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女神】 劉慕裳出戰「最後一屆」奧運 集氣!8月5日傍晚6時30分銅牌戰
29歲「空手道女神」劉慕裳(Grace),今早(5日)9時代表香港出戰東奧「空手道女子個人形」賽事,以排名賽小組第2名躋身銅牌賽。這位美少女外貌標緻,卻是世界排名第4的空手道運動員,曾終結兩屆世界冠軍清水希容的87連勝記錄。她與現役香港空手道代表劉知名是兄妹,二人已「征戰」18年。Grace在賽前曾表示,「最差的情況就是輸了又無享受到過程,所以無論成績如何都希望享受比賽。」 不說不知道,每屆奧運主辦城市也有向奧委會提出新增項目的權利,源於日本沖繩的空手道,便成了今屆的新增項目,三年後的巴黎奧運將不設這個項目。所以說,今屆的空手道比賽便成了「最後一屆」,而Grace亦可謂得到了「一生人一次」的出戰奧運機會。 支持Grace的同時,也希望會有更多人留意空手道這個運動啦! @gracelaukarate 💪🏽
【Next Generation】 13歲「滑板神童」Sky Brown的成長故事 「他們是錯了,我可以做到」
東京奧運首設滑板項目,年輕的選手在滑板場上飛揚、互相鼓勵和擁抱,難道這就是青春的感覺?13歲的Sky Brown不但是女子滑板公園賽銅牌得主,更是 #英國 史上最年輕奧運選手。這幾天在社交媒體不難看到她的名字,但她的故事,你又知道嗎? Sky 其實是英日混血兒,爸爸 Stuart Brown 是專業滑板選手。大概是從小看着爸爸滑滑板,Sky 自細就對滑板充滿興趣,8 歲便首次出賽,9 歲在圈內漸露頭角,11 歲已奪得英國錦標賽冠軍、世錦賽銅牌,成為全球首位做出凌空轉體 720 度的女選手,「滑板神童」的稱號就此而來。 滑板選手跌跌碰碰在所難免,Sky 在出戰奧運前甚至從 15 尺高摔落,造成顱骨、手腕多處骨裂,連心臟、肺部都受到重創,從鬼門關走了一圈,她卻說:「我喜歡跌倒的感覺,因為跌過再起身、再嘗試的感覺更好。」 除了滑板,Sky 還喜歡衝浪和跳舞,閒時每日衝浪兩次,也參加過電視真人騷《Dancing with the Stars》。年紀輕輕的她被潑過很多冷水,但她居然享受其中,「我喜歡別人說我『太年輕、太小』,那我就可以證明他們是錯的,我可以做到。」首次參與奧運就勇奪銅牌,她已準備再迎戰 2024 巴黎奧運,並成為其他人的榜樣,「我希望其他小女孩見到我參與奧運,會知道她們一樣可做到。」 Photo/ Team GB、Sky Brown
【牛下女車神加油!】 李慧詩今首戰東奧 抹去上屆失落:「狀態歷年最好」
李慧詩(Sarah)今日(4日)將於東奧首度登場,聯同隊友李海恩,出戰香港時間下午 3 時 15 分的女子凱林賽首圈賽事。這位曾在 2012 年倫敦奧運勇奪銅牌的「牛下女車神」,雖於上屆里約奧運「炒車」而與獎項無緣,卻未打擊她在本屆的信心。Sarah 直言,到達日本伊豆單車館,覺得非常熟悉,「伊豆是我細個常去訓練的地方,見證我由開始時,對場地單車感到驚怕到建立信心。」把握十足的她更指:「狀態是歷年來最好,都準備好了,有信心拿獎牌!」 「女車神」並非浪得虛名,自 2010 亞運會擊敗歷屆冠軍中國隊選手郭爽、奪得首面金牌後,Sarah 佳績一浪接一浪,2011 亞錦金牌、世界盃爭先賽銅牌、凱林賽銀牌,就連倫敦奧運凱林賽銅牌也收入囊中,為香港取得首面奧運單車賽事銅牌。 Sarah 這些年來縱然經歷受傷等不如意事,仍在兩屆世錦賽中收獲 3 件象徵世界冠軍的彩虹戰衣,成為首個 3 度奪得戰衣的香港人,「在十多年的運動員生涯裡,我嘗盡酸苦甘甜:在別人不認同的時候堅持信念,在失敗受傷後勇敢面對。」今日下午,讓我們一起秉持着這份信念,為李慧詩、李海恩打氣!加油!
【別出心裁】 當體育遇上藝術 東奧官方IG記錄不一樣的精彩時刻
東京奧運來到最後一周,賽事進行得如火如荼,運動員表現受盡關注之外,主辦國日本盡善盡美的態度也令人欣賞。除了賽事現場,連網上官方 Instagram 的照片也是別出心裁,讓無法到現場的我們也可以感受奧運氣氛。 IG Toyko 2020 每日以獨特的角度捕捉選手比賽時精彩一刻,把各國健兒全力以赴、不遺餘力的姿態就此定格在鏡頭之下。「當體育遇上藝術」,徑項、乒乓球、舉重、哥爾夫球、劍擊
【歷經69年的奧運之路】 港隊首戰奧運原來要靠「眾籌」! 1952年「港隊飛魚」係……
東奧是第 32 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香港參與的第 17 屆奧運。說起來,港隊在何時首次出戰奧運?原來早於 1952 年,香港就以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作代表,派出 2 男 2 女游泳選手 — 蒙帝路(F.X. Monteiro)、張乾文;施伊架(Cynthia Eager)、郭錦娥參加赫爾辛基奧運,他們更是該屆唯一全程參賽的華人地區代表。 當年要派選手參與奧運也不容易,由於國際奧委會表示,港隊代表必須有宗主國(英國)國藉才可參賽,以致很多沒有英國護照的香港居民或遷港華人失去代表資格。同時又因經費不足,香港業餘游泳總會要舉行慈善晚會「眾籌」,最後籌得港幣 1 萬元,運動員才得以出賽。 4 位代表一共參與了 6 個項目 — 男、女子 100、 400 米自由泳、男子 1500 米自由泳、女子 200 米蛙泳。雖然 6 個項目均未能出線,但仍然為香港創造了歷史,開啟奧運之路。 以 1 分 00 秒 3 衝線「男自 100」、唯一一位晉級到準決賽的張乾文當年更被譽為「太平山飛魚」,及後仍有代表香港出戰墨爾本、羅馬奧運,也曾在 1964 年東京奧運火炬傳抵香港時,負責最後一棒,可謂是「港隊飛魚」第一人。 Photo/
【東奧後又有冇新站名?】 奧運站點解唔叫大角咀或櫻桃站? 原來同風之后和殘奧選手有關!
「下一站喺奧運,the next station is Olympic」,有無想過,位於前大角咀碼頭的 #奧運站 ,為什麼要叫「奧運」,而不是大角咀站?原來和香港摘下第一面 #奧運 金牌有關!奧運站於 1994 開始動工,是東涌綫其中一站,計劃初期,的確打算叫作大角咀站。後來地鐵公司提出改名,因為車站附近有櫻桃街,加上社區團體提議,甚至考慮過稱作「櫻桃站」,以突顯車站位於新發展區。 不過,為改站名而苦惱之時,正值 1996 年美國阿特蘭大夏季奧運會,港隊風帆選手「風之后」 #李麗珊 為香港摘下首面奧運金牌。而同年舉辦的殘奧運動會,劍擊選手張偉良、田徑選手陳成忠、趙國鵬、蘇樺偉、張耀祥也為香港奪得 5 面金牌,創下歷史佳績,全港普世歡騰。於是,為表揚港隊運動員的驕人成就,地鐵與香港奧委會達成協議,在 1996 年 12 月 16 日正式將車站命名為「奧運站」,站內月台還有滑浪風帆、羽毛球、跨欄等不同運動的壁畫,以貫徹站名由來。 Photo/ MTR之今昔
【含意深遠】 東奧頒獎花束產自311大地震災區 洋桔梗、向日葵、龍膽代表思念、希望
在螢幕前見證港隊運動員領取奧運獎牌時,你有留意到他們的獎牌公仔和頒獎花束嗎?原來這些花束除了祝賀選手之外,還有更深層意義。東奧預備的5,000個鮮花束,主要花材為洋桔梗、向日葵、龍膽,全部出產自「311大地震」受災地區,奧委會希望「在世界上最盛大的體育盛會上,向全世界展示這些地區的魅力」、「傳遞對災區的支持」。 洋桔梗來自 #福島縣 ,本是當區最多人種植的花,但在「311」後農作物產量大減,幸得非牟利組織的幫助下,令一朵朵淡綠色之花繼續盛放,重建災區、重塑居民的希望。 向日葵來自 #宮城縣 ,由地震罹難孩子的父母栽種於當時避難的山坡上,借花寄託思念,也希望迎着陽光綻放的向日葵可以為當地人帶來慰藉和勇氣。 龍膽則來自 #岩手縣 ,藍紫色的花朵和東奧會徽互相呼應。當地種植龍膽多年,災難過後,現時產量已重回正軌,可以提供日本花卉市場一半以上的分量。 雖然這些鮮花束在數天後會凋謝,但背後隱藏的心意,相信就似運動員付出的努力一樣,將會被銘記於心。 Photo/ Tokyo 2020
【我們的冠軍】 港花劍男團挫埃及以第7名告別東奧 齊上齊落創歷史佳績 「就算失分都有師兄撐住!」
勇奪個人花劍奧運金牌的「香港劍神」#張家朗 ,今日聯同3位隊友 #張小倫﹑#蔡俊彥 及 #吳諾弘 再出戰男花團體賽,在最後一場,與埃及爭奪第7名時,港隊表現越打越放,一直領先,最終憑45:21大勝埃及,以男花團體總排名第7,雖然與獎牌無緣,但已創出港隊在奧運最佳成績。 奧運男子花劍項目在早上展開,港隊與上屆里約奧運冠軍俄羅斯奧委會爭奪四強,可惜在雙方爭持多輪後,港隊最終輸39:45,8強止步。期後與德國爭奪名次賽,雖然期間曾將落後分數收窄,但最終還是以38:45落敗。最後一仗對埃及發揮出色,最終以勝利為今屆奧運劃上完美句號。 張家朗在賽後表示,雖然個人賽勇奪金牌,但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冇乜點諗個人賽打成點, 每日都係新一日。」首次出戰奧運的吳諾弘就被師兄大讚表現好,他表示正正因為團體賽,知道「就算失分都有師兄撐住,所以發揮較好。」蔡俊彥就覺得自己對俄羅斯奧委會時表現失準表示抱歉,「我最大責任,有啲難過」,但同時認為「將來仲有好多希望,下年全運、亞運會做得更加好,甚至3年後再返嚟復仇。」35歲的劍隊大師兄張小倫首次參加奧運,但也是最後一屆,這幾天收到「好多好warm嘅message,多謝全香港朋友」。 而女子乒乓球團體賽,港隊杜凱琹、李皓晴及蘇慧音就憑3:1成績,淘汰巴西隊對手,晉級8強。明日(2日)香港時間下午2點30分,對戰羅馬尼亞爭取4強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