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social

第五波疫情殺到埋身,圍封強檢、排隊「撩鼻」已成為不少香港人的指定動作。出外用膳要遵守二人一枱政策,到街市買餸又怕染疫,周末還是乖乖宅在家較安全。而罐頭絕對是「儲糧」不可或缺之選。 日式罐頭是本人至愛,但這留待下期詳談,本文先介紹「港式罐頭」。港式罐頭當然並非指香港製造,但它代表住香港精神,讓人一看到包裝招紙就感受到那份濃濃港味情懷,無論你是飄泊海外港人還是留守的本地薑,港式罐頭總為你帶來一絲慰藉。所謂「古有神農氏嚐百草,今有肥饕試罐頭」,本人累積多年的「吃罐」經驗,總算有小小心得可分享。 講起罐頭又怎能不提午餐肉,午餐肉是罐頭界競爭最激烈市場。除了後起之秀韓國SPAM、西班牙高雲牌黑毛豬外,傳統勁旅亦有丹麥三花牌、美國荷美爾,面對多路高手夾擊,中港牌子午餐肉可謂四面楚歌。但要我揀最具港味的午餐肉,長城牌火腿午餐肉是首選。這罐「白豬仔」什麼都好,味道不死鹹又帶火腿絲,唯獨那個一點都不易拉的「易拉蓋」令人痛恨萬分。 僅次午餐肉,本人家中長備兩款,一款是水仙花牌五香肉丁,另一款梅林牌回鍋肉。前者名符其實做到「肉丁」,而非像其他牌子般只是一堆混合辣油的肥肉及肉泥,本人不建將五香肉丁搗進公仔麵內,辣油混合湯汁只會蓋過一切味道,反而炒冷飯時加半罐肉丁,基本上毋須再調味已可上桌;後者豬肉甘香、筍片爽脆,辣度宜人,夏天納悶拿它作開胃餐前小吃送酒也可,加熱後時用來佐飯配麵亦佳。 既然講得上「心得」,怎能只講大路貨色。如果嫌食出前一丁那包味粉太霸道,極力推介買罐紅梅牌牛尾湯。單說名字可能沒記憶,但看到那個橙白色招紙加上那碗看似美味可口的牛尾湯手繪,你一定有印象。這罐頭湯可謂百搭,不論一丁、通粉、意粉都非常配合。 本人有條罐頭方程式,先以牛尾湯配丁麵,開罐鹹牛肉落穫炒香再加蛋汁,中火煎成鹹牛肉蛋餅,雞蛋煎得老些,可以盡索牛尾湯精華。可惜超市只見長城牌鹹牛肉,阿爺一輩教落,最好食鹹牛肉罐頭是美國牌子「喱比」(Libby's),香港很少地方有售,大家看到不要錯過。  

記不記得你已經多久沒有入戲院看電影?防疫措施久久未放寬,但卻有多部港產片已經「即日上映」,你還未去看嗎? 說的是由三位本地藝術家聯合舉辦的「即日上映2.0」聯展,他們以油彩、書法及水墨,重新演繹《黑社會》、《唐伯虎點秋香》等經典港產片。其中一位參展藝術家周俊輝,擅長翻畫港產戲,他以油畫方式記錄杜琪峯電影《黑社會》中的經典一幕:張家輝食匙羹。另一位本地創作人徐沛之主力寫書法,提起書法及港產戲,當然少不了《唐伯虎點秋香》。他以唐寅作品為題,寫出粗口諧音對聯及石榴等幽默字句,相信可以引起不少人共鳴。   「即日上映」畫展早在2020年已舉辦,當時由11位藝術家參與,比今年更多。不過今次「即日上映2.0」則更注重港產電影的情節,意義深遠。同場加映由藝術家鄧啟耀創作的傳統水墨畫,重新製作宮崎駿電影如《飛天紅豬俠》、《天空之城》等,別具風味。   【「即日上映2.0」周俊輝、徐沛之、鄧啟耀藝術聯展】 日期:即日至3月3日 時間:11:00 - 19:00 地址:中環鴨巴甸街20號永福樓地下 凱倫偉伯畫廊  

防疫措施再再再度收得不能再緊之下,電視娛樂似乎成為咗不少人僅有的慰藉,傳統電視台也好、串流平台也好,節目的傳誦度及受關注程度都有直線提高:ViuTV的《IT狗》成為了不少Social Media平台的討論焦點,備受年輕一輩的追捧,劇中多番戲謔對手的「大台理論」惹起了關注,同一時期TVB的《青春不要臉》雖然較少在Facebook同連登獲得正面評價,但係收視成績亦係不錯,特別是劇集以一眾電視巨星發跡史為藍本,重現大量如梁朝偉、劉德華及周星馳等人上位經過,對於不少由細到大都睇大台的成熟觀眾來講,猶如一趟回復青春的時光旅程。   大台不得網民歡心可以話係「單眼佬都知」的鐵一般事實,於是就算節目在現實世界中的收視數字尚可,網絡世界中都仍然係負評處處,其中《青春不要臉》就被評為劇情老土同販賣回憶,仲話劇名「不要臉」改得貼切、符合台格云云;單單去點評個別劇集的劇情係咪老土或者意義不大,更加引起到興趣的反而係大台先前陸續引入多位高層,立心圖強要行年輕化之路,事隔一排,到底佢哋係咪有向「青春」行前了一小/大步呢?   參考製作生態,劇集拍攝需時,要改革都難以一時三刻見到成效,同時大台早前公佈的一系列大計,主要都係以綜藝節目為本,於是即管睇睇相關成績又係點樣:昨晚開筆之際剛好睇到一個全新綜藝節目《不可能任務》,性質上係類近真人騷,一班普遍年資尚淺的藝人擔大旗,在有限時間去學習點樣做龍虎武師;單以首集來看,藝人演出都好四平八穩,真人騷通常需要的「愛與成長」元素都應有盡有,包括排除萬難克服心魔等等,稍有驚喜的反而係一眾導師,其中總指揮林迪安係國際級人馬,擔任過包括《Matrix》同《蜘蛛俠2》等大片的武術指導,他連同其他幾位年資至少二三十年的同行聚首一堂,一手一腳咁去傳授多年心得同技藝,誠意可嘉。   《不可能任務》勾起了對早前另一綜藝節目《好聲好戲》的印象,當時一批知名度更高的藝人以新手身分學習配音,除了學員的心路歷程,節目同時揭示了配音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包括從業員如何努力下苦功、經歷什麼苦與樂等等;對比邀請不同名廚教人煮餸,以及互相競技,甚至男神女神走入廚房,七手八腳煮餐便飯,《不可能任務》同《好聲好戲》都係向前行了一步,要新鮮度有新鮮度,至少針對一眾可能仍然以大台為主要娛樂途徑的觀眾而言,須知道並不是所有家庭觀眾都有網民的識見,有機會涉獵全球不同平台的節目;要意義有意義,在昨晚首集的《不可能任務》,一眾導師的說話令人尤其深刻,表明今次參與就係本住薪火相傳的心,希望為行業出一分力,不僅僅有益於相關節目的製作,這種精神對整個影視行業其實都是非常重要。   如果因人廢言會令人偏執、封閉,因台而廢節目同樣會收窄大家的眼光同視野,一個機構若有不是,當然可以抨擊、指正,同時一旦對方時有好的作品,係咪或者都值得有較公道的評價?  

神乎其技的便當並非一眾媽媽專利,設計師也可以做出精彩的藝術便當盒。日本有四位熱愛建築的設計師,以知名地標為主題,設計三款建築便當。   令一眾建築迷眼前一亮的便當,是模仿當地三大建築地標:住吉的長屋、金澤21世紀美術館及由建築家藤本壯介設計的Tokyo Apartment。 設計師把便當盒分成不同格子,代表不同房間,每個便當的形狀及高度也不一樣,但卻一樣可以容納多個菜式。   以Tokyo Apartment便當為例,設計師是按建築物的比例製成飯盒,而每一格則放滿了不同國家的特色菜,展現日本的多元生活。而金澤21世紀美術館便當則相當吸睛,其圓盤設計可以放到多樣菜式,更有旋轉功能,有點像酒樓的圓盤。現實中,這個現代美術館曾獲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由日本建築師SANAA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圓形的配置是其特色。   看到這些設計得十分用心、精緻的便當,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細心及創意。不過,他們會把這些便當吃掉嗎?!

日出的聲音是甚樣的呢?以文字說故事的 StoryTeller 以「Sound of Sunrise」為題,聯同本地作家米哈及趙曉彤舉辦期間限定書店及展覽。   StoryTeller首次開設期間限定書店,每次以一位作家為主題,連結插畫師和故事,推出「故事文庫」。「故事文庫」是指方便日常攜帶的小型書,適合放入手袋,方便每天隨身攜帶及閱讀。首輪推出「故事文庫」的作家就是米哈及趙曉彤,米哈推出短篇小說集《佈道後的幻象》,而趙曉彤則推出著作《一》。 米哈是香港作家,浸大人文及創作系哲學博士,亦曾主持香港電台《文學放得開》、《呼吸美學》等節目,他在StoryTeller 「老是常出現」。今次就透過對不同插畫作品的想像,構思出美麗故事,以文字說話。米哈希望自己的故事,可以成為介入大家生活的一縷陽光。故事文庫《佈道後的幻象》收錄了一系列畫作,在展覽展出。他先看了畫作,再以此為靈感構想故事。所以《佈道後的幻象》與插畫家的作品一定要「共同服用」!   展覽同時會展出作家過往其他受歡迎故事,讓讀者温故知新。StoryTeller亦與本地刺繡單位 Slasssh 合作推出產品,讓大家把故事帶回家收藏。 「Sound of Sunrise日出的聲音」限定書店及展覽 日期:即日至 2月13日 時間:14:00-20:00 地點:WeWork New Street Gallery 上環新街5-13號地下

有天跟瑞典朋友談起環保少女通貝里(Greta Thunberg),友人自豪地說自己是通貝利推特(Twitter)上的首幾位追蹤者。2018年從地區報上看到通貝里在議會外抗議的新聞,大部份人一笑置之,友人卻覺得少女的行動值得支持。有誰想到通貝里一舉成名,成為國際會議的座上客、特朗普的攻擊對象、甚至《時代》雜誌歷來最年輕的年度風雲人物? 在牛津大學唸環境碩士時,其中一課是討論通貝里為氣候行動帶來的利弊。透過組織「星期五為未來」(Fridays for Future)的罷課和示威運動,通貝里明顯成功啟發了全球大批青年和兒童加入氣候倡議,逼使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多國領袖回應氣候議題。然而,國際媒體對通貝里的興趣遠超其他地區的氣候倡議者。這位來自福利國家的白人女孩作為整個氣候行動的 “poster child” 代表什麼? 為何只有Greta?事實上,世界各地的氣候運動動可追溯到九十年代,本文將介紹通貝里以外的青年氣候活動家,讓大家從更多面向了解氣候危機。       瓦妮莎 · 納卡特 (烏干達,25歲) 納卡特(左一)和通貝里等氣候活動家在世界經濟論壇的合照,然而在一篇報導中被裁走。Source: Markus Schreiber/AP 來自烏干達的納卡特致力為非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發聲,談論非洲在減排放方面的角色和爭取氣候公義。非洲國家人均碳排放低,但面臨嚴重的氣候影響,如乾旱、糧食短缺、童婚增加等。 納卡特屢屢在氣候會議上發表動人的演講,卻不時因種族、膚色等原因遭遇不公平對待。最經典是納卡特在世界經濟論壇與通貝里的合照中被裁走,後來通貝里發文譴責該媒體。難怪納卡特呼籲領袖和公眾更重視最受氣候變化影響人群的聲音(“We need to give more weight to the voices of people who are most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劉衍一(香港,12歲) 劉衍一和他自製的氣候倡議紙牌。Source:

香港人除了排幾小時,甚至5、6小時,只為那10多秒檢測得出來的「+」或「-」、成為假籌炒籌的受害者,甚或做排隊黨賺取一百幾十?市民還有其他選擇嗎?新世界集團與本港初創獨角獸、基因及診斷檢測公司Prenetics合作,捐贈20萬套快速抗原檢測包預基層市民,希望令他們在病毒陰霾下,少一點擔憂。   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表示:「集團一直秉持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理念,今次與Prenetics合作,除了紓緩社會對快速檢測包的殷切防疫需求外,亦體現香港初創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我們亦希望為基層大眾提供快速抗原檢測包,令他們在病毒陰霾下,少一點擔憂,亦減少生活負擔。」   第一批檢測包會在今個月下旬,由6間非牟利機構,包括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兒童癌病基金及聖雅各福群會,推薦及甄選服務對象及安排發放方式,陸續轉贈至有需要的基層人士,紓緩他們購買檢測套裝的經濟負擔。檢測包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緊急使用許可,亦在澳洲及新加坡等地獲相關當局認可使用。檢測者以拭子棒收集鼻腔拭子樣本,15分鐘就可得知檢測結果,無病徵下,也可檢測出樣本是否呈陽性,兒童亦可在成人協助下使用。   此外,新世界及Prenetics亦會向該6間非牟利機構,捐出50套快速檢測系統Circle HealthPod及500套一次性分子檢測組合,予有關機構的職員使用。同時,集團在本月下旬會向所有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檢測包;旗下管理的屋苑每戶也會獲贈2包。

性騒擾不能接受,即使在元宇宙(Metaverse)虛擬世界也不能!Facebook 母公司 Meta宣布將會為旗下的AR平台Horizo​​n Worlds和Horizo​​n Venues推出新工具,保障玩家免受欺凌及性騷擾。   新功能名為「個人邊界」,每個用戶間會有2呎的保護罩,即2人之間有4呎距離。一旦其中一名用家「過界」,虛擬的手就會消失。Meta副總裁Vivek Sharma在網誌中表示功能會繼續改進,亦考慮容許由玩家自行調整距離。Sharma認為新功能有助平台設定行為規範,避免玩家不必要的接觸。   早前一名英國女子指,在Meta的虛擬實境平台受到性騷擾,被數名男性用戶非禮及亂摸,導致心理受創及陷入焦慮。有不少網民認為元宇宙不宜設太多限制,也有網民認為「慘過現實世界」,指不會玩Meta的AR平台。  

面對土地問題的何止是香港人,就連北極熊也一樣難以覓得安樂窩。不過俄羅斯一名攝影師Dmitry Kokh就意外在北極圈的廢棄小島發現了北極熊以屋為家,而且似乎對居所相當滿意。   約20隻北極熊的新家位於俄羅斯和阿拉斯加之間的科柳欽島,這座滿布了垃圾及燃料的廢墟,曾經是俄羅斯氣象站,荒廢多年。被世界遺棄的小島有北極熊進駐,這事連攝影師Kokh也意想不到。「我們因避風雨前往科柳欽島時,看到廢棄的窗戶竟有動靜

Netflix 的紀錄片經常都為我帶來意外驚喜,前兩年有一部《養虎為患》(Tiger King)拆穿動保組織的醜惡本貌,今年同樣有一套癡線程度不亞於養虎狂人,甚至看到懷疑人生的《Tinder 詐騙王》。   既然是發生在著名交友/約會軟件 Tinder 上的真人真事,自然離不開桃色陷阱、金錢騙局。片中三名女受害者不惜開名露面現身說法,指證同一個世紀賤男 Simon Leviev 如何在 Tinder 漁翁撒網,假扮中東土豪 Diamond King,一時日理萬機秒秒鐘幾十萬上落,一時柔情浪漫,共築愛巢,見少兩秒都心如刀割,然後就真的被黑幫買凶,墮入刀光劍影江湖仇殺 —— 窮途末路的富豪終於問你有無十萬八萬應急。早已被迷得團團轉的可憐女子,就此被玩弄於股掌之間。   總覺得騙徒手法熟口熟面,沒錯,想來這位 Simon Leviev 都可能參考過王晶的《情迷大話王》,或者《盜海豪情》和《情場絕橋王》,將電影橋段搬到現實。而最瘋狂的是,這種「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夢幻情節,居然有人相信,而且為數眾多。鑽石王老五的奢華生活,花天酒地、坐私人飛機、開跑車、著名牌、住總統套房,說得好聽一點,其實全部都是眾籌集資。即是靠著一群很傻很天真的受害女子,傾家蕩產賣樓賣腎以血肉城牆為他埋單。而且一不離二,有第一個中招的女子為他刷爆卡債台高築,那筆錢就可以用來佈局哄騙下一個目標,如是者貨/中招者如輪轉,同一條落難富豪的劇本,就在不同國家不同女子身上輪流上演,簡直是超級時間管理大師。   表面看來,《Tinder 詐騙王》這部紀錄片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騙財騙色的賤男固然無恥,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歸根究底還是指向受害女性自身貪慕虛榮,以為在 Tinder 釣到隱形富豪,俗稱搵到個筍盤。不過,愈看下去就發現 Simon Leviev 果然不是那麼簡單,如果純粹是貪錢,苦主們就不會那麼容易中計,尤其在對方第一次提起借錢的時候,應該就會縮沙,如夢初醒。會一再泥足深陷,就是因為受害者不只貪錢,而騙徒亦不只要令受害者誤信自己有很多錢(足夠還錢),而是雖然他有很多錢,但同時很需要你。他有很多錢但唯一不可以失去的就是你,只有你可以拯救他,拯救一個身份和財富遠超自己想像的人。於是她們紛紛跌入一個扮演拯救者、紅顏知己,能夠患難見真情的精心圈套。   局外人難免覺得處處破綻,受害者沒有最蠢,只有更蠢。但人總有脆弱、警覺性低的時候,把謊言複述一萬遍,起碼有一兩個人上釣。騙子當然勝在機智,高章之餘都不得不佩服他夠勤力,騙一萬人,可能只有幾個中招,要花多少耐性在 Tinder 釣魚、騙多少人才坐得起私人飛機,住得起奢華酒店?   更重要的一點是,雖不能說交友軟件害人害物,但要是你不那麼脆弱,都不需要在虛擬世界醉心經營和迷戀一些美好順利的璀璨人生。騙子確實抓緊了受害者脫離現實,沉醉於自我妄想的特質。而且,三位受害者於紀錄片都不約而同提到,自己如此拋頭露面指證 Simon Leviev 的惡行,除了要令對方身敗名裂,她們都算是為民除害,名留青史。但現實少少,人財兩空只求攞番個彩,實則本性難移太愛妄想,觀眾眼中都是掩著半邊嘴食花生而已。   真人真事的情迷大話王,後續相當峰迴路轉。譬如說,雖有受害者挺身指證,齊心揭穿騙子的真面目,但最終他只是監禁了好幾個月,出獄之後便回到祖國以色列繼續做老本行,繼續在 Tinder 假扮富豪,過著高調奢華的生活,可能因為言語不通,就算在外國臭名遠播,於國內居然相安無事,仍然有女性排隊中招。最令人覺得癡線的是,儘管有這樣一部紀錄片畫到出腸,曝光到那麼徹底,其實「他」仍然逍遙法外,而且騙財騙色你情我願,賤格不等於犯法。   不過,隨著紀錄片在 Netflix 上架,對 Simon Leviev 應該是致命打擊,名字、容貌、惡行與行騙手法全部曝光,要在 Netflix 的放送地區覓食有一定難度,而且 Tinder 已表明會永久封鎖此人的帳號。不過,對「他」來說,要偽造護照、銀行戶口、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