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角落 x 埋班作樂III】午夜香港,我們都是一匹孤狼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人間蒸發株式會社》,記錄了發生在日本入夜後的人與事,人們藉着月色掩護,離開熟悉的生活之地,躲到某個角落低調的活着。回到香港,夜幕之下的街道和馬路都略顯冷清,但人們依舊忙碌,急促的步伐、俐落的動作,總有種錯覺香港人就像機械,不分晝夜地運行。 夜裏奔波的人,為的是生存?生活?還是某一個堅持的信念?這一個晚上,天空滲着微雨,吹拂涼風,帶着凌亂的思緒走在充滿回憶的街頭散步。感覺寂寞的你,讓我們結伴走一段吧。 由市井的深水埗、龍蛇混雜的旺角,一直沿着暗巷內街穿梭至油麻地。走過每一處幽靜,即使是輕巧的腳步聲,彷彿也會劃破平靜,柏油路上靜止的小昆蟲也被嚇得立即竄逃。經過燈火通明的排檔,嘴巴叼着一根煙的中年男子、正在包裝外賣的女士,和數個可能是剛下班聚在一起吃宵夜的麻甩大叔,也會對正在流浪走過的我們投以奇怪的目光。 不過,可能是天生反叛的個性,越是格格不入,感覺越是清醒。夜更深,放棄行人路,直接走出大馬路,享受放肆的自由。活着,思考如何在這座密集的城市中生存,也繼續尋找存在於此地的意義。 |十二首歌.十二個故事 《埋班作樂III》今年繼續由資深音樂監製,指導各崗位的新音樂人,與不同音樂單位合作推出單曲。這個星期的香港角落以Herman@The Hertz的歌曲《隻狼》為背景,相約大家於凌晨時份一起流浪在街頭,把城市的繁華喧譁褪去,感受寂寞,在寂寥之中對自己對話。或許,能在這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找到心安之地。 《#隻狼》(Lone Wolf) 曲:MoonBus @moonbus.music | Jason Szeto @jasonszeto1103 詞:林彥夆 @f1un1g_ 編:Jason Szeto | MoonBus 監:賴映彤 @tungmusic 唱:Herman@The Hertz @wwcherman 《埋班作樂III》 作品展──培育計劃成果總結音樂會 日期:2024年12月12日 地點:麥花臣場館 門票: 反應熱烈!第二輪索取免費電子門票日期及時間-2024年12月1日10AM|撲飛平台:POPTICKET (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直播平台:埋班作樂 Facebook、YouTube 演唱單位:Cath 黃妍、Cloud 雲浩影、Gordon Flanders、Herman@The Hertz、Jan Curious 亞水、Kiri T、 Manson 張進翹、SOPHY 王嘉儀 、Tim@Dear Jane、Yoyo 岑寧兒、Zeno 顧定軒、麗英 (按字母及筆劃序) 攝影、設計:Kayan @yipyn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香港角落】在港鐵尋找港島與東九人的過海回憶:舊觀塘綫路段
港鐵路綫圖七彩繽彩,雖然遠遠不及日本鐵路的複雜,但加上近年開通的屯馬綫和南港島綫,數數手指現在已有9條路綫。然而,你又知道港鐵第一條路綫是哪一條綫嗎?——沒錯,就是1979年開始投入服務的觀塘綫(綠色綫)。 深入地底,這條觀塘綫歷經多年變遷,車站不斷增加,路綫也有改變,你還記得從前搭觀塘綫過海的過往嗎?快來趕上這列穿梭時光的列車,一起回到舊觀塘路段還在通車的時間,出發去探險吧! 「嘟嘟嘟嘟嘟,請勿靠近車門,Please stand back from the doors。」 |時光列車:下一站,1989年的舊觀塘綫路段 十年人事幾番新,小小的觀塘在這幾十年,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一條短短的觀塘綫在開通的45年裏,也經歷了不少的變化。對於很多觀塘人來說,以時間、速度和塞車風險的平衡下,坐港鐵過海,是最好的方法,只因在繁忙時間「老母區」的塞車情況,真不是「人咁品」。 其實,綠色綫通車時,只有由石硤尾到觀塘9個站,其後逐漸擴展。直至東區海底隧道1989年通車後,觀塘綫更經東隧鐵路段伸延至港島鰂魚涌站,成為全港的第二條過海路綫,對於那時的港島人和東九人來說,實在方便得多。隨着城市發展,這條綠色綫由9個站變成現在的17個站。 舊觀塘綫路段隨着將軍澳綫在2002年投入服務,也正式停止日常載客服務,而觀塘綫的終點站也改為調景嶺站。也許對於00後來説,觀塘綫過海比較陌生,甚至從沒聽過,但對於不少九十年代的人,這段過海之路卻有着滿滿的回憶。 |匆忙中的驚鴻一瞥 時間巨輪不會停下來,所有人事物總有它的限期,就像舊觀塘綫路段雖然不再是載客路段,但它默默服務多年,已成為城市發展的印記。其實,香港還有不少即將消逝的物品,雖然是小小不起眼的東西,但它們也承載了城市發展的一角落。 偶爾,在乘搭交通工具時,放下手機,好好享受這趟旅程吧! 攝影、設計:資料照片、Owen @wai.ho.98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find #ACOOHKCorner.
【本來就該這樣】蔡瀾的豁達人生觀 「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義,答案還是吃吃喝喝。」
早前蔡瀾被問到如何看年輕人「躺平」時,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本來就應該這樣」,相當瀟灑。這態度很符合他的人生觀,對他來說,快樂的秘訣很簡單,就是盡情享樂。蔡瀾是遊戲人間的表表者。他現在80多歲,太太數年前離世,他就斷捨離送走收藏品,住進全海景酒店,請了8人團隊照顧起居飲食。現在他想睡就睡,起床就飲茶打機,簡直是不少人的夢幻生活。 年輕人認識蔡瀾,可能是他的食評人身份,但其實他還是個電影製片人、作家、書法家、生意人,與金庸、倪匡及黃霑並列為香港四大才子。他在新加坡出生,在日本讀電影編導,22歲定居香港,曾在邵氏及嘉禾擔任電影製作,監製過一系列成龍電影,以及不少三級片、cult片如《力王》等。他八十年代開始寫作,以食評及遊記為主,主持過不少美食節目,亦曾與倪匡及黃霑主持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在文化界地位舉足輕重。 蔡瀾與倪匡、查良鏞(金庸)及黃霑份屬好友,但三人相繼離世,四大才子如今只剩蔡瀾一人。對於老友離去,他都只是幽默地說:「X你老X,走得咁快!冇等我一齊!」對於死亡,蔡瀾看得很開。他說過,人之所以怕死,是因為有些生活的慾望尚未達成。但對他來說,最好的,他都享受過了。他風流,有過數十個女友;世間美食美景,他很多都已嚐過看過,早已無懼死亡。他分享過一個小故事,有次飛機遇上氣流,旁人驚慌之際,他仍在飲酒,旁邊的乘客問他:You die before?蔡瀾回應:I lived before。精彩地活過,又何懼死亡。 可是人總有痛苦悲傷,又如何面對?蔡瀾也失意過。在電影界40年,他製作的電影雖成功,但他其實不太滿意。在邵氏期間,他想製作文藝片,但奈何老闆覺得商業片才能賺錢,他無法實踐抱負。但正正是拍戲期間,他有機會去世界各地,見識到不同的生活形態。眼界一開,人也學懂豁達不執著。既然拍電影無法展現個人思想,那就寫作吧,反而闖出新天地。 他覺得,很多痛苦與壓力都是想像出來的,那也可以想像將痛苦放進保險箱,再將整個箱踢進大海。如果覺得憂傷,蔡瀾建議大家去吃頓好的,「食咗呢餐咁好嘅,想死嘅都唔想死啦。」人生很多事無從控制,雖然無奈,但人仍有自由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堂。吃喝玩樂好像是低等慾望的滿足,但卻最實在,享受過快樂過,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蔡瀾寫過:「人生意義到底是甚麽呢?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無塑・啟航】《全球塑膠公約》關鍵時刻!綠色和平的傳奇船艦「彩虹勇士號」訪港 乘風破浪守護藍色星球
小時候下課看動漫片,總會有這麼一齣「戰士」片:怪獸侵襲地球,五個被選中的平凡人變身成五星戰隊,集結眾人力量,擊敗怪獸,維護地球和平;現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一個彩虹戰隊——說的是綠色和平的傳奇船艦「彩虹勇士號」。這艘船在全球航行,從事有關環保議題的宣傳和抗爭行動。 住在船上,踏上航海的征途,就代表船員們犧牲與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光,與大海為伴。那麼,是甚麼叫他們投身這艘船,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自己的信念?今年,「彩虹勇士號」將展開「無塑・啟航」東亞之旅;近日這艘船更到訪了香港,讓我們了解一下,這群五彩戰士的故事。 文字:Heidi @heidi.is.strong 設計:Po @p12_o28 |Lee:面對家鄉被破壞,選擇挺身而出 Lee來自夏威夷,在彩虹勇士號的崗位是機械技工,負責維護、管理船上大小設備,確保船隻航行暢順。 2018年,Lee跟隨綠色和平,前往夏威夷一個無人小島「Kaho'olawe」進行淨灘審計。讓人震驚的是,這片土地深受塑膠污染殘害,導致珊瑚退化、貝殼與魚類逐漸消逝,美麗的海洋取而代之只剩塑膠垃圾飄浮。「我們一行 30 人花了足足一星期,盡量清理漁網、膠樽、膠袋、浮標等垃圾,再跟船運走棄置。但辛勞一整天後,你幾乎看不出整個海岸有什麼分別,而棲居的野鳥、海龜、鯊魚等生物只能無辜遭殃。」 及至2020年,Lee在美國開辦了自己的非牟利組織 ,提供免費課程,又教導孩童如何耕種有機農作物及本地樹種、每周清理河岸垃圾等。除了當值時專注彩虹勇士號技工的職責,Lee在工餘時間尚要兼顧自己NGO的事務。不過,Lee仍樂此不疲,又到處問船員「What is your hope for humanity?(你對人性的希望何在?)」,並以此作為影片主題。「環境保護,是我生命的一部份,也是我的終身志業」,Lee堅定地說。 |宋涵(Hannah Short):重回香港 一圓水手夢 彩虹勇士號每次行程,需要15-17位船員謹守崗位護航,不時會按照項目需要招募義務水手。宋涵便是其中一位,「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確保船艦清潔,打點大小船務,確保十多位船員在船上快樂、和睦共處!」 Hannah 於英國出生,一歲時跟隨父母移居香港,一住便是 17 年。在香港就學時期,她已接觸環保議題——過度捕魚。那時候,她在學校設立了一個「FISH- Fishing Improperly Stops Here」倡議小組,並爭取學校停止採購瀕危魚種食材。在Hannah15、16歲時,綠色和平其中一艘船艦訪港並舉行開放日。她在參觀時深受觸動,看見工作中的船員,心感羨慕,盼自己有朝一日成為一份子:「當時我很強烈感到,他朝將會投身環保行動。因為當氣候變化等各種環境問題懸而未決,其他事情還有何意義?」 兜兜轉轉,Hannah回流英國。今年適逢「無塑・啟航」東亞之旅在其生日月份以香港為首站,Hannah 從看見招募啟事一刻,便彷彿聽到船艦在呼喚自己。於是,她不惜一個月內完成報名、訓練、辦簽證、執行李程序。終在上月底加入義務水手的團隊。 這一個月以來,最讓Hannah難忘的,是從香港到高雄期間接連遭遇三個颱風吹襲,使船程不斷延誤,連甲板欄杆也幾乎被吹走:「我在每一站均遇見很出色的人們,每一位都是熱心關注環保、在本土挺身行動的同行者,令我獲益良多。」 雖然她笑言,久別重逢,香港的環境問題未有太大改善,但回想起在香港的日子,卻是讓她與環保,以至綠色和平結下不解緣的時光。 |Hettie Geenen:隨風而動 為人民奮鬥25載 Hettie在荷蘭長大,年僅13、14歲時就愛上了帆船運動。1999 年,她加入綠色和平,首次航行路線便已到訪過香港。她笑說:「我記得第一次航行到香港。這是一個如此繁忙的港口,船長和大副對這裏的渡輪離彩虹勇士號竟然可以如此之近,感到非常擔心。」當年,她與成員佔據了一艘垃圾駁船兩天,以抗議焚燒有毒廢物所造成的空氣污染。 現在,她已經是彩虹勇士號的船長。「這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自由」,她形容:「風會讓你動起來,這很特別。最初的愛好已經成為一種職業,我很高興能與綠色和平一起做這件事。」 談及最有成功感的一次行動,要算是2012年,Hettie駕駛彩虹勇士號前往巴西的聖路易斯,綠色和平活動人士在那裡佔據了一艘船12天。這艘船主要是在運載煉鋼過程中的主要材料:生鐵。在公眾的壓力下,生鐵行業在幾個月後簽署了零森林砍伐承諾,以確保供應鏈沒有森林砍伐、奴隸制和欺詐行為。「我為人民、巴西和世界感到非常高興。我們放大了當地人的聲音,他們多年來一直在為阻止這種情況而奮鬥
【香港角落 x 埋班作樂III】時間的現在完成式——廣生錶行
在深水埗青山道上,馬路兩旁是一字排開的唐樓,不少仍保留着樓下是地舖、對上是住宅的舊式設計。匆匆走過的話,很容易會錯過這樣的一家小店,直至走進去才發現別有洞天:店舖面積不大,但四面以玻璃櫥窗環繞,裏面放滿過千隻手錶;牆上的空間亦不能放過,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時鐘、鬧鐘,有些更會在整點響起悅耳鈴聲報時。不過最搶眼的,還得是牆上正中央的「廣生表行」四個大字,威風凜凜,宣示着作為半世紀老店的權威。即便不是來店消費,都總會忍不住瞧上兩眼。可實際上,會進店的途人卻是少之又少。 「人們的戴錶習慣都不一樣了。以前的人要隨時戴着手錶看時間,現在大家都用手機——你也不再戴手錶了吧!」陸老闆指着記者空空的手腕,打趣道。 |流逝 繼陸老闆從父親處接手錶行,已經過了四十多年。多個年頭間,店舖捱過了重建、搬遷、被搶劫等多番風波,駭人聽聞的偷竊、搶劫案,在陸老闆口中卻都變成了雲淡風輕。再提起時,他稱很多細節都已不太記得,反而更感嘆於錶行的物是人非。如今錶行依然屹立於青山道,成為深水埗區「獨一無二」的鐘錶店,人事卻已有太多變遷。「很多師傅、老顧客都不在了。」陸老闆噓唏道。老師傅們退休的退休、年事已高的或更已仙逝;年輕人對入行又是興趣缺缺,如今店面只有老闆與伙計兩人,偶爾有一兩人進來瀏覽,不禁略顯冷清。 店裏不少貨品都貼上了「特價」、「減價」的標籤,最便宜的幾款,甚至一兩百塊就能成交。顧客對鐘錶的需求不復以往,「不搞點折扣的話,都沒人願意買錶了。」甚至乎,連陸老闆自己也不再戴錶了。「以前讀中學時倒是很愛戴,儲了一堆天天輪流戴。現在已經都沒有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很多改變已悄然發生。 |沉澱 生意興旺不再,但陸老闆倒是不太介意。「雖然客人很少,但要做的事卻很多呢。」説着說着,他便動身上了二樓的修理部,從手錶堆中取出一隻,開始拆殼換電,動作純熟俐落。這些年來,同樣的工序,他已不知重複過多少遍。「這堆手錶都是一位熟客拿過來的,鄧小姐,她唱粵曲的,很厲害呢!」停了便上電,壞了便修理,週而復始。 陸老闆指很多熟客們,尤其是老人家,都只愛戴同一隻手錶。「這年頭啊,來修理手錶的人比買錶的還要多。」和人一樣,相處久了,感情便越發深厚。「以前多人做裝修,那些師傅天天開工都戴着手錶,早已把它們當成共同作戰的戰友了!」說是「作戰」也毫不誇張——一位常年戴着潛水錶的舊客,讓陸老闆至今仍印象深刻:「他是做工程的,有次開工,天花竟突然塌下來!他拿手一擋,結果瓦礫砸碎了錶面,整隻手卻安然無恙。」此仗,「戰友」應記一功。 |常新 光影流轉,有被時光洗刷掉的,也有那些被完好封存的。曾經,陸老闆說「把店裏的三千件存貨賣掉,就把店關了。」但時至今日,他又依然持續在更新貨品,時刻留意迎合着新舊客的需求。對鐘錶的熟悉與喜愛,實則從未退減。 對於未來,陸老闆未有明言任何計畫。或許也不需要——就這樣理理貨、換換電、乘乘涼、顧顧店,一天便又終結。新的一天開始了,進出的人群或看錶、或送修、或領貨,而陸老闆始終站在「廣生表行」四個大字下,親切地迎送着每位來賓。 |十二首歌.十二個故事 「月變光 星會閃 太陽照 未來細看」 《埋班作樂III》今年繼續由資深音樂監製,指導各崗位的新音樂人,與不同音樂單位合作推出單曲,繼上次介紹的《玉》後,還有《現在完成式》一曲。人們常愛設想時光倒流,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卻往往受不可逆轉的現實所困,任憑時光流逝。時針走過一圈又一圈,又將送走多少年華?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好每個現在的選擇,當下即是「能自處 能自得 能自安 境界」。 《#現在完成式》 (Present Perfect) 曲:Hazelwcc @hazelwcc 詞:JL 李冠傑 @jayleekwunkit 編:Micol @micol_beats 監:Bert @ahbert 唱:Cath 黃妍 @cathinwong 《埋班作樂III》 作品展──培育計劃成果總結音樂會 日期:2024年12月12日 地點:麥花臣場館 門票:2024年1月25日8PM 於 POPTICKET 索取免費電子門票 直播平台:埋班作樂 Facebook、YouTube 演唱單位:Cath 黃妍、Cloud 雲浩影、Gordon Flanders、Herman@The Hertz、Jan Curious 亞水、Kiri T、 Manson 張進翹、SOPHY 王嘉儀 、Tim@Dear Jane、Yoyo 岑寧兒、Zeno 顧定軒、麗英 (按字母及筆劃序)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Yanto @yanto_924 設計:Owen @wai.ho.98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心態年輕】放眼將來嘗試新事物 跟DO姐愈活愈精彩 「人只活一次,咩都要試下」
DO姐鄭裕玲在演藝界多年,即使已達67歲之齡,仍收獲不少年輕粉絲,近來就有00後開IG page,回帶她在《男親女愛》飾演Miss Mo的經典片段。DO姐貴為阿姐級藝人,卻相當貼地,不單會玩IG、YouTube,還熱愛追星,煲泰國BL劇、聽韓團,幾年前更曾與陸永的大女一同去看BTS防彈少年團在香港的演唱會。她亦不擺架子,與農夫等後輩拍攝節目時經常被取花名開玩笑,也毫不介意,與年輕人打成一片,大方玩得的形象亦令她人氣持續高企。 DO姐靠努力,由幕後配音報時走到幕前,在演藝事業上取得驕人成就,除了是金牌司儀,亦是首位同時獲得影后與視后的藝人。她是電視台一線花旦,拍過不少繪炙人口的劇集,踏足電影圈後亦表現亮眼,曾憑《月亮星星太陽》獲得台灣金馬獎影后,及後亦憑《表姐,你好嘢!》奪得金像獎影后。她的名字就是票房保證,片約不斷,高峰期曾創下一日趕九組戲的紀錄,因而得到「鄭九組」之稱。 身為神枱級人物,DO姐卻很少回望過去的輝煌,而是著眼於未知的未來,喜歡探索新事物,「我唔鍾意成日回望過去,我鍾意向前。」80年代有電視節目到她家採訪,在電腦還未普及的年代,她已在學電腦編程。好學不倦,才能不固步自封。 到了這個年紀,名利雙收,DO姐絕對有本錢退休嘆世界,但她卻不言休,突破自己才是她的追求。她去年離開效力多年的電視台,就是因為她還有很多事想做,希望以自由身的身份嘗試更多,跳出舒適圈。近年她有不少新嘗試,除了拍其他電視台的節目與年輕後輩合作,去年亦開設YouTube頻道,短短半年已奪得年度「十大熱門創作者」及「十大人氣創作者」第一位,更訪問到Timothée Chalamet等國際巨星。對於新事物,她永遠有熱情。去年她拍攝旅遊節目時,就在德國簽「生死狀」上戰機,飛越阿爾卑斯山,「人只活一次,咩都要試下。」 DO姐是不婚主義,無伴侶無兒女,但有朋友,有志業,有興趣,清楚自己要的是甚麼,一個人也活得精彩。有時想像自己老去,會希望也像DO姐一樣:對世界仍有好奇,仍有探索新事物的衝勁。我們總有點年齡焦慮,擔心30歲轉行遲不遲,擔心還未找到伴侶。但DO姐示範給我們,年齡從不是障礙,是否擁有精彩人生,在於心態。如果有甚麼想去做的,那就去做吧!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柳暗花明又一村】黃子華棟篤笑成名 但演員才是他最大的夢 堅持三十載終「臨老發圍」
黃子華近年很紅,主演的電影票房破億,舞台劇一票難求。但曾幾何時,他被稱為「票房毒藥」,有份拍的戲都票房慘淡。好友吳鎮宇說黃子華是「臨老發圍」,他的電影受歡迎,其實只是這幾年的事,而此時的黃子華已年逾花甲,在演員路上浮沉了三十載。 黃子華成名是因為棟篤笑,但他最大的夢,其實是演員,還要是性格演員。他在棟篤笑《兒童不宜》中說過:「人生不如意主要嘅一個原因,就在於我係我呢套戲嘅主角,但問題係,呢套戲嘅名叫做《茄喱啡的一生》。」他的第一場棟篤笑,本來是他的娛樂圈告別宣言。他大學畢業回港後,加入無線編劇訓練班,打算找機會轉做演員。結果那幾年,他做過編劇、助導、司儀,但在演戲這方面,做得最多的是臨記;即使加入香港話劇團做舞台劇,也永遠做不了主角。 浮浮沉沉到30歲,他覺得追夢的限期到了,打算轉行做地產。臨別夢想前,他想為自己創造一次表演機會,於是辦了一場棟篤笑,將在娛樂圈追夢的苦澀變成笑話,想不到大受歡迎,許冠文更找他合作電影《神算》。以為終於有機會拍戲,但他之後幾乎每套電影都票房慘淡。上天像跟他開玩笑,「我真正有機會演戲,係因為我做咗棟篤笑,而又因為我做咗棟篤笑,我唔可以真正演戲。」即使後來拍電視劇大受歡迎,但觀眾已將其定型為喜劇演員,他亦被批評走不出「黃子華」的框框,始終無法於電影演員身份獲得認可。 作為演員,黃子華其實一直都鬱鬱不得志,但他未有放棄他的電影夢,「雖然我係一支火柴,但係如果我唔燃燒,我就只係一支廢柴。」他相信人很多時其實是不輪到自己選擇,際遇也很重要。當發電影夢的時辰未到,但棟篤笑仍可繼續做時,那就繼續走目前可走的路,最後走著走著,可能就會到達想去的地方。 由當初的票房毒藥,到憑《毒舌大狀》提名影帝,如今的黃子華愈來愈接近當初的夢想。追逐理想的惘然,你也可能經歷過。跟住去邊度冇人知,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兜兜轉轉,也能去到終點,而且一切也許是最好的安排。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Owen @wai.ho.98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香港角落 x 埋班作樂III】承載百般祝願之地——油麻地玉器市場
走進位於甘肅街的油麻地玉石市場,便盡是琳瑯滿目的玉墜、玉牌、玉雕、珠鏈……攤位一排排地整齊列好,售賣各式各樣貨品,當中還夾雜着水晶、古玩、擺設等。但有別於鋪天蓋地的珍玩,市場內的人潮卻略顯冷清。曾經,一眾愛玉之人聚集此地,當中有慕名而來的遊客,亦有為自己、為家人求個平安的本地人;如今,造玉成本上漲,大眾對玉器的需求亦有變,市場內已不復往日的熙熙攘攘。檔主時而悠閒整理貨品,時而互相攀談打發時間,只有兩三檔的老闆不時努力兜售路人。雖熱鬧不再,但這裏依然承載着不少人的寄望、夙願。 |人如翡玉 千姿百態 入行十數年的Larry,謙稱自己只是不時替別人看檔,不算是老闆,卻對玉的種類、含意、背後的故事瞭如指掌。他自己也長期戴着一條由各色玉珠組成的「多寶」玉鏈,務求將它養到「出彩標青」——用皮膚的天然油脂,滋養着玉的色澤。有些人愛賞玩玉器,就是愛這種隨時間慢慢產生的變化。不過,又有人只愛玉石的初始面貌:「曾有客人特地挑了個一半紫色、一半綠色的平安扣,但過了段時日,綠色慢慢越界,他反而又不喜歡了。」也有部分外國遊客只圖買個好玩,並不在意貨品的真偽,便會選購經化學加工、非100%真玉,但顏色翠綠、價錢又相宜的款式;而令Larry訝異的是,有些外國人卻比本地人更瞭解玉的涵義、相信其靈氣。不少人偏愛外型圓潤的平安扣,認為其代表着 ”Circle of Life”(生生不息);有些信奉風水的客人,更會不惜走遍大小攤檔,務求找到風水師傅指明的特定款式。「曾有段時間,很多人來找黃色的駱駝,原來是因為電視上有師傅説黃色駱駝有利運程。但這麼偏的款式,我們根本不會特地去造,因為平常也賣不出去。」 偏偏很多顧客異常執着,看中了某個款式,就非要它不可。「曾有個婆婆看中一隻手鐲,卻根本戴不下,我們都怕硬戴會弄傷她,勸她選別隻的,可她非要那一隻。」又有位女士在Larry的攤看中一隻雞爪造型的黃翡,卻似乎嫌四位數的價格太貴,放下便走了。結果她再多走幾圈,還是回來買下了它。「可能實在是合眼緣吧。有些人很相信特定一件玉對他們的calling(呼喚)。」 |人玉合一 凝煉綻放 有時,玉與人之間的連繫,更能跨越生死。令Larry尤為印象深刻的,是有位痛失愛兒的家長,要求將兒子生前留下的頭髮放進玉墜中,再隨身攜帶,作為時時與愛子相伴的象徵。初時Larry亦頗為震驚,卻也能理解那位客人對兒子的思念之切。從古至今,不少客人都會買玉器給先人當作陪葬品,隔一段時日再重新掘出,為家族後人所流傳——不僅是為了沾享福氣,也是對先人的一種追思。「反正他們是後人,(先人)也不會想害他們的。」 歸根到底,玉珮的最終含意,還是得交由所屬者定奪。無論本質如何純璞、雕工如何精巧,若缺乏被發掘的機會,翡翠也只能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石頭。但相反,即便是來貨便宜、品種非最純正的玉石,遇到賞識它的伯樂,也可以是最無瑕的美玉。「他們喜歡怎麼解讀,便由他們去吧。」也許不是所有人都有最專業的鑑玉知識,但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專屬自己、專屬那塊玉石的,獨一無二的意義。 |十二首歌.十二個故事 「化身慾望暴露形狀 盡情讓形狀盛開」 《埋班作樂III》今年繼續由資深音樂監製,指導各崗位的新音樂人,與不同音樂單位合作推出單曲,其中一首就是《玉》。「女生如玉」,歌曲將女性與翡玉相比擬,配合從哀怨至豁然平靜的旋律,引發聽者對美麗本質的思考。在歌曲中,玉石、女性之美又是怎樣被理解、呈現?是否必經千錘百鍊,才能流麗綻放?又或者,存在本身已是一種意義? 《#玉》 (Jade) 曲:Cecilia 林花 @lam_fa_lam_fa 詞:Daniel 周子皓 @chowtszzzho 編:Lee Ching @cl2l._ 監:Edward Chan @edwardchan_emp 唱:Cloud 雲浩影 @cloudwann 《埋班作樂III》 作品展──培育計劃成果總結音樂會 日期:2024年12月12日 地點:麥花臣場館 門票:登記詳情,請留意《埋班作樂》專頁公布 直播平台:埋班作樂 Facebook、YouTube 演唱單位:Cath 黃妍、Cloud 雲浩影、Gordon Flanders、Herman@The Hertz、Jan Curious 亞水、Kiri T、MANSONVIBES 張進翹、SOPHY 王嘉儀 、Tim@Dear Jane、Yoyo 岑寧兒、Zeno 顧定軒、麗英 (按字母及筆劃序)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 文字:Yanto @yanto_924 設計:Kayan @yipyn -------------------- 香港角落:直覺記錄香港,鏡頭攝下角落。 In ACOO, you can
【御用丑角】用退休金起小學、立遺囑捐身家 知足常樂就能心中富有 余慕蓮:「瞓醒一日就當賺多一日」
提起余慕蓮,可能會首先聯想起她演的清潔工、醜婦角色,然後是關於她慷慨捐輸的美談,例如她早前宣佈會將部分遺產捐予工業傷亡權益會,引起不少迴響。做善事的人很多,但對於余慕蓮,大家更為敬佩,原因也許與她的形象有關。 余慕蓮投身演藝界多年,雖很少當主角,但名字卻是家傳戶曉,你也一定看過她的戲。戲中她大多演低下階層,現實中的余慕蓮,亦算不上大富大貴。17歲才小學畢業的她,做過戲院帶位、售貨員,入行演員初期收入不算多,她很珍惜工作機會,有job就接,試過36小時不睡覺開工,亦住過五伙人共住的劏房。窮過,自然學會節儉,即使半夜收工,她也捨不得搭的士,情願等巴士回家。 對自己節儉,卻捨得對別人慷慨。她在2005年曾從20多萬的長期服務金中捐出8萬,在貴州山區興建一所學校;試過出自傳,將收益捐予兒童癌病基金;早前亦宣佈會將現時自住的物業,於身後捐予東華三院。即使不是擁有太多,也願意付出,正是大家敬重她的原因。 「我做戲做慣垃圾婆呢啲小人物, 人哋以為我好窮冇錢,其實我真係冇錢,但我捨得捐。」余慕蓮年幼父母離異,母親冷待她,又不時叫她問人借錢,童年過得不快樂。也許正因清楚愁苦的滋味,對於身處困苦中的人特別有同感,更願意分享。很多人說錢財身外物,但對不少人來說,錢是安全感來源,無人嫌多。能夠知足,也不是人人做到。 余慕蓮退休後繼續住在一個早年購入的400多尺單位,閒時去看戲,跟朋友飲茶去旅行,去老人院做義工。她說家中有塊牌寫著「知足常樂」,常說覺得上天待她不薄,最重要是不要與人比較,「我見一日就做一日人,我唔會羡慕人亦唔會妒忌人,我好滿足了。」 錢並非最重要,名利也不是。余慕蓮演的角色很多時都是丑角,扮醜她也不介意,自覺找到自己定位。她可能不是一線演員,但能夠在觀眾心中留下身影,她覺得已足夠了。 余慕蓮今年已87歲,近年身體有些毛病,曾一度入住ICU,出院後覺得,現在的日子都已是賺了,隨時離去也不怕,「瞓醒一日就當賺多一日。開開心心,行得食得瞓得就得了。」智慧老人,到了這年紀,看淡生死,淡薄名利,參透了人生最重要的並不是錢,最緊要健康開心。 捨得捨得,懂得捨去,就能得到更多、更重要的東西。捨去財產,得到助人的快樂,更是無價。一生是否能名成利就,享榮華富貴,只是外人評論你的標準。於自己而言,能知足常樂,一生無悔,也許已是最富有。 文字:林三 @lam.three 設計:Kayan @yipyn -------------------- In ACOO, you can get refreshed in #ACOOMinute.
【塵封的記憶】從城市到鄉郊 走過逾100個廢墟 「我城光影」攝影師Jo在廢墟中尋找香港歷史
香港地少人多,但在鬧市的廢墟卻是「總有一個喺左近」,銅鑼灣時代廣場附近、九龍塘住宅區、九龍城重建區都有,本地廢墟攝影「我城光影」版主Jo(下簡稱J)說:「只係大家有無細心留意周圍嘅環境,會唔會見到其實原來隔離就有一座大廈無人住。」廢墟,在一段或長或短的時間裏失去人類生活氣息的地方,既是被遺棄,也是被遺忘。在這裏,只剩下一片頹垣,還有甚麼值得人們關心?「我哋會搵到好多文件、前人嘅相,甚至由本身屋企嘅建築,由內到外咁了解佢哋接觸過嘅文化、感受過嘅歷史,認識返以前嘅人,從而認識更加多嘅香港,其實變相係一個反思。」 在人們摘去鮮花,尚未種出新大廈前,一起走進那個時間被凍結的世界,看看那些隨時間洪流被遺失掉,卻是值得我們懷緬的回憶和歷史。 文字:Hoiyan @seamouse_hoiyan 攝影:Andrew @andrew_bangchan、Jo@我城光影 設計:Owen @wai.ho.98 |靜止的空間與時間 本職是地盤測量的J,原來的他對廢墟是零興趣,喜歡攝影但又不至於需要一部專業相機,他笑言:「從來都無呢個方向去做。」多年前,公司指派他參與一個在皇后山的項目,在路邊、小山丘上的建築,都留下英軍的生活痕跡 — 士多、營房和印度廟,這是J與廢墟的初接觸:「人哋話齋『入咗結界』,好似置身喺個靜止咗嘅時間空間,入面啲嘢係冇變過。」一個小念頭就在此時悄悄萌芽,這一行就像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J說:「之後再喺其他project見到就拆嘅地方,就開始真係有心去做記錄。」 八年的廢墟攝影,把J帶到香港的不同角落,「如果當建築群係一個,過100個(廢墟)都有。」 |日與夜 進入廢墟的方法有很多種,但J和隊友堅持不使用工具爆門硬闖,「入到就入,入唔到就算。」每次探廢前,他們都會先做資料蒐集了解背景,再實地勘查找出路線;同時為了拍到廢墟的韻味,而非不寒而慄的靈異感,捕捉自然光最美的時刻也是功課之一,J說:「係光與影,黑與白嘅分別。」 另一天的早上,J和隊友去一間被居民當作康樂室使用的健康院,J如常和隊友巡樓,每經過一扇門也會嘗試扭開門把,卻都無功而返。在隊友們幾乎決定要放棄時,J決定:「再試多次一隻門!」語畢便走向門並扭門把,「喀」一聲沒原因地成功開門,他們便徑自進內拍攝,「當係鬼神都唔出奇,可能佢都想畀我哋做記錄。」J亦曾在一間音樂室外聽到中阮彈奏聲,他形容聲音像在腦海中出現,而非從耳朵聽到:「鬼神周圍都有,都唔剩係廢墟先有,想話畀大家知唔係咁恐怖嘅事。」 太陽下山後,又是另一段故事,J和隊友到屬於私人業權的葵浦女童院,J解釋不同以往早上出動,而是改為入夜的原因:「有啲地方要夜晚先方便,同埋都唔會麻煩到業權持有者,令到大家方便同舒服。」進入建築後,他們便到處拍攝,直至最後在燈光較微弱的位置,J用了閃光燈作補光,按下快門後便立即驚動了保安,「佢喺樓下啪咗個總掣,全座樓開晒燈,我哋就知大鑊,黃咗喇!」保安便慢慢的沿着圓形設計的樓梯拾級而上,雙方見面時J馬上道歉並解釋:「佢都見我哋真係拎住相機,唔係嚟搞事,同埋我哋都有悔意,就叫我哋執完嘢好走。」 |被遺忘的…… 能排除萬難進入廢墟,J和隊友也會很開心,他說:「唔係咁簡單,功課做得足唔等於你入到,天時地利人、騷擾唔到人,甚至發掘到意料以外遺留落嚟嘅嘢,我哋會覺得係不枉此行。」曾經,他們在某間屋內看到一張「中環蘭香閣茶餐廳」的餐單,上面的電話號碼只有5個數字,才發現這是香港第一間茶餐廳,J分享:「之前只有冰室,因為佢有返咁上下規模,就用返西餐廳嘅『餐廳』,夾埋中式食譜,改名做茶餐廳。」 (由受訪者提供) 又一次,J和隊友到一幢拆卸在即的荒廢舊樓做記錄。在某單位的一個櫃桶深處,他們發現了一個錦盒,打開後才發現是一個由英女皇二世頒發的英勇勳章,最後被隊友帶走了,J說:「清場嘅人見唔到或者覺得唔值錢就會掉,對認識香港歷史嘅人嚟講係好可惜,佢打算喺一個日子就交畀博物館。」 其實在絕大部份情況下,為免惹起爭議和破壞其他同好的體驗,他們不會擅自取走廢墟物品,以及在完成拍照後,把所有物品回復原來位置和狀態,對於偶有破例的情況,J思考後說:「有啲拆緊或者好快就拆,入面有好多好有價值嘅嘢,唔攞就會變成堆填區嘅廢物,呢段時間攞唔攞……我就保持一個開放答案。」 |留住屬於我們的痕跡 不論是在城市或鄉郊,J走過逾百個廢墟,但要說他最喜歡的,莫過於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皇后山軍營印度廟。那裏對於J來說,除了是廢攝的開始,也承載了他的人生大事,「當年我太太好想去,我就帶咗佢去,順便求埋婚。」今非昔比,印度廟雖然沒有被禁止前往,但從屋苑通往的路已加鎖,若要一睹這座獨特的建築,則要動動腦袋,換個路線和方法了。同時,疫情時期很多人被迫留港,只能在這個小地方尋找新玩意,這段時間也有不少人開始探廢,卻沒有好好的珍惜和尊重廢墟,熱鬧過後留下滿地垃圾,或是隨意帶走物品,讓業主不得不封場。 面對廢墟數量漸少,J笑言只能走多步,四處探尋,繼續用照片記下有歷史故事的景物:「我哋唔可以好似卜卜齋,拎本書要你讀。」如果用一啲有美感嘅相吸引你眼球,令你發覺原來以前香港係咁,以前香港人係咁生活,想深入知多啲可以去圖書館睇返。」一步一腳印,這座城市和人們就是這樣走來,成就今天的我們,J說:「這些痕跡和歷史是值得香港人擁有。」 In ACOO, you can see #ACOO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