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拜仁】:M+持久戰
近日我城的文化藝術指數突然飆升不少,街頭巷尾都彌漫著一股「文化朝聖心」,要到最近開幕的全新博物館M+走走看看;由開幕首日到緊接的周末周日,以至一般平日,館內的展廳及通道,以至館外的公園及海傍,總是人山人海、熙來攘往,遊人多得甚至讓部份訪客抱怨「真係要睇嘢嘅話,其實唔應該一開幕就嚟!」老實說,有時人太多,遊覽博物館、美術館的體驗的確會大打折扣,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巴黎羅浮宮與其鎮館之寶《蒙娜麗莎的微笑》,根據館方早年的估算,每日至少會有3萬人經過掛有該幅達文西名作的展廳,想要獨個兒靜靜地細心觀賞,幾乎完全不可能,取而代之的就是到此一遊式的打卡及報到,當然,對於博物館方也好,甚至整個城市都好,人滿之患也許要比門堪羅雀來得更好,畢竟終歸也是一個Happy problem。 由法國回到香港,細看近年此地的社會發展,一個文化藝術地標能夠引起如此多普羅大眾的關注,的確並不常見,更甚者M+的定位是「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首先但凡涉及「當代」的藝術類型及門派,往往都非如電影及電視等流行文化般平易近人,再者「視覺文化」也算不上大眾經常念茲在茲的範疇(更遑論「視覺文化」與社會一直比較熟悉並常用的概念「視覺藝術」,在M+團隊的理念中也有關鍵分別),因此近日刮起的「文化朝聖熱」也不是不教人意外,同時讓人不得不感到欣慰。M+座落於西九文化區之中,單是這個區的發展歷程已經是波折重重,由單一招標爭議開始,發展計劃推倒再推倒,高層人員換完又再換,超支事件猶如家常便飯,就連M+大樓本身的工程部份都曾發生承建商財困,以致需要暫時停工並且更換承建商的意外,「一波三折」似乎都不足以形容過程中的困難及挑戰,故此當在媒體報道上讀到有員工在開幕日上喜極而泣,實在也不應令人太過意外。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驟眼看來,M+的開局著實不錯,一方面成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及好奇,另一方面開館之初也沒有太多混亂及投訴,不過以此斷言M+已經走上成功之路,則未免太傻太天真;一直以來,港人熱度之短也是人所共知的,三分鐘過後,M+的寵兒地位是否依然能夠保持,實在繫於極多天時地利人和因素:一所聲稱立足香港、面向世界的文化機構,到底和此時此地的人和事有多大的關係呢?香港人能否從M+中發現自己,進而看見世界呢?M+的出現,除了在維港旁邊增加了一幢由世界知名建築師操刀設計並興建的大樓,還為香港及香港人帶來了什麼呢?例如前述的「當代視覺文化」,香港有些什麼,同時又強於什麼呢?這些全都亟待我們每一位(而非僅僅是M+團隊,以至文藝界別)去思考、去投入、去貢獻。
【肥饕】:日本真係乜「鯛」都有
不論刺身抑或壽司,最被港人低估的日本魚類,非鯛莫屬。的確,鯛的品種五花八門,味道可謂天淵之別。橡膠質地零魚味的急凍鯛魚刺身,網購平台50元有找。相反,在水流湍急的明石海峽棲息的野生真鯛,肉質緊緻富彈性,千金難求。今期就跟大家暢談何謂好「鯛」。 日本人一直視鯛魚為高級魚類。一般來說,鯛可分為三大類,即真鯛、血鯛、黃鯛。先說真鯛,如果在春季被捕獲,統稱為「櫻鯛」或「花見鯛」,魚味淡麗清雅。夏天因為是產卵期,並非吃鯛佳季。而秋季的真鯛在深海中吃了一整季蝦蟹,既累積厚厚脂肪,令魚身閃著油光,魚皮呈楓葉紅,就一律被稱為「紅葉鯛」。 不論是真鯛、血鯛抑或黃鯛。其幼魚通常被稱為「春子鯛」,其柔嫩質感非其他魚種可媲美,亦是近年壽司吧熱門人氣魚料,讓人一吃入魂。而含水量較低的血鯛,就是絕佳「春子鯛」來源,非常適合用作揑壽司。至於黃鯛就是次一等的鯛魚,篇幅所限不詳談。 由於鯛屬白身魚,普遍味淡。故師傅通常需做手腳提鮮,技藝高超的師傅會採用昆布醃漬法,「收水」後的魚身,令魚味更濃郁。另一常見做法是「湯霜法」,師傅以熱水輕汆魚身表面,以熱力誘發皮下脂肪,入口時既品嚐到清爽魚肉,又有魚脂的豐腴甘香。 近年出現的大熱蜜柑鯛,由於廉價物美,大受食客歡迎。蜜柑鯛如其名,說穿了是以蜜柑作飼料的養殖鯛,魚腥味淡,食用時散發淡淡橘香,尤其是夏季享用,甚為醒神。 懂得分門別類只是第一步,要知道何謂頂級鯛魚,可從其骨入手。據說,鯛魚要在水流極急的大海奮力前游,難免會令骨骼勞損,癒合後的骨會生長骨刺,周而復始便產生球體狀骨瘤。而德島縣的「鳴門海峽」以水流湍急見稱,所以日本人命名這種鯛魚骨刺為「鳴門骨」。如果劏開一條鯛魚後,發現「鳴門骨」,那就是美味證據。 最後,不要以為有個「鯛」字的,都是鯛魚。金目鯛、系撚鯛(即金線魚,與港式紅衫魚類近)、甘鯛(即馬頭魚)雖有鯛字,但通通屬不同科,所以作為一個深愛日本料理的饕客,切勿「見鯛當鯛」。
【(不)要玩食物】 日本匠人製百變造型飯糰 神還原《鬼滅之刃》伊之助
日日上班都吃隔夜飯菜,十分沉悶嗎?日本有位匠人自製不同款式的動物飯糰,做得出神入化,IG與YouTube共已獲超過兩萬粉絲追蹤! 可愛貓咪、小狗、貓頭鷹,又或是動漫人物的飯糰造型通通都難不到 @onigirigekijo ,這位日本「飯糰神手」可以造出百變便當,更在YouTube頻道「おにぎり劇場」大方分享製作過程,讓網友「偷師」。不過要學也不容易,事關版主善於用不同食材精準做出不同動漫角色的造型,就連《鬼滅之刃》的伊之助也可神還原。說是飯糰,不如說是能吃的藝術品。 面對這樣精緻的飯糰,你又捨得把伊之助的頭咬走嗎?
Luna Is A Bep改編《夢中天使》玩city pop 夥唐韋琪唱廣東話兒歌金曲 小朋友轉晒聽MIRROR?
【ACOO X Luna X 唐韋琪】 「人人期望可達到」、「遇怪魔我即刻變大個」,呢啲經典兒歌仲有冇細路識唱?2010後成長嘅新一代又係聽咩兒歌大嘅呢?我地邀請咗90後女rapper Luna Is A Bep參與一連兩集嘅「 #香港兒歌重塑企劃 」,第一集會搵埋「兒歌天后」唐韋琪同一班細路零距離接觸,一邊唱遊一邊探索下香港兒歌去咗邊?
【係咁先啦】 香港許留山最後分店傳結業 「芒椰奶西」終變集體回憶?
許留山是不少8,90後的校園回憶,放學約同學吃 #芒果西米撈 #多芒小丸子 的風氣盛極一時,而各種芒果甜品及「肥仔水」亦大受追捧。惜花無百日紅,許留山在香港的最後一間分店盛傳會在月底結業,全面撤出本地市場! 有超過60年歷史的許留山早於今年5月已宣布清盤,隨後其加盟店亦陸續倒閉,只剩最後一家油塘分店。有網民指,油塘店職員聲稱「做埋今個月就執笠」,意味這家老字號將成為時代回憶。 許留山在元朗推車仔賣涼茶起家,90年代以芒果甜品為餐廳主打,高峰期設超過300間分店,更是行業龍頭。不過消息傳出後,網民似乎並不留戀,直言「好行唔送,以後唔好返黎」「唔好食又貴,執咗都唔可惜。」你又認為許留山的沒落可惜嗎?
【致咖啡迷】 日本搞鬼設計扭蛋大熱 憂鬱咖啡、土下座咖啡、沉思咖啡……
打工仔每日的精神支柱-咖啡,都有不為人知的憂鬱、迷惘及不想工作的一面? 說的是日本扭蛋公司 State of the Art 與藝術家 Ringoclay合作推出,以擬人咖啡杯為設計基礎的全新扭蛋系列。一套五款,「咖啡小精靈」造型可愛又搞鬼。抱膝低頭的「憂鬱咖啡」看似快要飲泣、「土下座咖啡」則因為不小心倒瀉咖啡而跪地道歉、正在沉思的咖啡杯十分認真、45度傾斜的咖啡杯有MJ影子…… 還有一款神秘設計尚未現身! Ringoclay 曾創作很多咖啡小精靈,今次是第一次把小精靈們變成扭蛋,無論是咖啡迷抑或扭蛋控,千萬不要錯過! 售價:300YEN扭一次,共5款
【分享都是勇氣】 羊毛氈手作失敗現場 日本網民成品 老虎、企鵝、草泥馬面目全非
想把一團羊毛氈變成不同動物、卡通人物?唔係咁易㗎,葉師傅!就算是出名心思細密的日本人,都有不少失敗個案。Twitter 話題「失敗的羊毛氈」中,網民分享了自己的失敗作品,老虎頭大身細、企鵝離奇縮水,還有很多面目全非的成品,要對比理想和現實,真的很殘酷。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失敗品」也有失敗的魅力,畢竟這些成品才是真正的獨一無二,要做到貓不像貓、狗不像狗,也屬於非一般鬼才。 Photo/ Twitter #羊毛フェルト 失敗
【文青追捧】 復古翻頁鐘香港製造50年 匠人工藝 時間誤差每月少於0.5秒
你還有看時鐘的習慣嗎?對機不離手的人來說,望Iphone比起真實時鐘方便得多,但為甚麼還有人會花上幾千元,購買 #翻頁鐘 呢? 說的就是在香港屹立超過50年的時鐘老品牌「Twemco翻頁鐘」,經典設計就連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中都可見到其蹤跡,更大受一班年輕文青歡迎,說是「紅足半世紀」也不為過。時鐘用色簡單、不會多於三種顏色,而時間及日期也清晰易看,整體設計予人平實、復古的感覺。因此不論時代如何變遷,Twemco在大角咀的工場仍然屹立不倒。千萬不要以為翻頁鐘「得個樣」,其實它是世上為數不多的全自動翻頁時鐘生產商。每個時鐘都用了高品質的機械裝置,時間誤差每月少於0.5秒,十分精準。 之所以大受歡迎,或者是「啪嗒」的響聲令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而每小時揭一小頁的設計更紅出香港,在日本、歐洲大受歡迎,就連銀行、企業都會用作標準時鐘。由香港工人默默耕耘造出的翻頁鐘,在香港又獲多少年輕人青睞呢?你會珍惜這份匠人心意嗎?
【姐姐變女神】 譚仔姐姐改行日系風格?! 攝影師:給大家看看她們可愛青春的一面
每逢見到譚仔姐姐,對話大概離不開「墨演、生小辣和凍鏈茶」,短短 30 分鐘食飯時間,除了送上米線那一刻,也很少留意她們的一舉一動。譚仔今年踏入 25 周年,攝影師千紅在周年企劃中,以一貫日系攝影風格拍下譚仔姐姐的另一面,並舉行攝影展,希望「藉著這些作品,給大家看看她們可愛青春的一面。」 譚仔在香港彷似無處不在,25 年間,我們由學生變打工仔,由拍拖變結婚(或單身),身邊的人可能來來往往,改變不少,唯有譚仔仔姐姐那股不咸不淡的廣東話口音仍然依舊。 《譚仔.姐.遮》攝影展 日期:2021年11月11日至11月30日 時間:上午8時至晚上10時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四樓大堂,免費入場 Photo/ 幸福照相館
【紅眼】:鉛華盡落柯震東
這兩年去不了台灣,但反而特別留意台灣電影。如果說去年是「劉冠廷年」(單是有份參演而又入圍上屆金馬獎的作品便有《消失的情人節》、《同學麥娜絲》、《腿》和《無聲》),那麼今年,應該是「柯震東年」。 而且,是第二次「柯震東年」。第一次是 2011 年,即是「那些年」。那年的柯震東,剛剛二十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創下票房神話,男主角柯震東一炮而紅,金馬獎新人王的寶座,捨我其誰。 青春無敵四個字,只怕還不足以形容他爆紅的盛況。 但後來的事情,大家都還記得,又或者已經久遠到不太記得。柯震東到中國大陸發展了幾年,結果在北京出了事,當場被捕。醜聞震驚中港台演藝圈,傳媒輿論鋪天蓋地報道一番,柯震東就這樣被全面封殺,敗走台灣消聲匿跡。 底子全花,再沒有人再敢找柯震東拍電影,演藝前途幾近盡毀。但其實眾所周知,柯震東本身有個超級富爸爸,不做演員大明星,做回個普普通通的富二代,人生摔一跤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柯震東似乎有點不服輸,他是真的像九把刀筆下那些熱血逞強的男主角,演員生涯跌入谷底,翌年已急不及待重新出發,而第一部電影就是趙德胤的《再見瓦城》。這部電影拍得辛苦,要深入緬甸貧民窟,連觀眾都看得出整個拍攝現場衛生狀況惡劣,與柯震東前幾年玩世不恭,到中國大陸輕輕鬆鬆靠臉賺錢的大時代小愛情電影完全不同。以他曾經恃寵生嬌的身價,不可能會演,《再見瓦城》簡直是煉獄之旅。因為再沒有其他選擇,又或者他就是偏偏要選擇最難行的路,以苦行般的歷練和演出,證明自己終會回來。 所以柯震東回來了。 今年柯震東主演三部電影,《鱷魚》、《月老》、《金錢男孩》,無人質疑他是金馬獎影帝大熱。難聽一點的說法就是成功洗底,苦盡甘來,演藝事業大翻身。但浪子回頭,用了十年才落盡鉛華的柯震東,跟那些年意氣風發的新人王已經判若兩人。以前演戲憑天賦,今日的演技來自經歷與跌宕。 三部作品之中,香港觀眾最先看到的第一部,是柯震東跟李心潔主演的小品愛情電影《鱷魚》。愛情以外,其實《鱷魚》也是關於選擇和取捨。 「你有經驗嗎?」故事裡面,曾經做過黑道、殺人入獄的柯震東經常重複這句對白。 儘管角色是個戇直單純的大男孩,但深信現實中就是因為他有過太多人情冷暖的經驗,跟《再見瓦城》那個走投無路的吸毒犯,或者《打噴嚏》誓不認輸的捱打拳王一樣,把自己放進電影,有些戲是演得特別深,總有一些難以形容的眼神,特別凌厲。 假裝了無牽掛重新上路,卻發現自己一無所有的釋囚,孤獨、自卑,要跟所有人保持距離,嘗試學習做個好人,但是憤怒。 電影確實讓人想到前兩年在金馬獎贏盡掌聲的《陽光普照》。珠玉在前,劇本亦瑕疵不少,但瑕不掩瑜,因為它有一個非常出色的演員。今日的柯震東無懈可擊。 幾年之前那個華語影壇新人王,躊躇滿志春風得意的人中之龍,只一夜間,折斷了角,摔成一條鱷魚 —— 鱷魚就是本性凶狠威猛,卻無奈永遠都抬不起頭。但焉知非福,這一切讓柯震東不能成龍,卻成就了一個更熟練的好演員。 雖然《鱷魚》是一部小品愛情電影,但認真一想倒不是真的很小品,有些細節寫得很深。近年台灣電影普遍都有這種特色,角色不多,格局小,視點低,但見微觀著,對於官商勾結,選舉舞弊,狡猾善辯的政客,及搪塞責任的政府部門,各種嘲諷從未間斷。他們就是小人物,因為孤立無助,所以相愛、裸命相依。放在今日香港簡直像個童話。不是嗎?這裡莫說是咬人不放的鱷魚,連野豬都快要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