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仔學佛掂唔掂】由玩世不恭到被高僧馴服只需兩日? 奶仔(方紹聰)學佛冀拋開煩惱 「教我做一個好人」
出名口花花嘅奶仔(方紹聰),喺娛樂圈追名逐利11年,突然要跟高僧上山學佛?見住奶仔喺師傅面前玩beatbox,入寺之前仲要上IG打卡,呢兩日一夜又要受戒又要赤腳化緣,真係唔樂觀
【幻想出走】 馬鞍山京都竹林、薄扶林英國古堡 仲有邊度? 香港異國風情畫 看盡外國景色
在香港土生土長,你對這個地方有多熟悉呢?每天經過的街道,讓你感到厭倦了嗎?其實香港還隱藏著很多風景,只要我們細心發掘,便可以看到另一片天地。 // 茅坪古道|馬鞍山嵐山竹林 // 想尋找竹林の道,不一定要到京都嵐山,香港馬鞍山一樣可以找到。行過北港古道,有一條過百米的竹林隧道,密密麻麻的竹樹林立在路的兩旁,遮蔽了猛烈的陽光,風起時,聽著竹樹奏出天然的交響樂,也是一種享受。 // 香港大學大學堂|英國古堡 // 港大位於薄扶林道的男生宿舍大學堂(University Hall)被稱為「古堡」,全因它的建築有濃厚的英國維多利亞風格,整棟白色,再加上哥德風格的窗框和都鐸式拱門,的確有種歐洲古堡的氣勢。 // 天后廟道三號花園|香港京都庭園 // 從炮台山沿天后廟道,一直行至雲景道配水庫遊樂場,有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公園,但只要你一走進去,便會秒回「家鄉」日本。裡面藏著的竹棚、和風小屋,加上小橋和石燈,的確洋溢着一股日本風情! // 烏溪沙海星灣|港版澳洲海岸 // 香港的面積小,其實有種優勢,讓我們不用山長水遠都可以從城市去到郊外,感受大自然景色。香港可以媲美澳洲的海景,除了屯門黃金海岸之外,原來還有海星灣,潮退時站在紅樹林岸上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海景、腳下躲於殼裏的寄居蟹、身後的植物「水筆仔」,再自行加點幻想,也像身處在一個富有香港特色的澳洲海岸上。 // 科學園|新加坡海灣 // 這裡有平時在科學園出沒的讀者嗎?據說在「金蛋」和餐廳一旁的河畔,竟然可以看出一種新加坡 Waterfront Bay 的感覺,你又聯想得到嗎? // 新城市廣場|芭堤雅商場 // 某些角度看起來,沙田新城市廣場其實與不少外地商場有點相似,又人覺得像芭堤雅,又有人覺得像美國,難道因為商場來來去去都是差不多的? 可能是太久未能出走,看著香港都能出現幻覺。不過,不論這些景色有沒有異地風情,也不妨去探索一下,如果偶然對日日如是的生活感到厭倦,也可以當自己在外地旅遊吧。 Photo/ 大學堂、網上圖片
【商業道德為何】 LEGO創意無限出手槍模型!? 美國「反槍派」:寒毛直豎,覺得會有孩子因此喪命
「LEGO都出槍?」如果這個是你看到這幅相的第一個感覺,是很正常的!美國有槍械製造商竟然推出外觀「十足十」用LEGO的彩色積木砌成的真手槍,引發「反槍派」強烈批評,樂高更加去信該公司要求停止生產。 猶他州槍枝商Culper Precision解釋用LEGO積木仿製這款「BLOCK 19」手槍,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人參與射擊這項運動,並且實現部分人的兒時夢想。除了用色彩繽紛的顏色和傳統LEGO積木造型外,更用「super fun !」形容產品,賣549至765美元。「LEGO槍」一推出,震驚不少家長,批評容易令小朋友弄假成真,把真槍當為玩具!主張加強槍枝管制的團體「母親要求美國槍枝意識行動」(Moms Demand Action for Gun Sense in America)創辦人華茲表示,她看到這把玩具造型的真槍,第一個反應是「寒毛直豎,覺得會有孩子因此喪命」。她說,2021年美國就有超過165宗兒童使用槍枝意外死亡事件。 創意拼砌被濫用,LEGO去信Culper Precision要求停止生產與LEGO造型相似的玩具,但基於美國現時未有法例規管製造與玩具相似的危險物品,就如槍械玩具,因此Culper Precision事實上並未有觸犯法例。但鑑於引起的爭議,公司執行長決定會將產品下架,不再製造或販賣類似商品。
【暴露年齡系列】 紅白「哥喇」可樂、綠白「白檸」汽水你飲過未? 80年代停產屈臣氏汽水重出江湖
汽水,你細細就飲過?可口可樂、忌廉、七喜飲得多,本土出品的屈臣氏汽水,你又飲過嗎?曾經風靡一時的 Super Cola「哥喇」汽水、Lemonate「白檸」汽水在 80 年代停產, 事隔 40 年,近日再度推出市面,還保留了以前經典的紅白及綠白包裝,令不少人大嘆兒時回憶再現。 「哥喇」是屈臣氏在 50 年代首款推出的汽水,味道類似可口可樂,以「夠氣、夠味」作賣點,而且當年只售 3 毫子一支,比可口可樂平 1 毫子,足足 25%,被稱為「平民版可樂」,深受廣大市民歡迎。直到 70、80 年代,「哥喇」風靡香港,屈臣氏再推出橙汁、忌廉和檸檬梳打,統稱為「屈臣氏汽水」。不過隨經濟起飛,愈來愈多外國品牌進軍香港,市面選擇多了,屈臣氏汽水日漸息微,也在 80 年代消失於貨架上。 如今「哥喇」、「白檸」再度登場,270 毫升的玻璃樽裝 $18 一支、330 毫升罐裝就4罐$20 ,你又會想試一試嗎?
【古人智慧】 花生醬醫牙痛!? 考古學家:最古老的不是用來吃的
花生醬香氣濃郁、綿密豐厚,烤多士抹一層美味加倍。但你知道花生醬原先不是用來吃的嗎? 考古學家在14至16世紀的墨西哥的阿茲提克文明中,曾經發現花生醬的存在,據說族人會將烘烤過的花生打成醬,再用作醫治牙痛。是否湊效就不知道,但肯定是暫時發現最古老的花生醬。不過古今花生醬有巨大變化,以前的花生醬未必好吃,難怪族人把醬料當牙痛藥。 至於現時的花生醬又甜又順滑,全靠美國食品商人Rosefield,在1922年時發明了一種技術,避免醬、油分離,從而令花生醬的口感更加均勻、順滑。花生醬除了可口外,還可以幫助無法咀嚼固體食物的病人攝取花生的豐富營養價值,更成為了營養不良病人的補充品。 花生醬含有高蛋白質及豐富的維他命與礦物質,包括維他命E、維他命B3、葉酸等,同時含低碳水化合物,進食後血糖升幅低,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花生醬雖然脂肪含量高,不過只要避免過量進食,反而有助控制體重!雖然不再用作醫牙痛,但花生醬依然有很多功用,會否取代牛油果成為Super food呢?
【夢幻名車】 世上最著名經典車雲集K11 MUSEA 完美連結富地方色彩的藝術、歷史與匠人工藝
#此post已hide各位鏡粉老婆 不想再排隊幫「人地老婆」搶Mirror海報、不想放假食米線、不想再大熱天時去追巴士…
【細味歷史】 大坑三級歷史建築變非一般茶室 集古蹟、藝術展、創作和喫茶文化於一身
銅鑼灣大坑一向是藝文青的集中地,不少咖啡店、文藝小店也在此落腳,仿如銅鑼灣後花園。踏入大坑,沒有銅鑼灣的喧鬧,卻有旺中帶靜舊香港的感覺,全因為大坑不少建築物也十分具歷史價值。 位於大坑第二巷的一座戰前唐樓樓高五層,已有七、八十年歷史,是三級歷史建築。過去多年,這座唐樓曾是住所、美容院,也做過車房、studio,現在則成為藝文空間The Shophouse的小基地。這裡不但會定期舉辦展覽、展示世界各地的產品,也是一間茶室。 落地玻璃加上灰色外牆的簡潔裝修十分吸睛,不過原來以前地舖位置被美容院店主油成粉紅色。直至The shophouse接手,才重新修復成現有的格調,把少女心外牆還原成本來的上海批盪,保留歷史原貌。連曾經流行的幾何圖案也可以在牆上找到,見證了二、三十年代香港的摩登定義。不但如此,店主更移除上一手留下的膠地板,還原唐樓本身的水磨石地磚,重新打磨木扶手,盡力保留其特色。店主認為建築物本身已有鮮明的個性,所以希望在「保留」與「創造」之間取得平衡,最後採用簡約的室內設計。他表示,能保留現有的特色,而不是為了仿古而把消失了的東西重新再做。 由於地鋪的落地玻璃巨大,店內的空間彷彿延伸至街道,與社區融為一體。另外,店主在地鋪預留空間,讓客人可以安坐喝茶,享受大坑在假日下的寧靜舒適。The shophouse不止把空間連繫,更把藝術和社區聯繫起來,展出藝術品,每逢假日都有不少人手持相機拍照留念,有的會放慢腳步,細心欣賞這座歷史建築及藝術展品,成為大坑其中一個亮點。 與其說The shophouse是賣茶、賣時裝的商店,不如說是一個空間,你可以選擇在這空間打卡,或放下手機,細味藝術和歷史。 Photo/ theshophousehongkong
【皇都好戲尚未完場?】 尹天仇、林亞珍現身北角皇都?! 90後藝術家手繪海報致敬港產片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北角皇都戲院,近日發現《喜劇之王》尹天仇、《家有囍事》程大嫂、林亞珍等多個港產片經典角色的身影 —— 原來是本土 90 後藝術家NoPaperStudio 創辦人林嘉恒專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展覽手繪的「全院滿座」大型海報,29 個經典港產片角色排排坐,而中間第 30 個座位則留給觀眾,讓你與他們同場看齣好戲。 而旁邊的《死亡遊戲》和《半斤八兩》海報,就是由曾獲頒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的阮大勇早年繪畫,兩代「海報師」的作品聚首皇都,新舊碰撞,讓大家踏上時光機,感受戲院昔日情懷和回憶。外牆之外,林嘉恒又以皇都歷史作主題,創作出「娛樂家」、「傳奇建築師」、「大導演」、「華麗歌后」、「快樂觀眾」5 幅海報,特意向戲院創辦人歐德禮、聞名的屋企「飛拱」建築致敬。 林嘉恒早前接受ACOO《盡做》訪問時提過,畫懷舊海報是「純粹鍾意畫畫、想令大家開心」,喜歡新、舊事物互相突破和衝擊,讓歷史得以傳承之餘,又可以不同的方式,讓不同年代的人也投入其中,貫徹今次「尋找你我他的皇都」活動的精神。 北角皇都戲院 活化在即,負責其保育、修復工程的新世界現正舉辦「尋找你我他的皇都」代入式歷史回顧活動,除了展示部分原址小店、逾100件戲院舊物;希望令參與的人第一身感受皇都的輝煌傳奇,新世界更相信,復修後的皇都將會更精彩,好戲尚未完場。
【余拜仁】:沒有自由的空間 哪來優秀的創作?
要數本地藝文界近來的一件大事,相信就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大樓終於竣工,預計最快今年年底正式開幕。除了大樓建築之外,外界更加關注在現時香港社會氣氛下,M+的表達自由及策展工作有否受到影響,M+行政總監華安雅對此明確表示「無問題」,儘管外界也是疑信參半,畢竟外在環境變化之急速,現時往往遠超眾人的想像,然而其果敢態度始終都值得予以肯定。談起西九這個本地藝文發展重鎮,除了M+以外,多個設施已經先後投入服務,包括戲曲中心、M+展亭及藝術公園等等,其中自由空間就是其中一個相當有趣的表演藝術場地,近日亦上演了一齣水準極高的港式歌廳Cabaret《Tri家仔》。 首次聽到自由空間這個名稱,可能大家都會覺得莫名其妙:「即係咩嚟?」它是一個位於西九藝術公園正中央的演藝場地,定位成為當代表演藝術新樞紐,鼓勵不同類型跨界合作,既然以締造嶄新藝術體驗為目標,於是它未有自稱作音樂廳、劇場或大劇院,反而採納了「自由空間」這個比較曖昧的命名,內裡設施亦僅稱作大盒(黑盒劇場)、細盒及盒仔(兩個不同面積的多用途房間),就連音樂酒吧也是叫做留白,既看得見主事人的心思,也體會到語言藝術的巧妙。自從防疫措施稍為放鬆,各大藝文場所再度熱鬧起來,自由空間都是其中之一,特別是上周上演的一連四場《Tri家仔》,完全是一票難求,座無虛席。 《Tri家仔》是一趟有關語言、社會及政治探索的旅程,其中《乜話》講得非常清楚明白:「在五歲中文堂,老師講廣東話;十五歲的班房,要講英文先有文化;廿五歲工作忙,要靠普通話招架」,一語道盡香港人的語言從來都豐富混雜,同時又極具地道特色,而在兩文三語歷年來的角力拉扯中,又折射出香港的社會發展及政治變化,「從前《God Save The Queen》,(粵)然後(國)前進前進,(粵)如若有隻新歌,會唱邊一種話?;曾誦唱《God Save The Queen》, will that same god save me too? 還是唱紅東方,還是求求上方?」 《Tri家仔》之所以優秀,其一是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不論是對文字的敏感、對歷史的熟悉,以至是關於語言與社會狀況,以至政治結構的理解,創作人都有異常深刻的體會,並且能夠轉化成為創作素材並加以發展,當中文字及語言部份多得包括高世章、岑偉宗及林寶等多位文人傾盡筆墨;再者,博學多才的人也不一定具有創作能力,特別是劇場作品混合了各種不同技藝,少一分精準拿捏、多一分過度操作,都難免讓作品變形走樣,是次擔當導演的伍宇烈在行業內素有鬼才創作人美譽,有他坐鎮指揮,質素自有保證;最後,不得不衷心讚賞兩位表演者:盧宜均及劉榮豐,熟悉本地音樂劇場的朋友,當然知悉他們都是聲色藝全的一流人物,同時今次作品涉及大量兩文三語的對譯、轉換,以至錯摸,甚具挑戰,二人一一應付自如,令人佩服。 《Tri家仔》首演於2019年7月初,當時由大館委約創作,對比之下,今次西九重演版本的重大改動不算太多,然而此時此刻入場觀看,內心感觸卻是更深,特別是當中節錄了香港末代港督彭定康告別辭中的關鍵一段:「Now, Hong Kong people are to run Hong Kong. That is the promise and that is the unshakable destiny.」場內空氣彷彿一下子凝住了,直至完場踏出自由空間一刻,各人心情都仍然沉重,此時腦際傳來作品中的另一闋歌:「我們都站在同一條街,帶著某種信念,面對著陌生的臉;我們都會失落、會疲倦,找尋相同安慰,徘徊在,在字裡行間」,心中在想,以後我們還有足夠自由的空間上演如《Tri家仔》這樣的優秀作品嗎?