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得又玩得】大導演、插畫師、動畫師攜手打造光影秀 《綻放大館2023》加入霓虹、傳統圖案等本地特色元素
香港夜景聞名於國際,除了在山頂或維港兩岸欣賞萬家燈火外,走在彌敦道大街看沿路的霓虹燈牌,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如果把兩者融合,成為霓虹元素的燈光表演,你又有想像過嗎?大館與國際團隊The Electric Canvas攜手打造了第二季的《綻放大館2023》,並邀請了本地獨立插畫師和動畫師,由電影導演成博民執導部分場景,配上蔣源龍主理的配樂,以霓虹、幾何及抽象幻影相互交替,上演一場融合了香港傳統特色、本土獨有文化的光影匯演。
光影表演外,觀眾也可以一起參與創作光影動畫,在現場的平板電腦中選擇圖案,按喜好設計出玉兔、煙花等圖騰,再投射在大館的芒果樹上。既可以欣賞,也能落手落腳一起玩,大人、小朋友也能盡興!
此外,為了提升香港大型公共裝置藝術水平,《綻放大館》與The Electric Canvas團隊合作的同時,亦透過計劃培育本地藝術人才,目標於2024年由本地藝術團隊全力接棒《綻放大館》,而團隊則負責在特定領域上給予建議。
《綻放大館2023》
日期:即日起至2月12日
時間:每晚6時半、7時、7時半、8時、8時半及9時
地點:檢閱廣場
相關文章
【重新想像域多利監獄】沉浸式域多利監獄體驗展《數碼熒房》 5大AR擴增實境遊歷大館
很久以前,香港的監獄是男女同囚,而且沒有把重犯與一般犯人分囚,直至1841年英國政府參考了美國費城東州教養所的監獄設計,興建了亞洲首座以「放射式」設計的監獄–域多利監獄,即以中心點分別左右延伸南北兩座監倉,並開始按性別、國籍及犯罪嚴重程度來進行囚禁。後來,日本亦有派建築師來港勘察,可見這座監獄對亞洲後代監獄興建的深遠影響。今天,雖然這座放射式監獄已成歷史,只留下部分建築,為了讓大家以建築、設計和歷史角度去欣賞它對香港發展的影響,大館邀請了新媒體藝術家曲淵澈和吳子昆共同創作全長30分鐘的沉浸式影像體驗《數碼熒房》,觀眾可以不一樣的方式感受並打破對監獄的既定印象。 觀眾首先走進F倉展室,觀看全長30分鐘的沉浸式錄像作品 — 監獄被分拆成放射線條,帶領觀眾的視覺穿梭監獄每個角落,然後再進入囚房、廚房、操場等,再配合不同生活的聲音配樂,加強大家對監獄生活的想像。。而觀眾也可以一邊觀看,一邊與不同場景互動,趣味倍增。在嚴肅的監獄,藝術家為大家製造了小驚喜,螢幕上不時出現小貓咪,考考觀眾眼力。 《數碼熒房》第二部分就包括五個擴增實境(AR),分別在監獄操場、囚室、監獄邊界和派藥房。以前的囚犯需要排隊向獄卒領取精神科藥物,參觀者可以透過AR,感受囚犯們當時的生活。 大館希望藉著數碼科技,重新想像及演繹香港的歷史建築,把它們的演化過程呈現觀眾眼前,揭示這些建築背後的理念,從而令觀眾更深入認識大館的文化古蹟背後的價值。 大館「數碼熒房」展覽 日期:2月17日至3月16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7時,每30分鐘一場,最後一場為6時30分 地點:大館F倉展室
【進步還是退步?】穿梭大館尋找不被記載的女性故事 《性別與空間》專題展覽反思構建平等共融的社會
「大館」,中區警署建築群,不少人去文藝遊打卡,都是被它的建築特色所吸引,但有沒有想過, 原來「大館」,這個由男性設計、主要為男性所用的空間,都有一些值得探討的性別議題?大館的文化遺產專題展覽 — 「性別與空間」,以性別角度重溫中區警署建築群首一百年的歷史(1841-1941),發掘當中隱藏的女性痕跡。 大館的命名,並非因為其面積之大,而是其權力最大。建築群為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域多利監獄是香港懲教服務的開端,前名「中央監獄」,除了幾乎所有重要職位都由男性出任外,男女囚犯的待遇也不盡相同。2006年結役前,域多利監獄一直是男女同囚,但由於女囚犯的刑期一般較短,流動性較大,她們活動和工作都被安排在同一地方,相反男犯人就有兩個獨立空間。那些不被記載的女性故事,揭示性別元素無處不在的空間建構。展覽也進一步探索在父權體制下,社會中不同女性的身份和角色,為歷史填補空白。 建築群的悠久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中葉。當中部分建築物在英國殖民統治初期興建,域多利監獄就在1841年建成。建築群1995年被列為法定古蹟,保育活化至今,未被清拆,進一步肯定其歷史價值。 除展覽外,大館也設立「性別沙龍」,讓參加者通過活動討論當代背景下的不同性別議題,包括性工作者和人口販運;又設工作坊,製作客家、圍頭婦女的圍頭花帶。 《性別與空間》專題展覽 日期:即日至2023年1月15日 時間:11pm-7pm 地點:大館 01 座複式展室 詳情按此
【鐵窗之曲】大館監獄操場化身戶外音樂廳 金蘋果古樂團及奧林斯基亞洲首演
秋意漸濃,涼快的天氣十分適合野餐、露營,但戶外活動豈止這些,大館為期11天的「大館操場音樂節:弦內之音」把監獄操場變成戶外音樂廳,更邀請到世界各地及香港知名音樂家、樂團演奏經典曲目,包括二戰時法國作曲家梅湘被囚於德國戰俘營時,在5000名名戰俘見證下創作的《時間終結四重奏》,解放身陷囹圄的痛苦心靈。 在歐洲十分有名的假聲男高音雅各.奧林斯基從未曾在亞洲演出,他的首演將與意大利金蘋果古樂團獻給是次音樂會,悠揚的17、18世紀古典樂曲將繞樑於監獄操場之中。回到香港,本地鋼琴家羅乃新、香港中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和LENK四重奏也有演節曲目。 除了純音樂演奏外,鋼琴家張緯晴和燈光設計師陳一云亦會合作,以光影配合音樂,重新演繹巴赫名作《哥德堡變奏曲》。 《大館操場音樂節:弦內之音》 日期:2022年11月30日至12月10日 地點:大館監獄操場、賽馬會立方 票價:$250至$680 網址:https://www.taikwun.hk/zh/programme/detail/prison-yard-festival-music-from-within/1055
【此心安處是吾家?】 瓷磚內藏香爐灰比喻人心不安 大館展出 展覽後觀眾可帶回家
平時去展覽欣賞藝術品時,展品旁邊都有大大隻字寫著「不可觸碰」。大館最近舉辦的「詩意遺產」展覽則反其道而行,讓市民把藝術品帶回家。 帶得走的,是其中一件展出作品 — 《此心安處是吾家?》,來自陶瓷藝術家尹麗娟之手。巨型空心陶瓷台階藝術裝置,是由60-70年代非常流行、富有香港本土特色的馬賽克圖案瓷磚排列而成,看似堅固但其實十分易碎。製作材料亦別出心裁,以陶泥混合了中式寺廟的香爐灰製成。尹麗娟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這間寺廟,但在看到那麼多人到這間寺廟參拜後,吸引她創作這件作品。 尹麗娟以香爐灰象徵人的心靈和精神需要,也即內心的平靜、生活穩定,但未能如願,遂以看似堅固但事實是脆弱不堪的台階,捕捉人對社會的擔憂及焦慮。這件作品的特點,是物件和記憶之間的關係,探索文化遺產在我們不斷變化的社會之中,作為一個船錨的作用,「面對極端的變化,文化記憶是我們的尊嚴、信仰和人性的錨」。 這個「船錨」不僅可以欣賞,還可以帶走。展覽在本周日結束時,觀眾可以帶走部分馬賽克圖案瓷磚,是創作概念的一部份。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記下時間,當天到接待處領取籌號,並於2時至7時把作品帶回家。幸運兒記得用心呵護這十分脆弱的瓷磚! 「詩意遺產」展覽 Poetic Heritage 日期:即日起至11月21日 地點:賽馬會藝方 備註:免費入場
【余拜仁】:三小時的美滿「裡程」
在過去一年半載的疫下時代,你的生活上、生命中,經歷過怎麼樣的事情?當中多少你仍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後疫情的日子,你有否面對過什麼挑戰,工作上、學習上、關係上……並且進而擁有過什麼成長?每日經歷大大小小的事、遇上各種各樣的人,你身、心、靈的狀態又是如何?在香港這個生活節奏極快、喘息空間狹小的環境下,你有否少少的時間、小小的空間去關心一下自己,問問自己種種問題?倘若在繁忙生活中,你往往都難以抽空去梳理情緒、沉澱感受,以至思考人生,要不是太奢侈,就是太嚴肅;如果只需要花上一段下午時光,帶著一種悠閒心情,透過一副精心設計桌上遊戲,就可以達到以上目的,你又會否願意一試? 自從2020年頭在倫敦留學回來後,工作繁重得令人吃驚,金融服務的本務固然忙得不可開交,文化藝術的涉獵同樣耗費不少精神時間心思。早前與一位現時旅居英國的香港藝術家食飯聚舊,對方剛巧回港進行全新製作,最大的感觸是:在香港的生活令人相當辛苦,對比他在歐洲等地的經歷,他形容「香港係唔會俾人停落嚟」,「喺外面,排練時大家當然努力排練,之後大家會休息、會有自己私人時間,除非非常緊急嘅事,否則我哋都係留待再見時再解決;返到香港,排練完成後,仲有數之不盡嘅事情要跟進,就算去到通宵達旦,都會繼續有WhatsApp、有Email,好似永遠都唔會停咁樣。」完成是次創作之後,友人火速回到英國,而他臨行之前留下的一句話,則深深地印在腦海:「好想搵番生活嘅感覺」。 在往後的日子,「尋回生活的感覺」一直成為生活上、生命中的目標,直至上周末在中環大館的「大館創意日」中,參與了一個名為「裡程」的桌上遊戲,與兩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由一開始含蓄地破冰,輕輕地自我介紹一番,然後慢慢訴說自己的故事,或者是來自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或者是個人性格特徵導致的事業發展方向,彼此都勇於分享,同時又樂於聆聽,一邊走進了對方的生命,另一邊重新審視自身;三小時一閃而過,三個人由互不相識變到暢所欲言,甚至有點欲罷不能,一方面必須歸功於「裡程」的獨特設計,讓人容易地建立互信,繼而積極交流,另一方面不得不慨嘆日常「停一停,諗一諗」的時機及機緣,實在少得可憐,一旦機會出現了,大家都是完全地、絕對地投入其中,不願放手;在這個「無得停」的香港,或者我們都需要好好把握一次機會,踏上這趟輕鬆、有趣的「裡程」,嘗試找到一直以來的所思所想,以及所追求的東西。
【余拜仁】:《Drink and Dance》:放下過度思考 回歸原始本能
疫情發展似斷未斷,防疫政策有緊無鬆,吃喝成為了我們僅有的玩樂,食肆酒吧成為了新常態下的理想國度;在一個悠然下午閒逛到中環大館,打算找個地方喝啖酒、歇歇腳,發現人頭湧湧,甚為熱鬧,好不容易覓得落腳點,點了心儀的Happy Hour之選,在落單與上菜的短促瞬間,隨手滑動一下手上智能電話,不滑則已一滑驚人:在Social Media上立即見到一個名為《Drink and Dance》的免費戶外演出,演出場地正正就是當下身處的大館,心中不禁泛起一連串的問題:除了懷疑Digital Marketing的Targeting及Tracking是否如此無遠弗屆之外,更加好奇的是Drink與Dance之間到底如何構成一個演出? 對於Social Media的Echo Chamber特質,大家現時都不會太陌生,不論是翻譯作迴聲室效應或者同溫層效應,意思都是人們往往只能讀到相近觀點、看到相關資訊,放諸實際生活經驗,當點擊過第一則《Drink and Dance》的帖文,更多關於這個演出的內容開始浮現於不同的Social Media平台,其中一篇名為《讓身體帶領舞蹈,不全然自控中的完美》的短文就提到,這個演出屬於藝術節#非關舞蹈祭的一部份,其策展人進一步闡述了節目特色:「在極力精準地執行動作與意識游離及放鬆之間,身體不再完全地受表演者的使喚,生理上的反應與既定的舞蹈結構不斷拉扯,展示出不由自主的反應和另一種可能的表演感⋯⋯展示意識邊緣的狀態亦是對表演者身體極限的另一種實驗,不去貼近完美的動作執行,而是在框架當中展露出人作為肉血之軀的限制、脆弱、意志和極限臨界點。」 當將上述帖文一字不漏Copy, Paste, and Share給身邊愛好Drink而非Dance的友人,詢問他們有否興趣同行一嘗「Drink and Dance」的滋味後,收到的回應大多都是友善卻又帶點距離:「弱弱一問,即係做咩?」引用編舞陳偉洛(阿洛)的話語,《Drink and Dance》是一個非常「直接、純粹的作品」,觀眾會在一個相當自由的空間去享受舞蹈,「包括你想聽嘅音樂,聽唔聽?一齊聽定聽自己其他嘢?包括你嘅企位同狀態,郁或者唔郁?」另一方面,阿洛今次摒棄了如「命題探索」及「意義建立」等宏大主旨,希望將焦點回歸到身體與動作之上,「我最開頭學跳舞,點解我鍾意呢?因為我鍾意郁,我喺學跳舞嘅初階都唔係為咗有意義,即係我唔係想喺呢個社會用跳舞去建立一種意義,而係我真係好喜歡,有啲人睇跳舞都係咁,睇到有個動作去感受個快感,或者係果種超脫喺入面,對我嚟講係好原初嘅一樣嘢。」 Dance就談了很多,那麼Drink呢?對於一支以「身體與動作」為主軸的作品,技巧是相當重要的,而阿洛亦相信當中會有可以被挑戰的地方,飲酒則是他的選擇:「飲酒係從生理上嘅角度改變對技巧嘅執著,或者係對技巧嘅執行,而且酒精同我哋嘅Physical State係有好大關連,倒如飲完酒之後會想瞓覺等等。」一言以蔽之,如果想不再執著於「有咩意義?」、「即係做咩?」等理性思考,反而想直接地、純粹地享受身體郁動的快感,以至好奇酒精對身體、對動作的影響,大家就不妨在下周的四五六日的日落時份去到大館,「觀眾唔駛用好Analytical嘅腦就可以享受一個時光」,Let’s drink and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