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角落】坐看雲起時 抬頭在天空找一點小驚喜
細個無聊時,和小老Best一起坐在公園的木凳,抬頭看着天空上的雲朵,隨微風慢慢的飄動。童言童語,這朵像小狗,那朵像恐龍,還有那朵就像在噴火的噴火龍!
慢慢長大,我們好像失去了想像的魔法。不過,就像《魔女宅急便》所說:「就算變成大人了,奇蹟還是會發生。」就在你心情快樂、emo時,把天空當作畫布,嘗試再次爆發小宇宙,舉起手指當作畫筆,盡情想像那些可愛、有趣的東西,通通都飄浮在天空,腳步也會不其然的輕快起來。
現在,由「香港角落」來拋磚!
攝影:Kayan、Heidi @heidi.is.strong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相關文章
【香港角落】香港有真 ·《茶是故鄉濃》茶園? 帶你走一趟嘉道理農場茶園
大家對「茶」的初印象,除了跟父母飲茶的景象,或許就是在電視劇《茶是故鄉濃》中張可頤和林家棟種茶炒茶的畫面。但你知道原來香港一直都有茶園,出產本地茶葉嗎? 其實,香港種茶、製茶歷史悠久。根據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安縣志》記載:「大帽山,在五都,形如大帽,上有石塔,山中出茶。」由於大帽山山脈高達957米,地勢高、常年被雲霧繚繞,氣候上十分適合種茶。根據文獻記載,大帽山頂曾有大片茶園。時至今日,眺望大帽山北坡,仍能看到古茶園梯田的遺址。在2004年時,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再生農業部開始在梯田種植茶樹,後逐步發展成為今時今日的共有2000棵茶樹的茶園。 |起初好難飲!? 整個出產茶葉的種植過程橫跨一年。從冬至時,工人們會開始修建茶樹,刺激春茶芽生長,到立春追加肥料,到了清明節前後,茶樹的新梢陸續長出,4月至9月便可開始採茶青。嘉道理的茶園目前主要栽種茶樹有3款,包括名花、黃枝香,以及較多香港人聽過的的金萱。 再生農業部經理葉子林憶述,2004年開始,農場希望復育茶園,卻沒有炒茶的技術,「我哋啲女工伙記,可能後生嘅時候炒過,叫佢自己試吓。炒完之後發覺真係好難飲。嗰段時間,我都唔敢同人講我哋有個茶園。我發現咁樣亂嚟都唔係辦法。」2008年,葉子林找來了一位來自惠東的客家「世外高人」,以顧問形式教導員工們炒茶,沿用其技巧摸著石頭過河,一直做到今天。 |一雙巧手高溫翻炒 在採茶青的日子,再生農業部果園管工楊鳳珍(珍姐)清晨便會開工,收採茶樹的嫩芽部分。而採收茶葉只是製茶的第一步。珍姐及後便會把嫩芽落鑊,利用高溫加熱,停止茶葉繼續發酵氧化,再用雙手把茶葉水分揉捻出,物理性破壞茶葉表皮,去除茶葉面的茶膠,把汁液逼出,以去除苦澀味及青草味。 然後,珍姐便會把已揉捻好的茶葉,重新倒回大鑊,雙手不斷把茶葉向前滾動和拖後,用以為茶葉固定造型。這個步驟稱為「滾茶」。最後,把茶葉炒乾,茶葉雛形即成。由於要把茶葉一直翻炒,拖後,珍姐與同僚雙手要一直在高溫至200多300度的鑊內,稍微不專心都會被燙傷!現在,茶園每年採收約150公斤新鮮茶青,可炒製約20公斤的茶葉。 嘉道理農場將會舉辦「秋茶共賞」活動,想親自參觀茶園、採茶、飲一杯本地茶,可到 @kfbg.official 了解更多!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有關採茶員工珍姐的故事,請留意10月份的 #香港角落!) 攝影:Hoiyan @seamouse_hoiyan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Owen @wai.ho.9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夜總會、廣告招牌、轉角唐樓仍在嗎?帶你用Google Map看香港變遷
常聽到大家說「香港變曬啦」,但香港如何變,變了多少,你又有留意到嗎? 沒有了熱狗巴、沒有了霓虹招牌,甚至可能沒有了一些歷史建築。在繁榮的背後,我們似乎也正在默默地失去了一些東西。 來到第二集,ACOO繼續用Google Map的街景功能,帶你用十多秒觀察,香港在十多年間的經歷與變遷。 設計:Kayan @yipyn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你不知道的長洲:方便醫院、虎豹醫院、長洲公立學校和熱血寺廟
長洲,承載了不少香港人的青春和回憶。青蔥歲月,還不夠錢與朋友衝出香港,便相約到長洲戰戰兢兢的租渡假屋,懷着既害怕又期待的心勇闖東堤小築,但很快便被夏日氛圍感染,所有恐懼都拋諸惱後,和朋友一起吃大魚蛋、芒果糯米糍、大排檔或BBQ,走着跑着或踩單車衝到沙灘,T恤一脫便跳下水,累了一天晚上可能圍圈說恐怖鬼事,還有玩流行一時卻十分MK的酒樽Truth or Dare。 長大後,可能偶爾還會和朋友或情人一日遊。但,不論從前或現在,大多數人遊覽的都是熱鬧和當下的長洲,不曾認真挖掘這座小島。其實,花上一天在長洲走走逛逛,可能找到的驚喜還不少呢! |由方便醫院、虎豹醫院 到長洲醫院 百多年前的長洲,當然不及現在的方便,尤其是生病看醫生。在1872年,一位東莞商人蔡良,看到一些流落異鄉的貧苦病人和遭遇海難的死傷者,深感同情,便在大石口購入土地,創立了棲流所贈醫施藥。其後,蔡良再在醫院旁設立義塚,以安葬無名死者。後來,長洲街坊會在1915年進行擴建,改名為「方便醫院」,以中醫為主要治療,在32年後再加建殮房。 在30年代肺癆肆虐全港時,商人胡文虎和胡文豹兩兄弟,以香港聖約翰救傷會的名義捐款,興建了「虎豹醫院」(即今天的長洲醫院)專門為肺癆患者療養。醫院的建築風格相當有特色,進入醫院前有一扇「月亮門」,根據醫管局陸志聰醫生撰寫的網誌所介紹,那是採用簡化的羅馬柱廊和拱門設計。筆者和攝影師走到附近已感到像走進時光隧道,闖進某個年代一樣。時而世易,相較於「方便醫院」的固本培元的中醫治療,西醫「虎豹醫院」在治療上更有效果,前者的病人便慢慢流失,直至1988年停止運作。直至今天,兩者也是三級歷史建築,不同的是一間早已荒廢,一間仍在為長洲居民服務。 或許聽見荒廢醫院,再加上長洲,彷彿已感受到一陣涼意。不過,其實方便醫院就在民居旁邊,雖然不在運作,但裏頭還能看到生活痕跡。在網上一些文章看到,據說當年院長每年盂蘭節會拜祭無名死者,有關儀式一直沿用至今。此外,因經過醫院的行人零星,行人路雜草叢生,筆者路過時以為地上有藍色索帶,突然「索帶」迅速移動,原來那是一條四腳蛇(?)的尾巴。 |長洲公立學校 另外,長洲還有一間荒廢小學 —— 長洲公立學校。這間學校1953年辦學,2006年停辦。有趣的事,學校有多個校門,正門還有以篆書寫的四個大字「緝雅雥成」。學校旁邊就是一條長樓梯,不難想像從前學生在樓梯上追逐的熱鬧景況,既吵鬧又青春。可惜的是,人去樓空,閘門後滿佈樹木斷枝和樹葉,建築物的門半掩或已失蹤,好讓閘外的人能窺探內部破落的情況。 |熱血與浪漫的寺廟 繼續隨心走走逛逛,看到一間「關公忠義亭」,來過長洲多次,倒是第一次遇見這間寺廟,原來多年前很多港人說到長洲賞櫻,就是此地。不過,這數年已不見人潮,原因是18年超強颱風「山竹」來襲,把櫻樹吹塌,現存的小樹是後來重新栽種的。 踏上數級樓梯,看到正廟的左方掛着滿滿的關公主題 繪馬,充滿意想不到的新鮮感!此外,附近還有一副當年漁民在海裏撈到的小鯨魚骨。多年前,漁民相信鯨魚和海豚是神明的使者,充滿靈性,所以會把捕獲的屍骨帶到廟內供奉作龍骨。雖然今年在城市發展下,香港海域已甚少見到海豚足跡,但曾幾何時海豚是漁民捕魚的好拍檔,甚至有國外研究指也曾觀察,兩者合作的確令人能捕獲更多魚,海豚也更易捕食。 不論怎樣,這條鯨骨看起來也非常帥氣!在整個寺內的氛圍下,加點想像力就不難為它想像出一個動漫冒險故事。 |在熟悉的地方旅行 生活在一個地方,不代表熟悉這個地方,人們可能只是習慣這裏的衣食住行生活,卻不曾認真的了解和發掘背後的故事。在外國旅行,我們不是很享受用雙腳去探索城市嗎?在這裏,只要我們願意,也能找到箇中樂趣。 攝影、設計: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暴走19公里:尋找失落的維多利亞城界石
在英國人來到香港前,這裏就是一片荒蕪的樸實小漁村,人們過着簡單的生活。1841年,英軍在水坑口登陸香港島,時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Sir Charles Elliot認為,此處正是停泊大型船隻的好地方,便下定決心取得香港島,隨後便成為清政府割讓香港的首個地方。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亦建立了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的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 這個星期的「香港角落」,和大家一起尋找維城界石。拉筋,走起! |四環九約 在二戰前,英國在香港島建立了行政區域,華人把區域俗稱為「四環九約」,此說法為非官方說法。當時,四環分為西環、上環、中環和下環;而九約,則是清政府的地方管理單位。環中的旺區,被人稱為環頭,可能亦是警匪港產片中,警察的常用語「守邊個環頭」的起源,而四環以外的地方是為環尾。然而,由於政府曾數次重新規劃城界,民間也會因應改動,重新修訂「約」的數目,歷史上曾有七約、八約、十約。 |維城界石 官方,則以維多利亞城界石標示領土範圍,每尊界石高約1米,刻有「CITY BOUNDARY 1903」文字。因經歷二戰及城市發展,部分界石已被移除或損毀,至今發現10尊界石,但有1尊其後離奇消失。不過,當年實際立下界石的數字,現已無從稽考。 尋找界石之旅,網上有多條推薦路線,「香港角落」參考了泰利樂活遊的路線,從禮頓道出發,走到跑馬地、寶雲道緩跑徑、馬己仙峽道、沿梅道再走到舊山頂道、在山頂再途經松林砲台下山、薄扶林道,最後再走到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共19公里。部分路段為瘋狂上斜,十分考驗意志力,但走過艱難一段,又能欣賞歷史遺址和美景,已感值得。 各位若在週末無所事事,想在香港來一趟歷史探索之旅,就出發看看界石吧! P.S. 如果你是行山好手,還有兩尊在近年才被發現的界石在林中等待你!不過,謹記不要獨行,並注意天氣及身體狀況,量力而為。 攝影、設計: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路線參考:泰利樂活遊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重光紀念日:戰時香港與淪陷的三年零八個月
二戰時,日本在1941年12月8日發動太平洋戰爭,日軍先偷襲美國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之後再入侵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戰事一觸即發。日軍攻勢之猛烈,兩日後攻破新界南部的醉酒灣防線,在13日已佔領九龍半島,並在18日晚上登陸港島,與守軍爆發激戰,直至12月26日時任三軍總司令總督楊慕琦決定投降,18天慘烈的香港保衛戰結束,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歲月。 今天就是重光紀念日,一起重讀這段屬於香港的歷史。 |香港保衛戰 參與香港保衛戰的軍人來自不同地方 - 包括英軍、印裔英兵、加拿大兵及華人英兵。在太平洋戰爭首日,上午約8時左右,日本空軍出動34架戰鬥機及轟炸機,轟炸啟德機場和深水埗英軍軍營。另一邊廂,陸軍越過中港邊境,直攻新界。當時,香港守軍只有13500人,而日軍則有40000人,士兵數量或軍備也極為懸殊。日軍迅速攻進九龍,並成功佔領。 在日軍尚未登陸港島前,位於山頂龍虎山的松林砲台的士兵,一直嘗試用高射炮對日本飛機進行反擊。當時英國皇家炮兵在港司令曾指出,由於預測機未能有效追蹤敵機,而且它們從港島上空越過後,很快便會消失在山脊後,使松林炮台的反擊效果大大減低。在日軍取得九龍後,他們很快以松林砲台作為目標,進行部署。在12月15日的上午8時15分至12時25分左右,日軍獨立野戰重炮第14聯隊對松林砲台展開歷時4小時的射擊攻擊,使不少炮台及炮位損壞,駐守士兵只能放棄陣地。 三天後,日軍成功登陸港島,翌日便對黃泥涌峽、淺水灣及赤柱等地進行猛攻,一天內逾千名士兵戰死,是整場戰役中最慘烈的一場攻防戰。最終,香港守軍在聖誕節當天決定投降,那一年的聖誕被稱為「黑色聖誕節」,香港正式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淪陷時期。 |關於守軍的英勇故事 —— 之一 香港保衛戰期間,雖然雙方戰力懸殊,但香港守軍未曾退縮,每個將士都拼死一戰—— 香港義勇防衛軍第二連的科沙福少校,他負責駐守赤柱村一帶的防線及指揮工作。在雙方駁火時,科沙福少校受傷,卻拒絕退下來接受治療,堅持陪伴連隊士兵作戰。直至彈盡糧絕,他們一起自殺拒絕投降。 另一被後人銘記的,是來自加拿大溫尼柏榴彈兵團第1營的A連連士官長奧士本二級准尉。在日軍攻打港島時,奧士本一連,與另一小隊分別經渣甸山向畢拿山推進。奧士本小隊兩次擊退合共約400人的日軍進攻。後來,他接到撤退命令,但又擔心另一小隊的情況,於是一邊安排小隊士兵後退,一邊尋找因為迷路而失散了的小隊。 由於雙方戰力懸殊,奧士本所屬A連的指揮官決定投降,以保住同袍性命,卻在步出投降時被日軍射死。日軍亦開始改變戰略,改向加軍投摘手榴彈,奧士本曾兩次在關鍵時間拾起敵方手榴彈,回投過去。最後,有一顆手榴彈掉進戰壕之中,短短一瞬間,奧士本作出決定,以自己的身體蓋着手榴彈,即時陣亡,卻拯救了戰友。今天,香港公園設有一尊英國士兵銅像,以紀念奧士本及其他犧牲的軍人。 即使在這場戰役中慘烈戰敗,不少將士在淪陷時期被困於戰俘營,受盡非人對待。戰敗,不等於完結,身陷囹圄的繼續堅持,留港的亦有人想盡辦法接應戰俘或組織,逃離香港的人亦有加入英軍服務團,等待反擊的時刻。 |重光紀念日 直至1945年8月30日,日軍終於向英軍投降,終於結束日佔時代,香港重光。1997年7月1日前,英國政府把每年8月最後的星期一,以及前一個星期六,訂為重光紀念日公眾假期。在97後,香港政府取消重光紀念日假期,改訂8月第3個星期一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最後亦在1999年取消紀念日。 距離二戰已83年,但當年每一位曾英勇抗戰的將士、市民,都值得被銘記。 攝影:Kayan @yipyn、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設計:Ka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香港角落】國際流浪動物日:大樹下的流浪狗與貓
你想像中的動物庇護所是怎樣?未去到大樹下前,筆者曾幻想裏面的小動物應該不太親人、怕人,甚至是討厭人類。畢竟,牠們可能曾被虐待、遺棄或從來都沒有家。還有氣味,一定很臭吧!寵物店只有約10多20隻貓狗,氣味都已經那麼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