟獨特的外型和建築風格,現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走進內部,放置了數張椅子,或許是某人的心思,椅子的材質與色調與這裏毫無達和感。根據香港印度教同修會的分享,從英軍紀錄片中發現印度廟主殿應是供奉三大女神,而非大部分簡介中的濕婆神。今天,祭壇位置有着簡單的佈置和裝置,包括畫像及祭品。抬頭一看,六角形的深藍天花有着幾扇三角柱狀的窗,而地板上也有相呼應的多角星形圖案。從窗外透進的陽光下,能看到空氣中的塵埃,讓這空間有一種莫名的平和感。
直線穿過主殿,後方有一間細小的雜物房。相較於主殿,這裏的內部明顯更破落,牆壁和天花滿是落漆和龜裂,而本來擺放物品的層板上,都堆積着肉眼可見的厚重灰塵,也有探訪者遺下的垃圾。
|從前的生活痕跡
繼續向前方深處走,數十級被落葉遮蓋的樓梯之上,就是軍營。這裏的營房都是綠色平房,由於每個單位的空間也頗大,且間隔也盡不相信,部份房間內更有一座約半米高、由漆成紅色磚頭所砌成的壁爐,相信應是屬於有軍階的軍人宿舍。
這次的城市探廢之旅,先在此寫上未完待續的省略號。但這個山頭之上,還有不少已荒廢的軍隊設施,像是辦公室、宿舍及康樂用房間等,還有一些被遺留下來的舊物,也跟着那年的時光一併被塵封起來,靜待分享自己的故事。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Hoiyan @seamouse_hoiyan
文字:Hoiyan
設計:Owen @wai.ho.9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相關文章
【香港角落】你不知道的赤柱:美利樓、千年古井、八間屋
在銅鑼灣出發,坐上小巴或巴士,就可以直達赤柱。說起赤柱,其實也算得上是香港其中一個世外桃源的存在。在彎曲蜿蜓的小路,樹冠下的綠蔭、某一個角度突然能遠眺廣闊的海,加上略快的車速,一切的一切加總起來,就是出發去旅行的期待感! 到站了,你以為這裏只有打卡漂亮的美利樓嗎?這次「香港角落」可是超級歷史之旅,有少量恐怖元素、一點點鄉村情壞。準備好了嗎? |砍掉重練的美利樓2.0 走進美利樓,只餘下一間尚在營業的店舖,其他商戶都已離開,導致二樓暫時關閉。正因為此,美利樓暫時退去人潮,多了一份平靜,有點像拼搏了一生的老伯,終於能停下來享受歲月靜好。而這時間逛美利樓,也多了一些空間,更有機會仔細的看清楚它的一磚一瓦,聆聽屬於它的故事 —— 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原址於花園道1號(即今天中銀大廈所在地)的美利樓建於1846年。那時候,香港開埠及成為英國殖民地約5年時間,時任軍械局長George Murray(佐治.美利)負責處理這段時期的英國軍事工程。他於美利樓建成那年逝世,所以那時中環一帶有不少軍事設施,也是以他來命名,如軍營美利兵房,以及其軍官宿舍美利樓。 直至日治時期,美利樓成為日本皇軍憲兵總部,設有囚室及刑場,不少疑犯在此被嚴刑拷問,估計約有4000人命喪於此地。有人說,醫院之外,美利樓應是當時香港死亡人數最多的地方。重光後,美利樓成為政府部門的辦公室,但鬧鬼傳聞甚囂塵上,不少公務員稱看到「無頭鬼」、無人的辦公室卻有打字機的聲音,最後港英政府只好請來高僧處理。 經歷紛紛擾擾,美利樓最終仍避不過被拆卸的命運。幸運一點的是,分拆保留了3000件建築材料,全都記上編號,後來再於赤柱重組。不過有趣的是,美利樓2.0就像一個老香港同樂會,把不同時期、地區的香港湊在一起:因為重建時煙卥遺失,所以現時的是取用高街精神病院的煙卥,聽起來這個組合好像為恐怖程度錦上添花。之外,美利樓外近卜公碼頭的旗桿,則來自二戰時添馬艦海軍基地。最後,還有幾枝「同昌大柙」石柱,均來自各區重建時被清拆留下的組件。 |千年古井 在美利樓旁邊,有一個公園能通往一個「千年古井」,沿路還能看見「小心野豬及蛇」的注意路牌,平添了一分冒險的感覺。不過時而世易,今天香港的野豬已被大量「人道處理」,所以或許在山林中設置「小心人類」的提示,可能會更貼心(?)繼續向前走,不用10分鐘的路程,沒太多的斜路和樓梯,便找到了北帝古廟旁和千年古井。雖然不是宏偉的大廟,但建於礁石上和面向大海,而且廟內主要靠自然光照明,古樸感覺悠然而至,更有一種回到外婆家的感覺。 雖然關於這個小景點的歷史略有爭議,不過只是看看海景,感受海風,聽海浪聲,也很值得。 |八間屋 沿路折返走過大街,穿過市集,再步行些許路就能到達位於赤柱灣東岸沙灘的「八間屋」,統一的紅磚牆、灰色的瓦片屋頂,還有髹上綠色的木門和窗,存在於充滿異國風情的赤柱,這樣的客家式建築更是別具特色。而之所以得名,非常直白地因為它們是八間相連的排屋。 1930年代,在香港保衛戰前夕,政府要收地興建赤柱軍營和黃麻角炮台,所以居住在該地的黃麻角村八個村民家庭需要搬離,而八間屋就是政府為他們準備的新家。時至今日,八間屋雖然已被評級二級及三級歷史建築,而這裏仍住着居民。 八間屋的家門外,長了數棵粗壯大樹,再走前幾步,已是沙灘和大海。到訪那天,就看到居民坐在門外的膠椅上閉目歇息,感覺悠閒舒適。不過這麼近海,颱風來襲時,難道海浪不會湧到家中嗎? |一步一腳印 其實這次赤柱之行,本來是為了美利樓,卻走着走着發現了更多有趣的地方。有時候,認識一座城市的方法,可以把雙腳當作是搜尋引擎,就隨心所欲的走,就會發現到意外驚喜。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這座城市需要一點快樂的動力 feat.主教山
平日你會在哪裏做運動?公司或家附近的健身室?早前去主教山看前深水埗配水庫時,意外發現一個民間健身室,就在主教山慈康臺的地標路牌的兩旁,盡是啞鈴、引體上升拉桿、單車機等健身器材,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新天地」。 |民間共享健身室 在主教山上,共有兩個健身室,山頂的是「光明頂」(晨運樂園),山腳的則是後來為了一些行動不便的長者,特別增建的「新天地」。除此之外,沿着樓梯拾級而上,兩側的路亦設有乒乓波枱,而球場範圍也安裝了欄網,以免乒乓球不知滾到哪裏去,十分貼心。 有趣的是,使用健身設施的都是稍有年紀的人,筆者使好奇問:「這都可以隨便用的嗎?」一旁正在踩單車機的熱心姨姨馬上回答:「當然可以!不用錢的,隨便玩!」原來這裏的健身器材,全都是出自一位沙士康復者蘇志強之手,當年他病癒後在主教山做復康訓練,沐浴在山林中乾淨的空氣與芬多精,還有怡人清幽的環境中,使他慢慢重拾健康。之後,他便一步一腳印的在山上,築建出一座屬於大家的健身樂園。 |屬於主教山的一片風景 因為健身室的所在地是政府用地,亦曾被地政總署指疑涉不合法佔用官地,而常來健身的市民、街坊或區議會,也多番爭取保留這片園地。在這裏,健身器材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也沒有乒乓球場full booking的問題,是屬於年長人士的一個樂園。 雖然不知這裏的未來會是怎樣,不過大家可以把握機會,在前往深水埗配水庫玩時,也來享受一下芬多精做運動,體驗健康人生!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Owen @wai.ho.9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熊貓出沒香港注意!
想不想在鬧市中遇見一隻坐在茶餐廳吃菠蘿油的熊貓?或者看見牠在霓虹燈下優雅地品嚐奶茶?香港超現實藝術家SurrealHK用他的魔法,讓可愛的熊貓們走進香港的大街小巷,為這個聖誕增添一份奇幻趣味! |熊貓遊香港 SurrealHK帶來了超過27幅充滿香港地道特色的熊貓作品,他以獨特的超現實風格,讓熊貓們出現在最意想不到的香港場景:清晨在茶樓推著點心車、在夕陽下的天星小輪上吹着海風,或懶洋洋的趴在太空館上歇息,每一幅都讓人可愛得讓人發笑。 《香港的超現實大熊貓》|SurrealHK個人作品展 日期:即日至12月29日(逢星期三至星期日,聖誕節休息)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7時 地點:香港上環新街 13 號 A 地下 13a New Street Art Gallery 圖片來源:@surrealhk 封面圖片作品為:《Pandas at Lok Wah South Estate (2024)》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馬路隨筆 EP2:鬱悶嗎?讓街頭文字說出你的心聲
又到上班時間 每日營營役役,走過一式一樣的街道,碰到一式一樣的人,多沒趣。不知何時開始,街道上多了一些文字(可能它們一直都在?)。有時候覺得它無聊又逗趣,有時覺得它一針見血地道破了一些僵局。 這些街上的文字,未必可以解決你的問題,但可以為你舒一口悶氣,甚至讓你對於接下來的路多添一分澄明。 就在今天,不如我們一同發掘街頭的小驚喜? 攝影:Hoiyan @seamouse_hoiyan、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Owen @wai.ho.9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discoverhongkong #explorehongkong #hongkongstreetsnap #塗鴉 #街頭 #旅行 #探索
【香港角落 x 埋班作樂III】午夜香港,我們都是一匹孤狼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人間蒸發株式會社》,記錄了發生在日本入夜後的人與事,人們藉着月色掩護,離開熟悉的生活之地,躲到某個角落低調的活着。回到香港,夜幕之下的街道和馬路都略顯冷清,但人們依舊忙碌,急促的步伐、俐落的動作,總有種錯覺香港人就像機械,不分晝夜地運行。 夜裏奔波的人,為的是生存?生活?還是某一個堅持的信念?這一個晚上,天空滲着微雨,吹拂涼風,帶着凌亂的思緒走在充滿回憶的街頭散步。感覺寂寞的你,讓我們結伴走一段吧。 由市井的深水埗、龍蛇混雜的旺角,一直沿着暗巷內街穿梭至油麻地。走過每一處幽靜,即使是輕巧的腳步聲,彷彿也會劃破平靜,柏油路上靜止的小昆蟲也被嚇得立即竄逃。經過燈火通明的排檔,嘴巴叼着一根煙的中年男子、正在包裝外賣的女士,和數個可能是剛下班聚在一起吃宵夜的麻甩大叔,也會對正在流浪走過的我們投以奇怪的目光。 不過,可能是天生反叛的個性,越是格格不入,感覺越是清醒。夜更深,放棄行人路,直接走出大馬路,享受放肆的自由。活着,思考如何在這座密集的城市中生存,也繼續尋找存在於此地的意義。 |十二首歌.十二個故事 《埋班作樂III》今年繼續由資深音樂監製,指導各崗位的新音樂人,與不同音樂單位合作推出單曲。這個星期的香港角落以Herman@The Hertz的歌曲《隻狼》為背景,相約大家於凌晨時份一起流浪在街頭,把城市的繁華喧譁褪去,感受寂寞,在寂寥之中對自己對話。或許,能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找到心安之地。 《#隻狼》(Lone Wolf) 曲:MoonBus @moonbus.music | Jason Szeto @jasonszeto1103 詞:林彥夆 @f1un1g_ 編:Jason Szeto | MoonBus 監:賴映彤 @tungmusic 唱:Herman@The Hertz @wwcherman 《埋班作樂III》 作品展──培育計劃成果總結音樂會 日期:2024年12月12日 地點:麥花臣場館 門票: 反應熱烈!第二輪索取免費電子門票日期及時間-2024年12月1日10AM|撲飛平台:POPTICKET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直播平台:埋班作樂 Facebook、YouTube 演唱單位:Cath 黃妍、Cloud 雲浩影、Gordon Flanders、Herman@The Hertz、Jan Curious 亞水、Kiri T、 Manson 張進翹、SOPHY 王嘉儀 、Tim@Dear Jane、Yoyo 岑寧兒、Zeno 顧定軒、麗英 (按字母及筆劃序) 攝影、設計:Kayan @yipy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香港角落】在港鐵尋找港島與東九人的過海回憶:舊觀塘綫路段
港鐵路綫圖七彩繽彩,雖然遠遠不及日本鐵路的複雜,但加上近年開通的屯馬綫和南港島綫,數數手指現在已有9條路綫。然而,你又知道港鐵第一條路綫是哪一條綫嗎?——沒錯,就是1979年開始投入服務的觀塘綫(綠色綫)。 深入地底,這條觀塘綫歷經多年變遷,車站不斷增加,路綫也有改變,你還記得從前搭觀塘綫過海的過往嗎?快來趕上這列穿梭時光的列車,一起回到舊觀塘路段還在通車的時間,出發去探險吧! 「嘟嘟嘟嘟嘟,請勿靠近車門,Please stand back from the doors。」 |時光列車:下一站,1989年的舊觀塘綫路段 十年人事幾番新,小小的觀塘在這幾十年,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一條短短的觀塘綫在開通的45年裏,也經歷了不少的變化。對於很多觀塘人來說,以時間、速度和塞車風險的平衡下,坐港鐵過海,是最好的方法,只因在繁忙時間「老母區」的塞車情況,真不是「人咁品」。 其實,綠色綫通車時,只有由石硤尾到觀塘9個站,其後逐漸擴展。直至東區海底隧道1989年通車後,觀塘綫更經東隧鐵路段伸延至港島鰂魚涌站,成為全港的第二條過海路綫,對於那時的港島人和東九人來說,實在方便得多。隨着城市發展,這條綠色綫由9個站變成現在的17個站。 舊觀塘綫路段隨着將軍澳綫在2002年投入服務,也正式停止日常載客服務,而觀塘綫的終點站也改為調景嶺站。也許對於00後來説,觀塘綫過海比較陌生,甚至從沒聽過,但對於不少九十年代的人,這段過海之路卻有着滿滿的回憶。 |匆忙中的驚鴻一瞥 時間巨輪不會停下來,所有人事物總有它的限期,就像舊觀塘綫路段雖然不再是載客路段,但它默默服務多年,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印記。其實,香港還有不少即將消逝的物品,雖然是小小不起眼的東西,但它們也承載了城市發展的一角落。 偶爾,在乘搭交通工具時,放下手機,好好享受這趟旅程吧! 攝影、設計:資料照片、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